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63章 这就是实学

第163章 这就是实学(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艘船的船长名叫贺镇,原本是一名莱州海防卫所的把总。  

登莱市舶司成立后,贺镇就因为熟悉海事而被镇守太监招募,成为市舶司下船队的一名船长。  

贺镇本来是跟着市舶司的舰队去朝鲜的,却没想到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偏离了原来的航线。  

贺镇虽然有海图和指南针,他也懂得测量纬度的牵星术,他观察斗星后得出结论,自己在距离原来航道很北的地方,但是具体是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  

没办法,牵星术只能知道南北,但是不知道经度,无法准确定位。  

越往北就越冷,贺镇船上的食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修补船舱的木材也消耗殆尽,就在这绝路的时候,发现了这座大岛。  

听到被土人围船,贺镇反而大喜,岛上只要有人,那自己就可以招募到人手帮着修船。  

“鸟铳队随我来,没本船长的命令不得随意射击!”  

“夫子呢?请刘夫子过来!”  

刘夫子,名叫刘长之,是本地的一名落魄秀才。  

他同样是被市舶司招募来的船上,负责船上的账目,同时还要给船员看病。  

虽然满口之乎者也,刘长之被戏称夫子,但是船员们对唯一的船医还是很尊重的,在船上口粮紧张的日子,也没断过他的食物。  

贺镇和刘长之来到船后的甲板上,这些土人的桦木船靠近,一个土人叽里呱啦对着贺镇说了半天,刘长之露出无奈的表情说道:  

“把总,我也听不懂。”  

就在这个时候,一艘刚刚从岸边起航的小船划到了大明海船边上,船上站起来一名老者,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  

“船长的可是天朝上国尊使!?”  

刘长之连忙说道:  

“我们是大明的船!”  

听到大明两个字,这个老者激动起来,他连忙命令土人的船让开,又喊道:  

“吾等是大明册封的苦兀人,吾乃苦兀囊哈儿卫世袭千户!”  

听到苦兀两个字,刘长之连忙对贺镇说道:  

“把总,这里东海之东的北海峡!这是苦兀岛!”  

贺镇从没听过苦兀的名字,但是听到对方的话,他问道:  

“难道这苦兀也是我大明藩属?”  

刘长之在出海前也是读过一些市舶司的藏书的,他说道:  

“苦兀是我大明藩属,我大明设囊哈儿卫,贡貂,三年一贡。”  

“苦兀岛在倭国以北的极寒之地,倭乱后就断了朝贡。”  

原来如此,贺镇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在莱州从没听说过这苦兀入贡。  

但是听到苦兀贡貂,贺镇的眼睛更亮了!而且苦兀人能来大明朝贡,必然有航向大明的海图。  

再加上岛上大片的冷杉木,这些可都是修补造船的上等材料!  

等到海船靠岸,刚刚那个苦兀首领老者抱着贺镇说道:  

“祖灵保佑!老夫死前还能见过上国使者!”  

贺镇没想到这里老者比自己还激动,他又怕这个唯一懂得汉话的老者猝死,连忙反过来安抚了他一顿。  

听说贺镇要补给和修船,老者立刻喊来了部族的壮丁交由贺镇差遣,又让妇人捧出大量新鲜肥美的渔获来款待船员。  

贺镇和刘长之见到这些土人如此热情,脸上露出笑容,只要能修好船体,很快就可以归航了。  

四月六日。  

刚刚过了清明,苏家新女主人的操持下,完成了祭祖的仪式。  

明代开始,清明习俗就和后世没什么区别了,祭祖踏青是主要活动,就连皇室也要在这天祭祀祖庙。  

苏泽在完成了家祭后,又带着妻子出城踏青。  

清明是踏青的好时节,苏泽也约上了好友,申时行、沈一贯、罗万化等也都带上家人,一同在城外踏青赏春,一众女眷都在申时行妻子吴氏的带领下准备野餐,而男人们则聚集在河边上,又聊起了朝廷的事情。  

申时行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道:  

“今年的祭礼总算是结束了。”  

皇室在清明的祭礼要礼部筹办,申时行依然被赵贞吉抓回了礼部,负责这次祭礼的筹办工作。  

沈一贯八卦的说道:  

“汝默兄,听说这一次是定国公徐文壁代祭的?”  

申时行点点头说道:  

“陛下身体欠安,所以遣公代祭,但是成国公的身子从过了年就不行了,据说都下不来床了。”  

众人叹了一口气,成国公朱希忠,是如今勋贵中的第一人,以往这些代祭的事情都是他代劳的。  

王锡爵也应申时行的邀请,参加了这次踏青,他同样在礼部任职,也说道:  

“陛下已经赐了药,但是成国公的年纪太大了,怕是很难熬过今年了。”  

看着气氛有些沉闷,沈一贯又说道:  

“对了,听说武清伯世子在莱州港捕获一头鲸鱼,从腹中得了龙涎香。”  

武清伯世子在莱州巧得龙涎香的事情,已经在京师传开了。  

这则故事集合了大海、宝物、福祸相依等多种要素,天然就是一个容易传播的新闻。  

王锡爵点头说道:  

“听说陛下亲自打开内承运库,对比了世宗留下的龙涎香,确定武清伯世子所进献的真的是龙涎香。”  

“因为这件事,陛下龙颜大悦,足足赏了武清伯世子五十金元!”  

众人倒吸一口气,五十金元是相当重的赏赐了,由此可见武清伯世子这次进献龙涎香的赏赐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