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51章 请设营造学社以助营造疏

第151章 请设营造学社以助营造疏(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苏泽奏疏被送到内阁。  

内阁首辅李春芳缺勤。  

李春芳给苏泽的,只有小半部西游记,他也没想到,报纸连载的速度竟然这么快,苏泽手里的稿子已经快要用完了。  

李首辅蒙头在家里写了整整一个正月,才算是完成了对苏泽的承诺,将第二本西游记送到了报馆。  

饶是李首辅勤修内丹术,这一次也觉得身体被掏空了,他上书养病后,皇帝派遣御医问病,听说李首辅身体亏损,皇帝连忙赐了高丽参给他调摄,又给李春芳批了长假,让他安心在家养病。  

高拱也不在内阁。  

三月就要京察了,高拱这些日子都在吏部准备京察大计。  

赵贞吉同样也不在内阁,苏泽和赵家娘子的婚期就是十天后,赵贞吉又请假回去准备婚事去了。  

内阁只有张居正一个人。  

刚刚过完年,内阁中都是积压如山的工作,饶是张居正这样极度自律又精力超人的顶尖政治家,也每天工作到心力交瘁。  

张居正这下子都有些撑不住了,他甚至上书皇帝请求增补阁臣,但是隆庆皇帝似乎并不准备在已经平衡好的内阁继续塞人,只是勉励张居正再努力努力,再扛一阵子就好了。  

张居正甚至改了自己的习惯,每天都要提前一个时辰来内阁,可工作依然做不完!  

张居正掐着自己的美髯,想到的都是苏泽!  

他现在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苏泽的考成法闹的!  

考成法中,以六科督导都察院,而皇帝要督查六科,考核六科报送的考簿。  

年前的考簿,隆庆皇帝还是饶有兴致的亲自考核,但是到了正月过后,皇帝新鲜劲儿过了,就将考核六部的职责扔给了内阁。  

内阁考核后,交给司礼监把关就行了,这种事情就不用麻烦皇帝了。  

结果就是在处理日常票拟事务外,张居正又多了给六科考课的工作。  

张居正好不容易处理完了上个月六科的考课,就听到身边的中书舍人夏炜通报,通政使李一元来了。  

张居正涌起了不祥预感,连忙让李一元进来。  

果不其然,李一元带来两本令人头疼的奏疏。  

第一本自然是苏泽的。  

看完了苏泽的奏疏,张居正的想法和李一元一样,这下子又有好多衙门要倒霉了。  

张居正取来揭纸,写下赞同苏泽的票拟意见。  

接着又看向另外一封奏疏。  

“李银台,兵部怎么看?”  

李一元说道:  

“霍尚书似乎支持戚总兵,宣大总督王崇古也另外上书,支持戚总兵。”  

军务是张居正的短板,但是他从后勤角度出发问道:  

“宣大的军粮能支撑吗?冬去春来,马上要春耕了,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一元沉默不语,他知道张居正并不是询问他的意见,这是在自问自答。  

不过等张居正说完,李一元说道:“张阁老可以请九卿公议。”  

张居正点点头,九卿公议相当于阁部会议的扩大会议,在京九卿衙门的主官都要参加,公议的发言都要记录,交给皇帝做最后的判断。  

张居正也取来揭纸,写下奏请九卿公议的票拟意见,将两份奏疏交给李一元说道:  

“就劳烦大银台亲自送去司礼监了。”  

李一元正色说道:  

“请张阁老放心。”  

李一元亲自送的奏疏到了司礼监,司礼监秉笔陈洪看到了两份奏疏,也不敢擅自批红,直接送到了皇帝的御书房。  

陈洪揣着奏疏,这戚继光的奏疏事关边关军务,当然要皇帝御览。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司礼监开始不批红苏泽的奏疏了?  

普通官员的奏疏,基本上都是司礼监批红就行了,有的事情都不需要汇报给皇帝。  

不知不觉,苏泽的奏疏已经和阁部重臣的奏疏一样,每次入宫都是直接送到皇帝的御案上,而且是御案上最醒目的位置。  

陈洪走着走着来到了御书房,将两份奏疏放在了隆庆皇帝的御案上。  

“苏爱卿竟然熬到今日才上疏?让朕看看他这次议的是什么?”  

隆庆皇帝在两份奏疏中,先选了苏泽这份奏疏。  

《请设营造学社以助营造疏》。  

苏泽开头呼应雷礼的上疏,写道:  

“臣闻圣王治世,必先立工政以固国本。今《营造法式》虽存而真义湮没,匠作无准致物料虚耗,审计失据令贪蠹丛生。”  

“今《营造法式》破译在即,然九章之术若止于工曹,则钱粮审计终隔云雾。”  

“臣请设营造学社,统摄工计之脉,钻研算学之法。”  

紧接着苏泽开始点名:  

“工部主营造测算,六科掌钱粮勾稽,户部、司礼监掌内外帑拨付。二部一监一科具司其职,均需通晓算学之士。”  

“然工部算手不谙查账,科道言官难辨虚实,内宦监工多遭蒙蔽。当召二部一监一科精干入社,授以差分、方程、开方之术,使营造预算、物料核销、工期验算皆通贯如一。”  

接着,苏泽又贴心的想好了老师。  

他又写道:  

“臣以为,工算之术非为匠道,测算之道乃近数道。我大明精通术数者,莫过于钦天监,当选任钦天监精通算学者充任教授。”  

“再从翰林院中遴选算学优异,能授数理精髓者,以任教习。”  

“学社官员学成完毕,考核通过后授料材审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