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悲喜交加(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他们?」
张福臻对于全陕如此大的地界,主公麾下的人怕是不够用了。
但是本着宁缺毋滥,也不要大明这些旧官僚。
他们投降大抵不是真心的,只想保着自己的荣华富贵不失,万一将来锤匪能成事,自己家族也能受益。
至少能挑选出来可用的,也不能立即用,还得敲打敲打。
「主公,送去杨鹤那所战俘监狱吧,让他们教教幼童识字养活自己。」
张福臻捏着胡须道:「虽然主公让杨鹤担任监狱校长,没什么人气。
但目前就他一个光杆司令,这些人想要摆谱,也摆不过杨鹤的。」
「我倒是忘了这茬,哈哈哈。」
贺今朝也懒得用这些旧官僚,但也不能平白养着他们。
张福臻对于抓住陕西这波官员,倒是没什么太在意的。
一住http://9biquge
甚至还有些人是他给揪出来的贪官,使了银子又在任上继续捞银子。
要把送出去银子成倍的捞回来,才不算吃亏,大明地方类似这种官吏从来都不是一个小群体。
靠着这些人收税,收的指定要比朝廷的指标高出许多。
多出来的落在自己口袋,甚至交给朝廷的赋税还要拖一拖放款去生些利息。
总之,在如今大明的官场上,不占便宜那就是吃了大亏的风俗,可一点都不冤枉。
就山陕之地的官员,当真是没有多少外地人想来此地为官,危险性太高,才让这种贪污行贿者留任。
先前张福臻是给洪承畴养着的猪,待到军费真拿不出来之后,再向他们动刀。
他们纵然被割了肉,也不敢说话。
如今全都便宜了锤匪!
张福臻对于惩治这些贪官的手段,异常丰富,更不用说现在他还加持了锤匪这个「匪」的光环。
攀什么大明的关系以及势力完全都不管用的,甚至还能多扒出来一点。
让他们把吃的民脂民膏全都吐出来后,还得被百姓公审然后砍了脑袋游街。
贺今朝攻克西安的事自是在全陕大肆宣扬,进一步的瓦解残存官军的斗志,同时发放檄文。
同时立即部署扫除大明在西北地区的各个据点,以便解除后顾之忧。
一股南下汉中,汉中倒是节节抵抗。
然后便是两路往宁夏、甘肃、青海偏远等地。
宁夏方面,锤匪的檄文一到,平定了宁夏兵乱的陕西副使丁启睿以及分封在这里的庆王束手无策。
陈冲等本地官宦地主更是不配合丁启睿做抵抗,甚至还鼓动大批人马投降锤匪。
特别是宁夏总兵贺虎臣据说也投降了,他儿子贺赞还是锤匪贺今朝手下的大将,攻打汉中等地去了。
咱好歹都是宁夏军一脉的,顾及旧情,兴许还能不失荣华富贵。
要是胆敢抵抗,待到锤匪大军一来,谁都别想吃饭了。
武将大多都没什么抵抗心思,尤其是副总兵牛成虎对于老上司,加上曹文诏的威名,誓死抵抗个屁?
大明给你几个钱,值得你为他卖命啊?
宁夏为啥兵变,这些文官心里没谱吗?
最终还不是推出去六个替死鬼,那么大哗变的事就算是解决了。
但问题是宁夏士卒衣食都没解决,锤匪来城外,恨不得立马开城门,擒几个大明的头目投降呢。
谁敢触这霉头?
庆王宗室以及文武官员汇聚在庆王府里,经过一天的商讨,决定集体投降锤匪。
拿什么抵抗?
不如留的青山在,万一将来大明能收复故土,咱们还能继续享福。
丁启睿沉默不语,见众人打定主意后,便带着几十个心腹乔庄打扮,借道蒙古,去大同府返回朝廷,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告知天子。
陕西镇、宁夏几乎都是传檄而定。
唯有甘肃、青海之地颇为偏远,需要锤匪西征。
高一功便领军继续出发,一举攻克秦州(天水市),结果这条路直到兰州前的县城全都投降,不敢抵抗。
甘肃副总兵马爌、欧阳衮等一日三惊。
他们劝肃王带着钱财西奔甘州(张掖),征兵固守,那里天高皇帝远,气候不佳,且有蒙古人等可以及其他势力可以做外援。
肃王不同意离开兰州,马爌等人领兵自跑。
总之,陕西因为锤匪的大举攻势,人心惶惶,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心思。
贺今朝需要对付的就是占据广大地盘之后,把底下的百姓全都组织起来,避免给当地士绅做了嫁衣。
至于全陕要失陷的这个消息,已经被大明官员自动屏蔽了,不曾报到京师去。
纵然他们是知道的时候,那消息指不定传了几手呢。
卢象升得了老部下天雄军后,开始在宣府大同,大肆开展军队屯田行动。
在没有足够的军粮之前,他是万万不肯与锤匪发生一丝的冲突。
要不然手中无粮,不仅打不了仗。
还得逼迫治下百姓交赋税,更得把他们往锤匪那边赶。
这种事他见多了,决不允许这样下去。
许鼎臣这个小军阀,也在盯着卢象升在做什么,看看他新官上任有没有三把火的迹象。
如今卢象升第一件事就开始屯田,着实让许鼎臣刮目相看,不愧是主抓擒住闯贼高迎祥的人。
说不定到了明年,若是靖辽侯吴国俊再次率兵前来,他们合
张福臻对于全陕如此大的地界,主公麾下的人怕是不够用了。
但是本着宁缺毋滥,也不要大明这些旧官僚。
他们投降大抵不是真心的,只想保着自己的荣华富贵不失,万一将来锤匪能成事,自己家族也能受益。
至少能挑选出来可用的,也不能立即用,还得敲打敲打。
「主公,送去杨鹤那所战俘监狱吧,让他们教教幼童识字养活自己。」
张福臻捏着胡须道:「虽然主公让杨鹤担任监狱校长,没什么人气。
但目前就他一个光杆司令,这些人想要摆谱,也摆不过杨鹤的。」
「我倒是忘了这茬,哈哈哈。」
贺今朝也懒得用这些旧官僚,但也不能平白养着他们。
张福臻对于抓住陕西这波官员,倒是没什么太在意的。
一住http://9biquge
甚至还有些人是他给揪出来的贪官,使了银子又在任上继续捞银子。
要把送出去银子成倍的捞回来,才不算吃亏,大明地方类似这种官吏从来都不是一个小群体。
靠着这些人收税,收的指定要比朝廷的指标高出许多。
多出来的落在自己口袋,甚至交给朝廷的赋税还要拖一拖放款去生些利息。
总之,在如今大明的官场上,不占便宜那就是吃了大亏的风俗,可一点都不冤枉。
就山陕之地的官员,当真是没有多少外地人想来此地为官,危险性太高,才让这种贪污行贿者留任。
先前张福臻是给洪承畴养着的猪,待到军费真拿不出来之后,再向他们动刀。
他们纵然被割了肉,也不敢说话。
如今全都便宜了锤匪!
张福臻对于惩治这些贪官的手段,异常丰富,更不用说现在他还加持了锤匪这个「匪」的光环。
攀什么大明的关系以及势力完全都不管用的,甚至还能多扒出来一点。
让他们把吃的民脂民膏全都吐出来后,还得被百姓公审然后砍了脑袋游街。
贺今朝攻克西安的事自是在全陕大肆宣扬,进一步的瓦解残存官军的斗志,同时发放檄文。
同时立即部署扫除大明在西北地区的各个据点,以便解除后顾之忧。
一股南下汉中,汉中倒是节节抵抗。
然后便是两路往宁夏、甘肃、青海偏远等地。
宁夏方面,锤匪的檄文一到,平定了宁夏兵乱的陕西副使丁启睿以及分封在这里的庆王束手无策。
陈冲等本地官宦地主更是不配合丁启睿做抵抗,甚至还鼓动大批人马投降锤匪。
特别是宁夏总兵贺虎臣据说也投降了,他儿子贺赞还是锤匪贺今朝手下的大将,攻打汉中等地去了。
咱好歹都是宁夏军一脉的,顾及旧情,兴许还能不失荣华富贵。
要是胆敢抵抗,待到锤匪大军一来,谁都别想吃饭了。
武将大多都没什么抵抗心思,尤其是副总兵牛成虎对于老上司,加上曹文诏的威名,誓死抵抗个屁?
大明给你几个钱,值得你为他卖命啊?
宁夏为啥兵变,这些文官心里没谱吗?
最终还不是推出去六个替死鬼,那么大哗变的事就算是解决了。
但问题是宁夏士卒衣食都没解决,锤匪来城外,恨不得立马开城门,擒几个大明的头目投降呢。
谁敢触这霉头?
庆王宗室以及文武官员汇聚在庆王府里,经过一天的商讨,决定集体投降锤匪。
拿什么抵抗?
不如留的青山在,万一将来大明能收复故土,咱们还能继续享福。
丁启睿沉默不语,见众人打定主意后,便带着几十个心腹乔庄打扮,借道蒙古,去大同府返回朝廷,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告知天子。
陕西镇、宁夏几乎都是传檄而定。
唯有甘肃、青海之地颇为偏远,需要锤匪西征。
高一功便领军继续出发,一举攻克秦州(天水市),结果这条路直到兰州前的县城全都投降,不敢抵抗。
甘肃副总兵马爌、欧阳衮等一日三惊。
他们劝肃王带着钱财西奔甘州(张掖),征兵固守,那里天高皇帝远,气候不佳,且有蒙古人等可以及其他势力可以做外援。
肃王不同意离开兰州,马爌等人领兵自跑。
总之,陕西因为锤匪的大举攻势,人心惶惶,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心思。
贺今朝需要对付的就是占据广大地盘之后,把底下的百姓全都组织起来,避免给当地士绅做了嫁衣。
至于全陕要失陷的这个消息,已经被大明官员自动屏蔽了,不曾报到京师去。
纵然他们是知道的时候,那消息指不定传了几手呢。
卢象升得了老部下天雄军后,开始在宣府大同,大肆开展军队屯田行动。
在没有足够的军粮之前,他是万万不肯与锤匪发生一丝的冲突。
要不然手中无粮,不仅打不了仗。
还得逼迫治下百姓交赋税,更得把他们往锤匪那边赶。
这种事他见多了,决不允许这样下去。
许鼎臣这个小军阀,也在盯着卢象升在做什么,看看他新官上任有没有三把火的迹象。
如今卢象升第一件事就开始屯田,着实让许鼎臣刮目相看,不愧是主抓擒住闯贼高迎祥的人。
说不定到了明年,若是靖辽侯吴国俊再次率兵前来,他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