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虎贲郎 > 第265章 埋伏一手

第265章 埋伏一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雒都,公卿们再次汇聚一堂。  

月光之下,显然都没有好心情,都垮着脸。  

原本派韩融去河东邀请赵彦上雒,入朝辅政。  

结果韩融倒好,被赵彦说服,反倒来信督促侍中种辑去安邑一起议政,参与主持门下省政务。  

韩融是个敦厚长者,董卓派了一大波公卿去劝降关东群雄,就韩融保住了命。  

朝廷东迁,百官、宫人被掳,又是韩融出面去跟李傕谈判、讨要。  

人情是韩融跟李傕欠的,好话也是韩融跟李傕说的。  

结果呢,朝廷才吃饱几天饭,见李傕、郭汜打不动了,就喊打喊杀的。  

其他人也就算了,韩融偏偏是个腐儒,是个经书腌入味的人。  

老好人也是要面子的,索性就留在赵彦那里,毕竟留在那里,才能想办法还李傕的人情。  

敦厚长者自有敦厚长者立世的原则,原来是没机会,被杨琦这些人耍的团团转。  

现在赵彦向他开出了入伙申请,韩融欣然接受。  

于是乎,赵基的军令送到雒都,公卿们立刻就坐不住了。  

不采取行动,赵基若调头返回雒都,肯定要收拾他们。  

典厩公卿、籍田公卿这种事情,根本隐瞒不了多久。  

而新入朝的陈纪,更是惶恐,感觉自己在劫难逃。  

前脚逼死汝南人张喜,颍川人韩融跑路…韩融是谁,颍川四长之一的韩韶之子。  

陈纪是谁,是颍川四长之一的陈寔长子。  

论风头,陈纪这些年虽然在野,可名声丝毫不亚韩融。  

韩融都找机会跑了,他难道留着等赵基上门敲腿?  

钟繇又是谁,是颍川四长之一的钟皓的曾孙…钟离眜的后人比较长寿,也比较能生育,钟皓生前,钟繇就出生了。  

长子长孙之子,生育的快一些,就形成了这种奇怪的局面。  

颍川四长之首是荀淑,他有八个儿子,号称荀氏八龙;  

从年纪上来说,钟皓是颍川四长之次,荀淑、钟皓是一辈人,陈寔、韩韶是一辈人。  

至于荀攸,则是荀淑侄子一脉,不入荀氏八龙。  

虽说荀攸的祖父荀昙荀元智官至广陵郡守,其兄弟荀昱官至沛相却因党锢而死…论成就,比八龙中的大部分人高,可没办法,人家八龙是亲兄弟,组团出道。  

荀昱被杀后,荀昙的仕途也就完蛋了,也是郁郁早亡,他的儿子也早亡。  

这就使得荀攸十分早熟,沦为了家族旁支。  

堂兄荀昱之死,也吓住了荀彧的老爹,于是就跟同乡中常侍唐衡订亲,给荀彧订婚唐衡的女儿。  

宦官有子女也是正常的,仕途紧张,许多寒门、豪强子弟根本走不了正常的仕途,又很想当官庇护宗族,这该怎么办?  

只好引刀成一快,往往都是成家留下子女,切一刀入宫,效仿司马公旧事。  

所以士人与阉党的斗争,本质上就是围绕皇权的内斗。  

对唐衡来说,出仕竞争不过你荀氏八龙,但他敢切自己一刀;又逼着荀家订亲,算是给家族找了个新出路。  

荀氏家族与中常侍订亲,袁氏家族中更是出了个中常侍。  

所以也就别指望荀氏家族能有什么刚烈门风,荀攸这一脉够硬,结果祖父、叔祖父并列郡守、国相,一前一后死去。  

荀攸早熟、多谋的背后,是阴郁、敏感、黑化的童年。  

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一步,荀氏八龙这边,最出名的荀彧效力于曹操,荀彧的兄弟荀谌效力于袁绍,从袁术身边挖出一个假死、易名的荀氏八龙子孙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想要拉拢汝颖之士,韩融跑了的情况下,只能从陈纪、荀攸身上费心思。  

荀攸的履历很好看,是大将军何进征辟的黄门侍郎,曾参与了谋刺董卓并被下狱,是经过董卓考验的忠烈良臣。有外放任城国相、蜀郡郡守的资历,虽然没有就任,但拜官程序都走过了,这两个履历自然没问题。  

三十九岁的荀攸,征拜九卿,也不算突兀…可就是缺少必要的侍中履历。  

赵氏新政下,侍中才是国家枢要,反而不方便给荀攸,直接征拜九卿,倒也算是合适。  

就这样,月色之下,一帮人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安置荀攸位置。  

把荀攸安置妥当了,颍川战场就好解决了。  

颍川都解决了,汝南还远么?  

与大将军陈王接壤后,也就可以遥控陈国的军队参与围剿曹操。  

或许,还有机会困住赵基,迫使赵彦、赵基一起入朝辅政。  

经历这半年的动荡后,把赵彦、赵基留在桌子上一起执政,对所有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赵彦证明了他掌控全局的能力,赵基也证明了统兵征战的能力。  

他们有资格位列公卿,与众人同掌朝政,同享中兴汉室的荣耀。  

就这样,半夜议论后,做出决议:征拜蜀郡郡守荀攸为将作大匠,从最低级的卿位开始做起。  

来不及休息,又立刻通知董承、淳于琼、荆州军中郎将邓济,下达全军东征曹贼,就食于敌的作战计划。  

为了压制异论,也宣告各军,这次依旧是天子亲征,将与常胜的侍中赵将军合兵于酸枣后,联军进讨曹贼于陈留。  

要么立刻起兵配合赵侍中讨伐曹贼,要么赵侍中先来讨伐你们…你们自己选。  

公卿们将选择题抛给这些将领后,才来劝皇帝再次亲征。  

他们有信心劝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