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17章 劝进称王

第417章 劝进称王(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要清君侧,指责大臣为奸臣,皇帝可随意更换贬责大臣来清除奸臣,所以清君侧只能指认北司宦官为奸臣,这也是皇帝无法清除,天下皆大欢喜的局面。”  

“可是我既然不想太早抓住皇帝,并准备放任皇帝远走北都,那届时若是有其它藩镇挟天子以令诸侯,宰杀北司宦官来为我清君侧,届时我还有什么理由清君侧?”  

“难不成,到时候再指认此人为奸臣,继续清君侧?”  

“更何况,我已经指认北司宦官为贼,北司宦官若遇艰难,定然不可能向我求救。”  

“反倒是如今的局面,我既没有指认北司南衙任何一人为奸臣,也没有清君侧,只是与朝廷征战,抢掠土地人口。”  

“待到朝廷撤往北都,若是遇到艰难,朝廷中不论南衙北司,届时都有可能主动派人邀兵,我军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前往北都。”  

“至于我军此前所做之事,自有朝中官员为我军解释。”  

“是兵是贼,自然翻转。”  

他话音落下,张武却还是不太懂,只知道刘继隆没有清君侧,是他不想抓皇帝,而不想抓皇帝则是因为担心抓了皇帝,天下群龙无首,届时群雄并起,荡除艰难。  

如今朝中两派,指认奸臣无疑得罪了北司宦官,而不指认奸臣,则是留给了双方余地。  

其他再深的,张武想不清楚,只觉得头疼,所以他干脆作揖道:  

“不论节帅怎么想,只要节帅您的军令下达,末将立即开拔,绝不耽误!”  

“嗯”刘继隆也看出张武没有太多政治手段,倒也没有为难他,而是颔首道:  

“入冬以前,你好好率领官吏丈量土地,处理政务,操练兵马便是。”  

“其他的事情,不用管太多,只需要帮衬着耿明与陈靖崇,守好三川便是。”  

“是!”张武作揖应下,随后离开了中堂。  

见他离开,刘继隆原本准备继续处理政务,然而不到半个时辰,便听到了中堂外有唱礼声传来。  

“多康没卢丹增、韦工啰碌,求见节帅。”  

“进来吧。”  

刘继隆听到二人唱声,当即传二人进来。  

二人身穿一身蜀锦圆领袍,头戴幞头,穿着打扮与汉人无二。  

走入中堂后,他们纷纷对刘继隆作揖,刘继隆也放下笔道:“何事求见?”  

“节帅,家父传来消息,康氏地区的手工商人阔竭勒登揭竿而起,率领数万奴隶想要进攻逻些。”  

“卫如一带的贵族洛波洛琼也趁乱揭杆而起,割据了卫如自立。”  

“我没卢氏与贝氏也发生了矛盾,族长请援家父,家父想要趁机将势力扩张到卫藏,所以派我前来请示您,我们是否可以率军撤回多康。”  

没卢丹增的话音落下,刘继隆心中感叹:“吐蕃终于要开始四分五裂了…”  

他如果记得不错,历史上的吐蕃奴隶大起义应该在几年后。  

之所以提前,恐怕是因为自己率军统一陇右,进入三川并培养出了多康这个卡在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势力才导致的。  

多康收取过路费,商人只能提高价格,卖到吐蕃的商品也就更贵了。  

丝绸瓷器还没有什么,但茶叶和粮食却与奴隶能否活下来息息相关。  

这场起义只是开始,随着后续气候变化,加上中原混战导致粮食价格越来越高,吐蕃高原上的奴隶起义还会越来越频繁。  

在历史上,奴隶起义虽然被贵族们联手镇压下去了,但原本强盛的吐蕃王朝也陷入了一千多年的分裂。  

宋代虽然占据了青塘地区,却又很快丢失。  

元明清,虽然在名义上控制了吐蕃高原,但实际上也只能影响安多、康巴和卫藏东部罢了。  

不管是元代的吐蕃总管,亦或者是明代的僧官大宝法王,亦或者是清代的僧官,他们都只能控制喇萨四周,对山南和西边的地区则是完全管不了,甚至还需要不断请求中原王朝派兵帮忙。  

喇萨那群僧人请求元明清三朝派兵平叛的频率,不知道的还以为除了喇萨,全在叛乱。  

元明清三代面对这群僧人的求援,除了蒙古骑兵去的比较频繁外,其次就是清朝了。  

不过乾隆年间平叛几次后,就连乾隆也感觉到了棘手,干脆把大军撤到了昌都,甚至裁撤了昌都的驻藏军队,缩减到了几百人的规模。  

到了嘉庆年间,干脆什么都不管了,哪怕僧人们喊破嗓子也假装听不见。  

至于明代,除了永乐年间还会出兵巡视,保障乌斯藏驿道通畅后,后续的宣德到弘治年间,基本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  

等到万历年间,干脆授权给丽江木氏土司,让木氏土司率兵维持康区到喇萨的秩序。  

一个云南的土司,带着两三千“木瓜兵”,就能维持大半个康区的秩序。  

这要是被松赞干布知道,估计棺材板都挡不住他的咆哮声。  

由此也能看出,从今往后,整个吐蕃高原将会进入何等式微的局面中。  

不出意外,三百多万直属人口的吐蕃,将会在接下来几十年的大起义中死去最少三分之二的人口。  

就是不知道有了尚摩鄢这股势力,吐蕃高原会进入怎样的局面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开口说道:“这几日平叛讨回不少钱粮,你们既然要走,便从府衙的仓库中提三十万石粮食走故桃关回去吧。”  

“谢节帅赏赐!”听到刘继隆的话,没卢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