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国内备旱,ICI备战(1/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窗户洞开,和风徐徐。
王振邦自己吹风忧愁去了,韦斌不能让几个基层干部空闲,就与几个干部拉起了家常。
为了避免惊吓到干部,他又问去年水情,问以前的旱情,问要是遭遇干旱大队和公社有什么应对方案。
到了这里,机灵的干部就意识到不对劲了:“领导,是不是今年的又是旱年?”
韦斌为难了。
现在没个定论,只有小道消息,这可让他怎么说呢。
钱进不怕,直接把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这些干部。
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
干部们呆若木鸡。
闹麻了。
这刚熬过了虫灾,又要面对旱灾?
王守财一摸光头,当场蹲下来开始抹眼睛:“这、这贼老天不给瞎家雀活路了啊,我们大队一多半麦子被黑虫妖给啃坏了,这是刚开始补种,等不到夏收准备秋收。”
“补种的粮食最吃水了,结果又要闹旱灾?俺日你奶奶哦贼老天…”
韦斌用严厉的目光冲钱进使劲。
这事现在还没有定论,你能告诉这些基层干部吗?这不是吓唬人吗?
要是消息传播开来,造成社会恐慌,结果最终没有发生旱灾,那他们怎么担责任?
钱进早考虑到这点了。
他知道旱灾肯定能来。
再说他也不怕担责,大不了离职回家去,他手头上还有好些产业等待发展呢。
韦斌瞪了他又去安抚干部们:“钱主任的消息来源比较特殊,并不是咱们国家发布的预警,所以各位同志先不要激动,嗯,更不要着急上火…”
他对秘书招招手,秘书赶紧挨个上茶。
王主任则给他们递烟。
干部们一看这烟带着过滤嘴,再一看牌子,纷纷夹在了耳朵上。
现在社会上很多干部是农民子弟甚至是出身农村,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老革命们还多数在岗。
这些人不会歧视农民,反而对农民的很多做事方法感同身受。
王振邦就是个好领导。
他没有因为这些农村干部舍不得抽自己送出去的烟而嘲笑什么,反而又把烟拿出来继续分:“吸一支烟吧,随便聊聊。”
“这牡丹烟,太高档了。”张卫民双手接烟连连讪笑。
正所谓高级干部抽牡丹,中级干部抽香山,工农兵两毛三,农村干部大炮卷得欢。
办公室里上演了这顺口溜里的一幕。
王振邦给的就是牡丹,张卫民等公社干部抽的是工农兵香烟或者丰收烟这种两三毛一包的便宜香烟,王守财和另外一个生产队干部则掏出了旱烟袋。
烟雾渺渺。
王振邦眯着眼睛吐了个烟圈,说道: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关于气象方面的消息,可是听了你们的反应,考虑到咱老百姓的经验是有可取之处的,那我认为你们该防旱了。”
“我是这么认为的,任何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预警信息,无论来自哪里,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对待!”
市府领导的眼光就是卓绝。
提起防旱抗旱工作,他的声音更是沉稳有力:“张书记、王队长,各位同志们,我建议你们回去后,立刻组织起来,未雨绸缪。”
“要发动群众,清理水渠、检修抗旱设备、存储生活和农业用水,并寻找新水源,必须全力打好这场可能的‘抗旱保苗战’。”
“资金和技术方面肯定是有困难的,下个礼拜一的常委会议上我会把这件事重点提一提,一定给你们做好保障工作…”
说到这里他看向韦斌。
韦斌决然说道:“责无旁贷,我们马上联系气象站方面,但不管有没有确切消息,防旱问题都是入夏之前的重点工作,今天我们单位会当做重中之重!”
王振邦满意点头,用夹着烟卷的手指点了点桌子:“同志们已经听到韦社这边的保证了。”
“你们先行准备,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要第一时间层层上报,市里会尽全力协调支持!”
“好,王主任放心,俺回去就办这个事。”张卫民和王守财感受到任务的紧迫,纷纷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
“至于我们,”王振邦转向韦斌和钱进,“立即将此事整理成一份详尽的书面报告,附上我们的调查核实情况和研判建议。”
“我会抢在常委会之前,动用最快速、最高等级的机要渠道,直呈中央有关部委,包括国家气象局、水利部和农业部,我会让他们仔细研究未来的气象条件。”
韦斌点点头:“好,我们全面配合王主任的工作。”
王振邦说道:“书面报告不要怕危言耸听,要强调事态的潜在严重性和时间紧迫性。”
“要是真会有旱灾,那么哪怕只能换来国家相关部门多一分关注,提前做一些准备,总归也是值得的。”
钱进心中一块巨石稍稍落下。
他立刻响应:“主任,我马上去整理材料…”
“你不要整理资料了,这事让韦社安排秘书去做就好,让秘书与你对接,你去联系人调查那些国际机构的预测方向。”王振邦做了安排。
韦斌答应:“好,刘秘书,你来跟钱主任对接,以供销总社的名义写报告。”
“这件事,我们责无旁贷!”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办公室里每一位神情严峻、身负重责的
王振邦自己吹风忧愁去了,韦斌不能让几个基层干部空闲,就与几个干部拉起了家常。
为了避免惊吓到干部,他又问去年水情,问以前的旱情,问要是遭遇干旱大队和公社有什么应对方案。
到了这里,机灵的干部就意识到不对劲了:“领导,是不是今年的又是旱年?”
韦斌为难了。
现在没个定论,只有小道消息,这可让他怎么说呢。
钱进不怕,直接把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了这些干部。
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
干部们呆若木鸡。
闹麻了。
这刚熬过了虫灾,又要面对旱灾?
王守财一摸光头,当场蹲下来开始抹眼睛:“这、这贼老天不给瞎家雀活路了啊,我们大队一多半麦子被黑虫妖给啃坏了,这是刚开始补种,等不到夏收准备秋收。”
“补种的粮食最吃水了,结果又要闹旱灾?俺日你奶奶哦贼老天…”
韦斌用严厉的目光冲钱进使劲。
这事现在还没有定论,你能告诉这些基层干部吗?这不是吓唬人吗?
要是消息传播开来,造成社会恐慌,结果最终没有发生旱灾,那他们怎么担责任?
钱进早考虑到这点了。
他知道旱灾肯定能来。
再说他也不怕担责,大不了离职回家去,他手头上还有好些产业等待发展呢。
韦斌瞪了他又去安抚干部们:“钱主任的消息来源比较特殊,并不是咱们国家发布的预警,所以各位同志先不要激动,嗯,更不要着急上火…”
他对秘书招招手,秘书赶紧挨个上茶。
王主任则给他们递烟。
干部们一看这烟带着过滤嘴,再一看牌子,纷纷夹在了耳朵上。
现在社会上很多干部是农民子弟甚至是出身农村,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老革命们还多数在岗。
这些人不会歧视农民,反而对农民的很多做事方法感同身受。
王振邦就是个好领导。
他没有因为这些农村干部舍不得抽自己送出去的烟而嘲笑什么,反而又把烟拿出来继续分:“吸一支烟吧,随便聊聊。”
“这牡丹烟,太高档了。”张卫民双手接烟连连讪笑。
正所谓高级干部抽牡丹,中级干部抽香山,工农兵两毛三,农村干部大炮卷得欢。
办公室里上演了这顺口溜里的一幕。
王振邦给的就是牡丹,张卫民等公社干部抽的是工农兵香烟或者丰收烟这种两三毛一包的便宜香烟,王守财和另外一个生产队干部则掏出了旱烟袋。
烟雾渺渺。
王振邦眯着眼睛吐了个烟圈,说道: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关于气象方面的消息,可是听了你们的反应,考虑到咱老百姓的经验是有可取之处的,那我认为你们该防旱了。”
“我是这么认为的,任何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预警信息,无论来自哪里,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对待!”
市府领导的眼光就是卓绝。
提起防旱抗旱工作,他的声音更是沉稳有力:“张书记、王队长,各位同志们,我建议你们回去后,立刻组织起来,未雨绸缪。”
“要发动群众,清理水渠、检修抗旱设备、存储生活和农业用水,并寻找新水源,必须全力打好这场可能的‘抗旱保苗战’。”
“资金和技术方面肯定是有困难的,下个礼拜一的常委会议上我会把这件事重点提一提,一定给你们做好保障工作…”
说到这里他看向韦斌。
韦斌决然说道:“责无旁贷,我们马上联系气象站方面,但不管有没有确切消息,防旱问题都是入夏之前的重点工作,今天我们单位会当做重中之重!”
王振邦满意点头,用夹着烟卷的手指点了点桌子:“同志们已经听到韦社这边的保证了。”
“你们先行准备,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要第一时间层层上报,市里会尽全力协调支持!”
“好,王主任放心,俺回去就办这个事。”张卫民和王守财感受到任务的紧迫,纷纷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
“至于我们,”王振邦转向韦斌和钱进,“立即将此事整理成一份详尽的书面报告,附上我们的调查核实情况和研判建议。”
“我会抢在常委会之前,动用最快速、最高等级的机要渠道,直呈中央有关部委,包括国家气象局、水利部和农业部,我会让他们仔细研究未来的气象条件。”
韦斌点点头:“好,我们全面配合王主任的工作。”
王振邦说道:“书面报告不要怕危言耸听,要强调事态的潜在严重性和时间紧迫性。”
“要是真会有旱灾,那么哪怕只能换来国家相关部门多一分关注,提前做一些准备,总归也是值得的。”
钱进心中一块巨石稍稍落下。
他立刻响应:“主任,我马上去整理材料…”
“你不要整理资料了,这事让韦社安排秘书去做就好,让秘书与你对接,你去联系人调查那些国际机构的预测方向。”王振邦做了安排。
韦斌答应:“好,刘秘书,你来跟钱主任对接,以供销总社的名义写报告。”
“这件事,我们责无旁贷!”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办公室里每一位神情严峻、身负重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