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500章 老骥伏枥

第500章 老骥伏枥(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右骑兵,基本就是刘继隆对于日后北疆的安排了,再多就养不起了。  

如今火炮研制的进度越来越快,想来等到天下太平时,自己便可以跳过火门枪,直接研究火绳枪或燧发枪了。  

如果能提前把火绳枪或燧发枪弄出来,四五十万军队绝对足够他开疆拓土,守土安民。  

“北边有消息传来吗?”  

想到日后的守土安民,刘继隆便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古而今,悬挂在中原头顶的两漠之地。  

按照原本的历史,黠戛斯本就是在最后的大汗死后开始内乱,继而造成两漠近百年的权力真空。  

不过如今李克用在漠南搞风搞雨,谁也不知道这厮最后能闹出多大动静。  

刘继隆虽然不把李克用放在眼里,但也不想坐视漠南出现敌人,随意入寇北疆。  

唐代虽说修了不少边墙,但始终无法与长城比拟,刘继隆要想不被入寇,就只能不断向北修筑石堡,深入漠南,将日后的战场摆在漠南。  

“黑车子部被李克用和奚结部击败,如今逃往了北边的俱伦泊(呼伦湖),李克用与奚结部共同瓜分了黑车子部的草场。”  

“依臣所见,李克用兴许会在我军南征时,继续袭扰河套和代北,以此掳掠足够多的沙陀人和鞑靼人北上帮助他。”  

曹茂将自己的猜测说出,刘继隆听后则是沉吟片刻,随后才道;  

“敕令安破胡,若李思恭就任丰州刺史,党项部迁徙河南,则令他筹备来年北征,不可能李克用及奚结部安定。”  

“此外,令斛斯光操训兵马,伺机夺回营州。”  

话音落下,刘继隆则回到了主位坐下,继而拿出了一本文册。  

“这是此次讨平北方诸镇,论功行赏的名录,令人送往洛阳,起草圣旨吧。”  

“是!”曹茂起身应下,继而亲自带着起居注郎写好的几份敕令走出了小院。  

半刻钟后,数队快马疾驰离开河阴县,往洛阳、代北、幽州赶去。  

不过两日时间,刘继隆的这份文册便送抵了洛阳。  

“噼里啪啦…”  

当庆贺新年的爆竹声齐齐作响,自河阴而来的快马也疾驰进入洛阳城内。  

乾符三年的洛阳相比较几个月前,似乎更显几分富庶。  

正月的薄雪覆盖了整个洛阳,若在以往的冬季,伊水以南的平民区百姓,基本都是穿着塞入柳絮的麻衣。  

时至如今,哪怕是这些普通的百姓,却也能穿上一身价值三百枚钱的羊毛褐,可见刘继隆以工代赈的政令,利惠了多少平头百姓。  

只是人始终是不知足的,昨日身穿柳絮麻衣时,便期盼穿上羊毛褐。  

待到今日穿上羊毛褐时,便期待明日能穿上羊绒袄,后日能穿上鹅绒袍了。  

“今年这天倒是比去年冷了些。”  

南衙政事堂内,高进达呼出一口雾气,伸出有些僵硬的手在铜炉边上放了几个呼吸后再收回。  

前来处理政务的陆龟蒙见状,不由得看向政事堂内官吏:“为何不为火墙多放柴火?”  

“已经放到最多了…”  

两名郎中开口回复,高进达则是摇摇头道;“这政务堂太大,火墙还是不行,明年开春后让人弄个火炕便好了。”  

在他这么说后,陆龟蒙便不好再说什么,而此时堂外也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高进达抬头看去,但见张延晖拿着几份敕令与文册前来,连忙起身迎接。  

“高相,这是殿下前日发出的敕令。”  

张延晖呈上敕令,高进达则是接过后再重新坐下,仔细翻阅起来。  

一刻钟后,高进达这才舒缓了口气,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只觉得有些模糊。  

“殿下准备先对北边用兵,但好在规模倒也不算大,主要是将河南地的党项诸部迁徙打散到河南,授予他们头人及其子嗣官职来安置。”  

“若是他们不愿意,恐怕会发三道骑兵围剿,需得动用数万民夫协助才行。”  

“此外,这文册是讨平诸镇后论功行赏的册封文册,只是苦了张郎君了。”  

高进达高兴笑着抚须看向张延晖,陆龟蒙也好奇看向他。  

张延晖则是有些迷糊,毕竟他没敢私下翻看敕令和文册,只能询问道:“敢问高相,下官是得了什么官职?”  

高进达见状笑着翻开文册,找到张延晖那页后说道:“以朝议大夫、太子中舍人张延晖仕蔡州刺史。”  

“蔡州?”陆龟蒙愣了下,随后才反应过来高进达为什么说苦了张延晖了。  

蔡州曾经也是河南道大州,可经过秦宗权的祸害后,蔡州人口仅存不到三万。  

如今虽说恢复了数年太平,人口却依旧不过七万余口,降级成了下州。  

若是放在平常,这倒也没有什么,但如今朝廷南征在即,蔡州也是战争前线。  

刘继隆此举,显然是准备让张延晖去好好治理蔡州,保障从蔡州经过的军队军需,以此来磨砺他。  

要知道,张延晖如今不过十七,却已经成了正四品下的蔡州刺史。  

哪怕日后刘继隆不再拔擢,张延晖也能在四十岁前,轻松执宰南衙。  

这种待遇,不免让陆龟蒙及政事堂内许多官员露出羡慕之色。  

哪怕众人知道张延晖此行并不轻松,却依旧羡慕,毕竟能得到回报的苦累,并不值得害怕。  

“下官明悟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如今的张延晖经过刘继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