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老骥伏枥(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高进达等人的熏陶,早已非三年前那个“吴下阿蒙”。
刘继隆对他的栽培,他自然是清楚的,心中更是崇拜且感激。
“你不日便要前往蔡州,便放你一旬休假,回去好好休息准备吧。”
高进达的声音将张延晖拉回现实,张延晖反应过来后,连忙对高进达作揖:“多谢高相。”
“下去吧。”高进达笑呵呵的示意张延晖退下,末了不忘道:“回去后记得代老夫向敦煌王问好。”
“下官告退。”张延晖还没有从消息中走出,便晕乎乎的离开了政事堂。
瞧着他离去,高进达则是笑着继续低下头,继而缓缓收起笑容。
陆龟蒙见他脸色变幻,不由道:“高相,可是有何不妥?”
“嗯…”高进达点了点头,伸出手将册封文册拿起来后叹气道:
“殿下此次拔擢了不少后进的将领,恐怕会引起不少人的不满。”
陆龟蒙闻言骤然闭上嘴,堂内其他官吏也尽皆如此。
毕竟能让高进达如此头疼的,也只有陇右的那群人了。
这些日子,洛阳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私底下官员们的矛盾却不少。
几日前,甚至有陇右出身的官员和关东的官员大打出手。
这个时代的官员可都是能掌握君子六艺的存在,双方出手的后果便是两人尽皆负伤,一个需要卧床半月,另一个需要卧床两个月。
若非高进达出现及时,恐怕最后甚至会从两个人的争斗,变成两派官员的群架。
官员亲自动手互殴,何其可笑的场景,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了南衙诸衙门中,可见洛阳城内派系矛盾有多激烈。
这还是刘继隆不在洛阳,若是刘继隆在洛阳,陇右和关西其余诸道的官员估计气焰更盛。
“孤阳不长,孤阴不生,殿下自有其道理。”
陆龟蒙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句话,高进达听后摇了摇头,苦笑几声后才道:
“近来老夫双眼模糊,恐怕用不了几年便要失明了。”
“这南衙的差事,老夫恐怕也操持不了几年了,只希望在失明前能看到殿下更进一步吧。”
高进达叹了口气,陆龟蒙则是张了张嘴。
尽管他觉得高进达的能力并不出众,但高进达最大的魅力并非是这点,而是对于所有官员都一视同仁。
在这点上,譬如崔恕、韩正可、陈瑛等人都做不到,而李商隐又不愿意称相,因此便是陆龟蒙在听到高进达如此说后,也不免担忧起了日后的朝堂。
“好了,你退下吧。”
高进达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摆摆手示意陆龟蒙退下。
“下官告退…”
陆龟蒙见状躬身行礼,恭敬后退离开了政事堂,而高进达则是耗费半个时辰将文册内容写入奏表之中,带着奏表前去宫廷并找到了身为皇帝的李佾。
自从发生过韦昭度的那件事情后,李佾是洛阳城也不敢出了,只敢在宫廷玩闹,甚至还需要时刻小心四周的女官和奴婢。
高进达找上他时,他正在玄武城的花园里练习射箭,而练习的对象则是他令人从城外抓来的各种野鹿、野鸡。
“臣同平章事高进达,参见陛下…”
“高相请起,可是汉王有敕令传来?”
高进达躬身行礼作揖,正在射箭的李佾听到熟悉的声音,连忙丢下弓箭,笑呵呵上前将高进达搀扶起来。
他的这番姿态,着实不像一个帝王该有的姿态,但对于他来说,似乎只有这种姿态,才能让他感觉到安全。
“北方战事也平定近两个月了,如今新年开泰,倒是适合表功诸将。”
“这是汉王殿下令人送往南衙的奏表,请陛下过目…”
李佾可以说刘继隆派发敕令,但高进达却不能那么说,而是改称为奏表。
李佾也不在乎这些,只是拿起奏表,看也不看的就从身旁宦官手中接过朱笔圈红,写下“依奏”二字。
对于这些奏表,李佾向来是不看的,以此避免旁人以为他有什么别样的心思。
“高相还有事情吗?”
李佾批复过后,热切询问高进达,高进达则是恭敬作揖道:“近来同昌殿下奏表求见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高进达既然开口,李佾自然知晓他的想法,无非就是表达一个态度,那就是刘继隆对他并无恶意。
“阿姐要来,朕自然是高兴的。”
李佾笑着回应,但高兴的并非是能见到李梅灵,而是高兴于刘继隆对他的态度。
自刘继隆止步河阴县后,他便有些忐忑,总觉得十分煎熬。
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群臣劝进刘继隆,然后刘继隆即位过后,给他一个痛快。
不管是要流放他,还是要杀了他,亦或者以二王三恪的待遇来安置他,只要是个结果就行。
等待结果的过程于他而言,无疑是最为煎熬的。
如今刘继隆表态,那就说明短期内他是安全的,也就不用如此煎熬了。
“高相,朕想要前往长安祭祀祖宗,朝廷是否还有钱粮能筹备前往?”
李佾得知刘继隆态度后,当即便提出了要前往长安的想法。
高进达听后微微皱眉,李佾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倒也不准备做什么,只是觉得这洛阳着实压抑极了,且他提出前往北都、南都都不妥,唯有被刘继隆经营多年的长安似乎较为稳妥,故此才特意开口询问。
刘继隆对他的栽培,他自然是清楚的,心中更是崇拜且感激。
“你不日便要前往蔡州,便放你一旬休假,回去好好休息准备吧。”
高进达的声音将张延晖拉回现实,张延晖反应过来后,连忙对高进达作揖:“多谢高相。”
“下去吧。”高进达笑呵呵的示意张延晖退下,末了不忘道:“回去后记得代老夫向敦煌王问好。”
“下官告退。”张延晖还没有从消息中走出,便晕乎乎的离开了政事堂。
瞧着他离去,高进达则是笑着继续低下头,继而缓缓收起笑容。
陆龟蒙见他脸色变幻,不由道:“高相,可是有何不妥?”
“嗯…”高进达点了点头,伸出手将册封文册拿起来后叹气道:
“殿下此次拔擢了不少后进的将领,恐怕会引起不少人的不满。”
陆龟蒙闻言骤然闭上嘴,堂内其他官吏也尽皆如此。
毕竟能让高进达如此头疼的,也只有陇右的那群人了。
这些日子,洛阳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私底下官员们的矛盾却不少。
几日前,甚至有陇右出身的官员和关东的官员大打出手。
这个时代的官员可都是能掌握君子六艺的存在,双方出手的后果便是两人尽皆负伤,一个需要卧床半月,另一个需要卧床两个月。
若非高进达出现及时,恐怕最后甚至会从两个人的争斗,变成两派官员的群架。
官员亲自动手互殴,何其可笑的场景,却实实在在发生在了南衙诸衙门中,可见洛阳城内派系矛盾有多激烈。
这还是刘继隆不在洛阳,若是刘继隆在洛阳,陇右和关西其余诸道的官员估计气焰更盛。
“孤阳不长,孤阴不生,殿下自有其道理。”
陆龟蒙憋了半天才憋出这么句话,高进达听后摇了摇头,苦笑几声后才道:
“近来老夫双眼模糊,恐怕用不了几年便要失明了。”
“这南衙的差事,老夫恐怕也操持不了几年了,只希望在失明前能看到殿下更进一步吧。”
高进达叹了口气,陆龟蒙则是张了张嘴。
尽管他觉得高进达的能力并不出众,但高进达最大的魅力并非是这点,而是对于所有官员都一视同仁。
在这点上,譬如崔恕、韩正可、陈瑛等人都做不到,而李商隐又不愿意称相,因此便是陆龟蒙在听到高进达如此说后,也不免担忧起了日后的朝堂。
“好了,你退下吧。”
高进达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摆摆手示意陆龟蒙退下。
“下官告退…”
陆龟蒙见状躬身行礼,恭敬后退离开了政事堂,而高进达则是耗费半个时辰将文册内容写入奏表之中,带着奏表前去宫廷并找到了身为皇帝的李佾。
自从发生过韦昭度的那件事情后,李佾是洛阳城也不敢出了,只敢在宫廷玩闹,甚至还需要时刻小心四周的女官和奴婢。
高进达找上他时,他正在玄武城的花园里练习射箭,而练习的对象则是他令人从城外抓来的各种野鹿、野鸡。
“臣同平章事高进达,参见陛下…”
“高相请起,可是汉王有敕令传来?”
高进达躬身行礼作揖,正在射箭的李佾听到熟悉的声音,连忙丢下弓箭,笑呵呵上前将高进达搀扶起来。
他的这番姿态,着实不像一个帝王该有的姿态,但对于他来说,似乎只有这种姿态,才能让他感觉到安全。
“北方战事也平定近两个月了,如今新年开泰,倒是适合表功诸将。”
“这是汉王殿下令人送往南衙的奏表,请陛下过目…”
李佾可以说刘继隆派发敕令,但高进达却不能那么说,而是改称为奏表。
李佾也不在乎这些,只是拿起奏表,看也不看的就从身旁宦官手中接过朱笔圈红,写下“依奏”二字。
对于这些奏表,李佾向来是不看的,以此避免旁人以为他有什么别样的心思。
“高相还有事情吗?”
李佾批复过后,热切询问高进达,高进达则是恭敬作揖道:“近来同昌殿下奏表求见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高进达既然开口,李佾自然知晓他的想法,无非就是表达一个态度,那就是刘继隆对他并无恶意。
“阿姐要来,朕自然是高兴的。”
李佾笑着回应,但高兴的并非是能见到李梅灵,而是高兴于刘继隆对他的态度。
自刘继隆止步河阴县后,他便有些忐忑,总觉得十分煎熬。
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群臣劝进刘继隆,然后刘继隆即位过后,给他一个痛快。
不管是要流放他,还是要杀了他,亦或者以二王三恪的待遇来安置他,只要是个结果就行。
等待结果的过程于他而言,无疑是最为煎熬的。
如今刘继隆表态,那就说明短期内他是安全的,也就不用如此煎熬了。
“高相,朕想要前往长安祭祀祖宗,朝廷是否还有钱粮能筹备前往?”
李佾得知刘继隆态度后,当即便提出了要前往长安的想法。
高进达听后微微皱眉,李佾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倒也不准备做什么,只是觉得这洛阳着实压抑极了,且他提出前往北都、南都都不妥,唯有被刘继隆经营多年的长安似乎较为稳妥,故此才特意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