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归义非唐 > 第437章 刘氏复兴

第437章 刘氏复兴(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刘继隆,恭敬询问道:  

“殿下,我军如今有精骑二万七千余,为何只调九千南下?”  

刘继隆看得出罗隐只是好奇,便不免解释道:“此精骑与先前南下的马步兵,皆是用于迅速占领黎、戎二州,以免南蛮侵占失地。”  

“原来如此…”罗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见刘继隆对他们摆手。  

“正午了,汝等各自去大庖厨吃饭吧,别累坏了身子。”  

“是…”  

众起居郎拱手作揖,但还是留下了一人来记录刘继隆言行举止。  

刘继隆并不在意他们对自己的记录,毕竟他也觉得历史应该正确记载下去。  

况且此刻记载的历史,也很难说能否真实传到后世。  

这般想着,刘继隆便沉下心来处理政务,不多时等到了先行前去吃饭的起居郎返回换班。  

他们为刘继隆带来了食盒,而这是刘继隆交代的,没有人敢不遵循。  

于他而言,干涩无味的军粮都没少吃,大庖厨的饭食又有什么不能吃的。  

曾经在山丹时,他忍了几个月才吃到了一口煽猪的猪肉。  

如今每日肉菜不缺,他自然觉得怎么吃都行。  

在没有宴请的局面下,怎么吃都不可能比曾经更差,况且他也不太支持大鱼大肉。  

他带来的不少习惯中,不浪费粮食应该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习惯了。  

所谓上行下效,刘继隆吃食如此“节俭”,官员们哪怕再不情愿,也得跟着效仿。  

对于贫民出身的官员将领来说,不管怎么吃,他们都能吃得很香,但对于那些世家豪强出身的官员来说,这就有些难度了。  

为了合群,不让都察院盯上,三省六部的官员,每日都只能在衙门里的大庖厨吃饭。  

其实大庖厨的饭菜也不差,至少对于有品级的官员将领,每日还是能保障两种肉,两种菜的。  

除此之外,平常还有糕点、茶水提供,十分不错。  

不过对于世家豪强出身的官员来说,习惯了山珍海味后,如今要他们每日“粗茶淡饭”,他们心里自然不满。  

“每日换来换去不是羊肉便是煽猪肉和鸡鸭肉,连驴牛鹅肉都不曾见到,更莫说山珍野味了,实在扫兴。”  

“别说了,殿下与我等吃的差不多,莫要嚼舌根,引都察院官员注意就不好了。”  

户部衙门内,几名世家子弟的官员各自在自己的桌案上吃着午饭,嘴里还发泄着不满。  

有心人会提醒几句,其他人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汉军中上行下效的做法,令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员不满,但也不得不佩服。  

“这大庖厨虽说吃的不行,但对身子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近年以来,老夫这痹症(痛风)几次没有发作,着实不错。”  

“痹症着实让人头疼,听闻太医院更换了医官后,许多疑难杂症都能治理了,且多为药食,而非汤药。”  

“不止是药食,听闻太医院正在编纂文册,其中内容都是在说如何预防诸多病痛,如何延年益寿的。”  

“真有这种册子?”  

“殿下都能用方术,延年益寿又有何不可信?”  

对于世家官员来说,哪怕他们打心底瞧不起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官员,却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环境在慢慢变好。  

不管是庙堂和衙门的环境,还是长安城内外的环境,都在稳步向好提升。  

放在以前,上官最喜欢打哑谜来让麾下官员猜,背景强大的可以无视,但背景不行的就会被折腾够呛,甚至还有被拉出来当替罪羊的下场。  

如今衙门气氛骤变,各自完成各自手中政务即可,也不用怎么勾心斗角,长安城内的那些乱象也因为上万恶少、坊棍被发配而干净安全了起来。  

俸禄军饷不被拖欠,也不用花心思去应付那些难缠的白直胥吏。  

若不是规矩太多,执行太过严苛而限制了他们手中权力,其实在汉王麾下做事也不错…  

当然,能有这种想法的,主要都还是那些世家的边缘子弟。  

对于萧溝、豆卢瑑、裴澈等人来说,此刻的他们可谓煎熬。  

这几日汉军不断调遣兵马粮草,派遣民夫南下,他们只能佯装平静的看着,却无法做出任何制止的事情。  

不出意料,此役结束过后,整个三川都将成为刘继隆的囊中之物。  

想到这里,以萧溝三人为代表的数十名官员十分难受,他们虽然拿着汉军的俸禄,想的却是唐廷的事情。  

“不能耽搁了…”  

萧溝眼神闪烁,想了想后,他唤来了皮日休,并让皮日休去秘密通知豆卢瑑、裴澈等人今夜议事。  

他们全程没有言语,只是看了对方神情,便大概猜到了对方的用意。  

因此当夜色渐黑时,萧溝及豆卢瑑、裴澈等人便出现在了他们上次议事的小院中。  

油灯点燃,三人面孔暴露烛光下。  

不等萧溝开口,裴澈便着急道:“汉军已经开始开拔南下,此次恐怕是要先南后北,先攻取三川剩余州县,再转进北上进攻河东或东畿。”  

“眼下我等必须速速将此事告诉朝廷,以免朝廷准备不足,遭遇大难。”  

“这是自然!”裴澈凝重面色道:“这几日从仓库调遣出仓的钱粮,某尽皆记载了脑中,只待与二位商议,便准备将这些钱粮调度支出的消息送往东畿。”  

“有了这些消息,朝廷必然准备更为充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