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金融巨头 > 第104章【定增450亿

第104章【定增450亿(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天盛资本借壳上市,也就没有传统IPO的说法了,但上市肯定是要融资的。  

而天盛资本的融资手段就是向特定对象进行定向增发新股,也就是此刻在场的这些机构直接获得天盛资本的股票,然后打钱过去,不走二级市,所以也基本上没有散户打新什么事情了。  

这些大机构得知天盛资本要借壳上市后,都是抢着过来接定增股的,尤其是尝到甜头的朝云信托和万向集团,恨不得买爆。  

陆鸣与王越对视了一眼,然后环顾在场的众人说道:“天盛资本借壳上市给予2400亿的估值,总股本8000万股,预计35的流通盘,其中1500万股定增给诸位,也就是说融资450亿元。”  

复牌上市的前一年,流通盘比35还要低,因为陆鸣说的这35的流通盘包含了1500万股的定增股,而定增股份有1年的限售期,也就是说复牌上市首日,天盛控股的实际流通盘是1625起步的,陆鸣自己持有的55的股权是肯定不会抛售的,一股都不会抛售。  

王越等人一时间无话,都出奇一致的面带吃惊的表情看向陆鸣。  

不论是募集金额还是复牌市价,两个数字都让在场的每一位格外的惊讶。  

“好家伙,450个亿啊!”林强惊叹道。  

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大A史上IPO规模都能排进前10名了,还没有一家私企募资规模达到400亿以上的,天盛资本这一轮借壳上市募集资金相当于仅次于宇宙第一行(466亿)了。  

在场的各大机构,此刻都在和自己的人窃窃私语谈论着,陆鸣笑道:“450个亿,应该够分了。”  

王越这个时候说道:“陆老弟,这每股3000元的定价,会不会太昂贵了一些?不考虑流动性吗?”  

对于一个标的而已,“昂贵”的说法只是相对的,即相对于某些基本指标,入账面价值或现金流,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昂贵”应该是“高估”的同义词,而“廉价”应该是“被低估”的同义词。  

天盛资本每股定价3000元是合理的,甚至是被低估的,因为陆鸣要做的每股EPS不低于240元,那么一手的盈余就高达24万元,换言之天盛资本的估值只有125倍的PE市盈率。  

面对王越的询问,陆鸣笑道:“就是因为流通性所以定这样的价格,我其实是想并股到5000元,但还是要照顾一下普通散户的。”  

听到最后一句话,在场的这些机构代表负责人直接在心里回复陆鸣:懂了老弟,复牌之后咱们机构就尽快把股价顶到5000快以上!  

散户:???  

机构才不想让散户上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场的十几个机构投资者们开始相互撮合怎么瓜分这450个亿定增股。  

现在都是抢着要接盘。  

借壳上市再融资的这笔钱,毫无意外的被到场的十几家机构给包了,其中万向集团直接认购了37个亿,是认购规模最大的一家机构。  

目前商量好的都是草签协议,也就是大家先谈好的,但不具备法律效力,更像是君子协定。  

不过各方都谈好了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轻易反悔,这是信用问题,君子协定有时候比正式的协议都管用,毕竟你是要混这个圈子的,瞎搞以后赚钱的事情就不带你玩儿了。  

天盛资本借壳上市最快最快也要到明年三月份去了,这已经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陆鸣引入这些大机构,也是为了上市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速,有一大票都是清一色的郭嘉队机构。  

与这些机构会面商谈了两个多小时,各方都达成了初步共识,也就告辞离去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PO费用为募集资金总额的68,而借壳上市再融资的费用为募集资金的24,当募集金额大时,借壳上市的费用反而更低了。  

陆鸣和财联证券等三家券商谈成的价格是215,借壳上市再融资的费用为9675亿元,由财联证券带头保荐。  

王越等人离开不到二十分钟,安亦柔进了他的办公室。  

“前台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个自称是你二姨夫的人说有要事见你,要不要见?”  

二姨夫?  

陆鸣愣了片刻,点头笑道:“亲戚找到公司这来,多半是有难处了,不见一见是不会罢休的。对了,顺带去财务室拿个二三十万现金过来,还有,回头你去安排一下我办公室里装个保险柜,常备个百把万现金。”  

这都没什么印象的二姨夫突然蹦出来,十有八九是有难处,不会是别的原因,打发走就完事了。  

安亦柔不禁娇笑的说:“听你这话的意思,有难处的亲戚还挺多的,难道以后碰上这种事情,你都给钱打发了?”  

陆鸣耸耸肩,反问道:“不然?”  

安亦柔说:“你就不怕这些亲戚借了不还?甚至是不是亲戚都不知道,就不怕被骗了?”  

陆鸣笑道:“借出去的钱不要想着能还回来,至于后面的问题,被骗与否重要吗?不在乎不去探究是属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包容,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只是这种理性需要付出代价,比如一二十万的代价,我愿意为这种理性付出代价…去吧。”  

言外之意就是,陆鸣不屑于为这种小事去纠结、去深入探究,纠结探究这种事情所耗费的精力用在工作上,早就把那几十万的代价十倍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