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116章 贤人啊裴秀

第116章 贤人啊裴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冀州其实距离洛阳很近,反正从这里赶到洛阳比从青州赶来要容易的多。  

可问题是,当初河北曾发生过一次动乱,大族被杀,大量的士人外逃,这导致他们的文治下滑,冀州是较为严重的受灾区。  

原先那边的官员们多次抱怨,说自己通过考核的士人数量只能跟并凉持平,就是这个原因了。  

当接到当地刺史的上书时,曹髦苦笑了起来。  

没想到,这天下第一批的科举移民居然出现在了自己的治下。  

这也是分榜后必然出现的情况。  

只是曹髦没有想过他们会行动的如此迅速。  

对这样的情况,庙堂也只能是尽快出台完善的律法,或者逐步减少秋榜内的州郡,像冀,荆,雍,曹髦觉得往后就可以划进春榜内。  

只有那些偏远且落后的地区,继续施行秋榜,而若是有人为了科举而搬迁,那就给他们设定一个时长,规定定居多少年才能参与秋榜当然,这些事也不需要曹髦亲自来想,钟会等人足以去解决。  

曹髦如今还在派人清查那些教唆者。  

纵然这次的士人闹事是有他们本身的原因在,但是也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的。  

因为期间的进程是不合理的,先前还只是一些士人觉得不妥,四处询问,可裴秀刚刚说起爵位改制的事情,士人们就忽然抱成团,说要一同去告裴秀。  

而问题是一定出在了太学。  

这不奇怪,太学那可是大族窝,找不出一个出身低下的人。  

司马炎在历史上设立了一個国子学,将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嗣都给弄到国子学里头去了形成了西晋特有的贵族与平民分开接受教育的制度。  

或许真的该为出身低点的士人们安排个学府?  

曹髦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  

其实太学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贵族才能就读,但是,出身不高的人想要进太学,何其不易啊。  

想要进入太学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最简单,经师直招。  

例如孙炎在太学里当经师,他就可以直接招那些他觉得才华和人品都不错的人来太学跟自己读书。  

每年都能招一次。  

这一般都是招亲族,或者好友的子嗣,反正名额难得。  

第二种方式是地方官举荐。  

每年都有地方的治学官举荐一批优秀有德操的人前往太学。  

嗯,跟经师直招差不多,想想也知道能被地方官举荐的人是什么出身。  

第三种方式是通过家族,五品以上的官员能直接将子嗣送进太学里。  

这就是那些匈奴人能出现在太学里的方式了。  

第四种是考试。  

只有这第四种,才是那些出身不高的人最容易采用的,但是这经学考试吧,庙堂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这跟后来的高考不一样,是经师就能自己决定的。  

这也需要一定的关系和背景,一般来说,走这个路线的往往都是那些五品以下的寒门官员子弟们。  

至于庶民,那就只能洗洗睡了,除非是天纵奇才,十几岁就展露出非凡的天赋,然后被哪个大族看上,被招为弟子或者女婿,否则就别想太学了。  

而曹髦原先针对这些士人们的诸多改革,包括拿出诸多图书在外设立图书馆啊,增加对地方学府的重视啊,受益最多的群体应该还是那些寒门,也就是五品以下的官员子弟们,至于说庶民出身的士人,那几乎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  

曹髦此刻觉得,或许这太学的招收方式也该变一变了。  

曹髦想了许久,还是决定去跟裴秀见一面。  

顺带也是看看这厮还有没有偷偷服散饮酒。  

这厮在历史上四十八岁便因服散饮酒而死了,自己这也是为了他好!  

内屋内,裴秀正在提笔撒墨。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自己又被罚了。  

这次是罚了自己的俸禄,让自己在府内反省。  

也不知道为什么,当今陛下就喜欢罚大臣们待在家里反省,总有种父亲管教儿子的感觉,但是这对裴秀来说再好不过了!  

他终于摆脱了特么的钟会!  

罚俸禄好啊!  

裴家又不缺钱,光是他父亲留下的家底就够他们吃三代了!  

反省好啊!  

再也没有什么人来烦自己了,自己可以将自己锁在内屋里,去做自己一直都很想去做的事情!  

这人生,多美好。  

裴秀的脸上甚至出现了些红润,就在他认真书写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脚步声。  

83最新地址这一刻,裴秀手里的笔掉落在了地上。  

他已经下了令,自己要在书房内反省,不许任何人前来,而在自己下令后还敢过来的,除了自己那年幼的儿子,就只有皇帝跟钟会了。  

钟会应该是不会来的,他召自己治罪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他很乐意看到自己在府内受罪,况且他事情多,要见自己只会召见,不会亲自前来。  

那就是皇帝了。  

裴秀无声的长叹了一声。  

紧接着,书房门被打开,曹髦笑吟吟的走了进来。  

“臣裴秀拜见陛下!!”  

曹髦却没有理会他,反而是在书房内嗅了嗅,又四处打量了起来。  

裴秀苦笑着说道:“陛下,臣不服散不饮酒已经很久很久了”  

曹髦这才说道:“不是不相信你,是怕失去一个贤才啊。”  

裴秀一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