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362章 抛弃幻想,早做准备

第1362章 抛弃幻想,早做准备(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电磁棱镜…”  

王宏让回味了一下这个听上去似乎很厉害的名字。  

但奈何缺乏文艺细菌,实在没回味出什么东西来。  

更像是随便起的…  

遂干脆放弃,转而问起跟自己业务有关的话题:  

“您刚才说不可能欺骗太长时间…那大致能给我们留出一个多长时间的窗口?”  

他在几年前曾经见识过高超音速弹头的命中效果,而根据上级的说法,这次测试的型号尽管同样没有安装战斗部,但速度更快、质量也更大。  

命中目标之后势必会留下一个相当醒目的痕迹。  

要想完全恢复,那最快也得个把星期的功夫,再考虑到白天不便动工,那基本就要奔着半个月去了。  

再说大型工程机械频繁活动,总归要留下很多无法完全抹除的痕迹。  

就算是在晚上,红外成像卫星也总能捕捉到些许异常。  

所以更现实的办法肯定是给藏起来。  

但具体是盖一层伪装布还是直接搭个棚子,就取决于能有多少操作时间了。  

“大概68个小时不是问题,再长的话…就得看运气了。”  

常浩南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远处正在挖坑打桩的几名工作人员。  

这类工作当然有很多种机械设备可以协助完成,但要想尽可能减少作业痕迹,那还是得靠人工完成。  

停顿几秒钟后,他又继续开口解释道:  

“毕竟美国的情报部门也不是等闲之辈,被骗过一时之后大概率会察觉出一些异常,然后调整合成孔径雷达的特征参数…电磁棱镜的工作原理实际上类似对普通雷达的欺骗式干扰,所以高度依赖对于主动信号的接收和分析,加上需要计算的部分太多,很难实时跟上对方的节奏。”  

王宏让低头思索了片刻:  

“68个小时的话,恐怕只来得及对命中区域进行简单遮蔽,复原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这句话让常浩南一愣,随后马上意识到,对方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  

“不需要完全复原…包括遮蔽也用不着,只要在这段时间里把命中之后留下的主要特征清理掉,让弹痕看上去像是一枚普通钻地弹留下的就行了。这样一来,对方应该会在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我们的研发方向做出误判,或者至少也是在两种可能之间游移不定。”  

王宏让一惊:  

“原来是这样?”  

“堵不如疏,更何况这段时间动作这么多,涉及范围又广…”  

常浩南回答道:  

“就算咱们直接负责的这些核心关节不出问题,外围项目和人员也多少会走漏一些风声,这种情况下你藏得再严实都难免暴露,反而是引导对方得出一个他们想要的错误结论会更好。”  

王宏让先是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很快又转为不解:  

“可是我记得…好像在大概半年前,美国那边很是炒作过一番我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威胁,还威胁说要对我们的相关组织和个人进行制裁来着,会不会有人把这件事跟靶场留下的弹着痕迹联系起来,推测出真实情况?”  

常浩南则哑然失笑,当即反问:  

“那你看,这都半年过去了,他们制裁了么?”  

王宏让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脱口而出道:  

“这我哪能知道,我又不是关键人员…”  

话说到这里,便戛然而止。  

他抬头瞄了一眼面前不远处的常浩南——  

显然,要说“相关个人”,那恐怕没有谁比面前这位更相关了。  

于是马上改口:  

“我觉得应该是…没有吧?”  

“那就是了。”  

常浩南解释道:  

“美国人的心理其实比欧洲人简单得多,我稍微研究过一些…他们炒作我们的高超音速武器威胁,只是为了让HTV2,也就是那个跟玄鸟原理类似的滑翔式高超顺利获得研制资金而已。”  

“但之所以敢于这么炒作,正是因为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里,他们并不认为我们真的可以把高超音速飞行器给研制出来…或者至少不可能在他们之前。”  

王宏让脸上的疑惑并没有消退太多,显然还有点没想明白这里的因果关系。  

“有个笑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常浩南干脆换了个方式:  

“说是有个记者问五角大楼的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资源出兵两河流域,对方表示,是因为怀疑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记者又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出兵莫斯科,发言人只好回答说,因为俄国人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王宏让听后直接没绷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戈壁滩上顿时弥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气…  

当然,玩笑和快活都是短暂的。  

即便有着过去双锥体验证弹的成功经验以及JF14超高速风洞提供的大量数据,滑翔式高超的试射仍然是一件需要谨慎准备和严肃面对的大事。  

并且,根据军事学发展的一般逻辑,在有了矛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考虑盾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5年,常浩南利用东风3导弹测试双锥体弹头高超音速再入可行性的时候,地导部队就已经确认,常规的远程警戒雷达只能勉强捕捉到一些断断续续的信号,无法给予足够长的预警准备时间。  

面向空气动力学目标设计的火控雷达则根本无法稳定跟踪到高超音速飞行状态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