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08章 无意间推动了历史

第1108章 无意间推动了历史(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就在常浩南考虑如何攻克大尺寸宽弦叶片加工问题的同时。  

法国,巴黎。  

让·雅克·多尔丹正眉头紧锁地看着面前两份内容相似,但结论却截然不同的报告。  

全都是有关华夏航天工程的。  

实际上,华夏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已经成为了最近半个月以来,欧洲航天局(ESA)最大的话题。  

但在这个话题上,ESA内部,却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  

一派主张后路永远不嫌多,在本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尝试着跟其它任何有航天能力的国家和组织开放合作。  

毕竟,就在几个月前,他们甚至和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签署过一项协议,由后者专门开发一种适用于圭亚那航天中心的“联盟”系列火箭,以缓解欧洲航天运力紧张的问题。  

那这么看来,再多几个合作对象,也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而另一派则认为,华夏航天水平虽然态势喜人,但毕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本身擅长的领域和欧盟重合度极高,引入合作完全是在加剧竞争,而且还要考虑到美国人的风险。  

作为一个依托欧盟,在多个国家支持下成立的组织,多尔丹纵然身为局长,可是却并不像其它国家的同行那样,在ESA内部有着说一不二的影响力。  

更多情况下,他的工作似乎更像一个协调员。  

不仅要平衡各个成员国,尤其是几个初始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还得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如热衷于长臂管辖的NASA…  

总之,油水丰厚归丰厚,但赚的绝对都是窝囊费…  

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了多尔丹局长的唉声叹气。  

抬头看了一眼来人之后,他光速表演了一个变脸艺术,赶紧起身将对方请进来:  

“伯纳德,好久不见…”  

说着拿起两个杯子,分别摆在二人面前:  

“要喝点什么?”  

伯纳德·坎德尔,ESA政策发展顾问,同时也是法兰西大学研究院荣誉教授。  

“不用了。”  

坎德尔却摆了摆手,显然并不吃这套。  

他算是ESA内部的老资历了,但现在的头衔却只能算是挂名。  

既没有什么实权,也不受太多辖制。  

如果不是和多尔丹私交不错,恐怕都不会专程跑这一趟:  

“你专程打电话把我叫来,想必不只是要叙旧…”  

被直接点破目的的多尔丹只是露出了一瞬间的尴尬:  

“华夏那边…这次算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这句话让坎德尔直接就是一愣:  

“你是说…他们把自己的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太空的事情?”  

“不然呢…”  

多尔丹叹了口气:  

“还能是什么事?”  

坎德尔闻言差点笑出声来:  

“但我们…不对,是你们,不是早就放弃了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项目?”  

语气中带着浓烈的幸灾乐祸。  

但多尔丹只是缩头看了对方一眼——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欧空局曾经有过一个预计耗资超过1000亿西德马克的载人航天计划。  

而坎德尔本人,正是这个计划的狂热支持者和推动者。  

不过,让欧洲人执行这样复杂的项目,结果总归是不会令人意外的——  

ESA最终提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三阶段发展路线。  

首先是研发一种类似联盟号的宇宙飞船,并在阿丽亚娜3火箭的基础上研发改进型,将飞船和宇航员送上太空。  

其次是比美国航天飞机稍小一个级别的“使神号”航天飞机,预计由当时尚在计划当中的阿丽亚娜5火箭执行发射。  

第三是研发“哥伦布”号太空舱,实际就是一个小型空间站,实现宇航员不间断在轨驻留。  

明眼人都能看出,到这里的问题就已经很大了——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小型空间站。  

三者之间与其说是承接关系,还不如说是并行关系。  

尤其是前面两项。  

确实,苏联人在已经有了宇宙飞船的情况下,仍然在80年代开始研发新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但人家的联盟号毕竟都用了快30年,迭代出新产品属于顺利成章的事情。  

反观你ESA呢?  

资源本来就不够,还要一上来就同时搞两个运载工具。  

怎么看都很不合理。  

总之,互不相让之下,最后搞出了这么个充满妥协痕迹的方案。  

整个计划也只好不了了之。  

只剩下“哥伦布”号的名字被沿用到了国际空间站的一个舱段上面。  

坎德尔也是被这事刺激,才离开了ESA的业务一线。  

现在看着华夏人后来居上,难免有一种“你们可真TM活该”的想法。  

同样经历过当年全程,因此不好反驳的多尔丹只好转移话题:  

“也不完全是和载人航天有关…”  

他说着把桌上的两份报告拿了过来:  

“无论如何,你先看看这个。”  

虽然坎德尔心里还是憋着口气,但毕竟和多尔丹私交不错,不可能直接拂了对方的面子。  

再说来都来了。  

所以,最后还是接到手中,以一目十行的速度很快翻到最后。  

一阵沉默之后,他缓缓开口道:  

“我认为…在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毕竟是大势所趋,就连美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