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547章 我们被搞了?

第1547章 我们被搞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几天后,连海。  

常浩南风尘仆仆地走进连海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早已等候在此的张韬院士紧紧握手。  

“张院士,打扰了。邮件里提到的单原子催化,尤其是双原子体系,我非常有兴趣。”  

“常院士太客气了!您能来是我们的荣幸!”张韬院士精神矍铄,笑容满面,“都准备好了,这边请!”  

他对常浩南的来访显然极为重视。  

几分钟后,一行人走进一处挂着“先进能源材料实验室”牌子的建筑。  

里面已经站好了十几名严格穿好实验服和防护器具的研究人员,显然是提前准备多时。  

简单介绍过这间实验室的情况之后,其中一人小心上前,取出一片看似普通的黑色电极片。  

“这是我们实验室的王令骁博士,专攻单原子催化方面的课题。”  

张韬在旁边介绍道。  

对于一名在读博士来说,有机会在另一位大佬面前露脸自然是绝佳的机会。  

不过王令骁还是瞬间收敛起了情绪,介绍道:  

“常院士,这是我们最新开发的阴极催化剂,基于氧化铁载体负载的铂铁双原子活性位点。”  

他说着将电极片装配进一个标准氢氧燃料电池测试单元中,然后按下开关。  

随着仪器启动,数显屏幕上的几个红色数字也不断闪烁起来。  

常浩南的目光紧紧盯着关键参数,直到性能逐渐稳定。  

当然,最终的结果会直接由电脑计算并显示,不可能让常浩南现场手算——  

起始电压:1.15V  

半波电位:1.05V  

燃料转化效率:76.6  

“76.6…”常浩南忍不住轻声重复,“我记得…氢氧燃料电池理论转化效率上限是83?”  

“没错。”王令骁点头,接着将屏幕上的数据切换到二通道,也就是旁边另一台使用传统商业铂碳催化剂的电池。  

在完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起始电压仅为1.03V,转化效率更是只有55左右。  

“确实了不起…”常浩南由衷赞叹,随即又进一步问道:“这种双原子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表征结果有吗?特别是原子尺度的分布状态?”  

“常院士稍等,刚做完一批样品的电镜,结果应该马上送过来。”  

常浩南点点头,示意自己不急。  

但实验室里的气氛却有些冷场。  

为了免得尴尬,他干脆趁着等待的间隙问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这种双金属负载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难度应该非常大吧?”  

常浩南设想中的单原子阵列极其复杂,但刚才对方拿出来的样品估摸着有几克之多。  

张韬院士笑着摆摆手:“没那么玄乎。我们用的是高温热解法。先对MOFs框架进行改性,把部分铂替换成锌。然后用这个改性后的前驱体直接高温烧结。高温下锌会被‘烧’掉挥发走,剩下的铂和铁就能稳定地留在载体上,有效防止团聚。”  

随后他又补充道,“当然,如果常院士研究的体系不耐高温,还有球磨法或者原子层沉积法可选…总之,工业量产是难题,成本也高得很,但实验室里弄出点样品,路子还是不少的。”  

如此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他一时震惊,想着果然是隔行如隔山,自己觉得如同天堑的难题,在专业的人看来竟然还有多种方案可选。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张韬话音刚落,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另一名研究员气喘吁吁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U盘。  

数据被迅速导入电脑。常浩南迫不及待地俯身查看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的图像。  

尽管是二维结果,但还是清晰地显示出了载体上的单个金属原子亮点。  

然而,仔细审视过后,常浩南眼中兴奋的光芒却渐渐黯淡下来。  

这些单原子位点,虽然在载体上分散得相对均匀,但其分布却完全是无序的,就像随意撒在纸上的芝麻。  

这与他设想中那种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下精准排列、形成特定构型的结构相去甚远。  

巨大的落差让常浩南一时沉默。  

显然,双方概念中的“单原子结构”,并不是同一回事。  

迅速调整心态之后,常浩南转向张韬,指了指电脑屏幕:“张院士,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就是说,不仅控制单原子的存在和分散,还要精确控制它们在载体上的位置,比如在纳米尺度下,让这些活性位点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案进行有序排列,形成真正的单原子阵列?”  

此言一出,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  

张韬院士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惊愕和一丝苦笑。  

他身后的博士生和研究员们也面面相觑,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常院士…”张韬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不瞒您说,我们目前所有的单原子合成策略,核心目标都还集中在如何高效、可控地制造出单一、稳定且高活性的单原子位点,顶多像刚才那样,尝试调控位点周围的局部配位环境,至于让它们在空间中形成规则阵列…”  

他重重地摇了摇头:“实话讲,我们目前连精确观测单个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具体位置都做不到…就算目前已经有些思路,也根本没办法验证得到的产物到底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原子阵列…”  

常浩南瞬间意识到,对方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