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幸开封府(1)

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幸开封府(1)(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元祐元年二月庚申(十二)。  

诏:集英殿侍读、侍讲,皆给职钱三十千,说书、讲书各给十千。  

诏:昨冬大旱,恐有歉收,命各路提举常平官,体量本路灾情,以常平钱为‘便民低息贷款’,布告百姓,以年息二分为明!  

令御史台遣御史,分巡各路常平有司,有强贷者,令具奏以闻。  

以左相韩绛,提举神宗实录,右相吕公著副之,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张璪为神宗实录修撰官,左司郎中兼著作郎林希、右司郎中兼著作郎曾肇并为检讨官。  

以端明殿学士范镇上书所议,追复英宗皇帝祧迁禧祖之议。  

赐范镇对衣、鞍马,以镇子百揆为宣德郎、监西京嵩山中岳庙。  

于是,这一场朝野争论的旧事,终于算是尘埃落定。  

太祖派大获全胜!  

但也仅止于此!  

不过,司马光很兴奋。  

哪怕还在病床上,听说了这个事情后,也振奋不已:“实乃是明君在朝,圣主之决也!”  

很多人也都这样觉得。  

毕竟,傻子都知道,没有福宁殿的同意,不可能有这个决定。  

迁禧祖,使太祖得享正位!  

委屈的是谁?太宗啊!  

而先帝孜孜以求,甚至不顾朝野反对,复禧祖,迁顺祖为的就是让太宗得享正位。  

而失败方呢?  

也就沮丧了一会而已。  

然后就当无事发生。  

毕竟,这种事情,充其量只能算观念之争。  

输了赢了,也就这样!  

二月辛酉(十四)。  

赵煦在集英殿,召见经筵官,并赐给茶酒,并命诸经筵官,以仁庙、英庙和先帝宝训,整理修撰成三朝宝训,还说要将这部《三朝宝训》,列为经筵必读,而且是——子孙后世,皆奉圭臬。  

经筵官们,自然是很振奋的。  

不仅仅,因为这种事情是天上掉的功劳。  

也因为天子的表态,对这些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是无法抗拒的东西。  

隔日,二月丙寅(十五)。  

集英殿经筵,从这一天重开。  

同时,也意味着,赵煦从这天以后,每五天都将出宫,前往开封府府衙视政。  

所以,赵煦一早起来的时候,向太后就已经在帷幕中坐着了。  

她给赵煦带来了一件新衣服。  

“六哥穿上看看…”向太后满脸慈祥的说道。  

赵煦见着那件新织的衣服,顿时就欣喜起来,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在女官的服侍下穿上新衣。  

很合体!  

赵煦这几个月又长高了大概十厘米左右,身高已经接近了大概140,折宋尺四尺七寸上下。  

这是自然的。  

他营养好,休息充足,还会自我锻炼。  

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后,都会在御花园里晨跑、做做舒展运动。  

所以,他的体重也增加了不少。  

前些天,钱乙入宫诊脉和记录呼吸、体重的时候,似乎已经有差不多五十斤(约合现在30公斤)。  

所以,近来赵煦开始注意饮食了。  

老赵家的心脑血管疾病,可是遗传的。  

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高血压、高血糖。  

当然,综合营养还是要跟上的。  

荤素搭配,才能健康长大嘛。  

向太后却看着已经长到了自己下巴处的孩子,满心欣慰。  

“我儿再过两年,当可大婚了!”  

“待六哥大婚,母后就可以在宫中享福了!”  

赵煦微笑着说道:“大婚不急!”  

两年后,他才十一岁。  

按照官方说法,也就十三岁、十四岁。  

太急了!  

生理上,根本没有发育完全!  

再说了,丧期还在!  

怎么着,也得出了丧期。  

向太后却只是笑笑,然后就看着赵煦穿戴整齐,站到她面前。  

“母后,儿这装扮如何?”  

向太后莫名的想起了先帝当年即位之初,穿着甲胄,到慈圣光献面前,询问慈圣光献的事情。  

她微笑着摸了摸这个已经长大了许多的孩子的头。  

“我儿是天子!”  

“天子自然威严!”  

今天是这个孩子,第一次离开大内皇宫,去开封府视政的日子。  

也是他开始渐渐长羽毛,渐渐长鳞片的日子。  

向太后很清楚,今天之后,这个孩子就将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了。  

很多人,都在盯着!  

不止是大宋上下,辽国人甚至西北的西贼,吐蕃,乃至于高丽、日本、交趾。  

恐怕都会关注此事。  

不过,向太后对自己的儿子,有着足够的信心。  

她细心的替这个孩子,整理好衣襟。  

“我儿!”她深情的说道:“今日之后,将成为天下圣君!”  

开封府府衙。  

一大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  

蔡京就已经带着人,将整个府衙上下,都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特别是公堂上,已经是从里到外都已经打扫过一遍。  

但他依旧有些紧张。  

开封府上下,更是忐忑不安。  

这不能怪他。  

开封府上一次,有太子坐镇的时候,还是太宗时代——真庙为开封尹的时候。  

自那以后,大宋就没有了开封府府尹,只有权知开封府。  

如今,开封府再次迎来他真正的主人。  

而且,还是在位天子亲临!  

这是开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