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七十一章 胸无城府

第两百七十一章 胸无城府(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元丰八年十一月甲辰(十四)。  

一大早,汴京城就下起来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水夹着寒风,吹进了御史台的回廊中。  

刘挚将油纸伞收起来,然后抖了抖身体。五十五岁的他,看着只有四十几岁的样子。  

他留着短短的胡须,头上戴着御史的獬豸冠,身上的绯色公服,被熨烫的整整齐齐,予人一种严肃、傲然的感觉。  

刚刚步入御史台的官署正厅,刘挚就和王岩叟迎面相遇,两人拱手行了礼,王岩叟就低声道:“刘公,两宫昨日下诏,命都堂集议,选人去祠部、大理寺复核了…”  

刘挚微笑着点点头,这正中他的下怀,于是,问道:“彦霖可知,都堂选了谁?”  

“据说是命安处厚(安惇)为首,还委任了秘书监傅钦之(傅尧俞)同复核…”王岩叟说着。  

刘挚顿时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场盛大的演出。  

此事若成,他也能和已故的王懿恪公(王拱辰)一般,得意的说出那四个字:一网打尽!  

得意之余,刘挚难免志得意满:“吾早知如此!”  

他太熟悉韩绛了。  

因为韩绛就是他仕途的举主——当年他出任江陵府推官时,顶头上司就是韩绛,韩绛欣赏他的才华,将他举荐入朝,参加馆阁考试,成功考入馆阁被授予馆阁校勘。  

然后,韩绛又把他引荐给王安石,得到王安石的重用。  

短短一年时间,他的官职就来了一次飞跃。  

从馆阁校勘提拔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然后又被举荐为监察御史里行。  

然后…  

就再没有然后了!  

因为他强烈反对变法,惹得王安石震怒。  

那个拗相公根本不听他的劝谏,也不听他的解释。  

只认为他背叛了新法。  

竟将他一撸到底,贬为监官!  

此事,让他怀恨至今。  

所以,在其他君子正人们听说韩绛入京为相,纷纷雀跃的时候。  

他却暗自叹息,因为他知道,韩绛和王安石其实是一丘之貉!  

两人唯一的区别只在于:王安石一意孤行而韩绛却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也肯和人妥协。  

但实质上,韩绛韩子华和王安石王介甫,就是穿一条裤子的新法派!  

役法出自韩绛——不熟悉熙宁往事的人,或许会以为这是韩绛在摘桃子。  

但作为当年变法前期准备阶段,新法核心干将的刘挚却很清楚,韩绛说的是事实。  

熙宁役法,确实是韩绛的手笔。  

王安石只是将之落实下去而已。  

所以,韩绛如今在都堂上的所作所为,刘挚一点也不意外。  

两人还要继续再说些事情。  

御史中丞李常的身影,从官署另一侧出现。  

两人只能结束了这简短的会面,各自向着各自的官廨而去。  

刘挚现在是侍御史,按照先帝定下的法度,侍御史额定三员,分别执掌六察之二。  

刘挚执掌的就是礼部和户部的察劾。  

所以,刘挚回到官廨后,一堆的礼部和礼部的案牍就已经在等着他查阅。  

只是,他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心思。  

他的眼睛看着公文,但心思却已经飘去了祠部和大理寺。  

他在等着安惇犯错。  

只要安惇犯错,那就是铁证!  

宰相、开封府还有御史,都勾结在了一起!  

铁证如山,狡辩不得。  

而安惇会犯错吗?  

刘挚相信,他会的,他肯定会包庇蔡京。  

道理很简单——安惇是个聪明人,他会知道怎么选的。  

只是,终究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此外,安惇身边还有傅尧俞跟着,这让刘挚有些忐忑,害怕傅尧俞坏事。  

因为傅尧俞这个人,刘挚太熟悉了。  

其为人正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为宦四十年,在公开场合,没有说过一句谎话!  

乃是官场上公认的‘毫无城府’之人。  

想当年熙宁变法,傅尧俞入京述职,王安石对其仰慕不已,亲自接待,许以谏院,请他来汴京城坐镇,想利用傅尧俞的名望来辅佐新法。  

结果…  

傅尧俞当着王安石的面,直接说了——我要是出任知谏院,一定天天找你的新法麻烦。  

王安石人都麻了,哪里还敢再让傅尧俞去谏院?  

这种人,要是离的远远的,自然没有不称赞的。  

可若是要和他同事、同地为官。  

就是折磨!不折不扣的折磨!  

因为这个人不说假话,也因为这个人刚正不阿,更因为他毫无城府,有事就说事,和榆木脑壳没有区别。  

所以,傅尧俞后来卷入一桩大案,被贬黎阳县为监官。  

整整十年,都没有人拉他一把。  

直到去年,先帝才想起有这么个人,一查居然已经被贬十年了。  

于是一道圣旨起复为知明州。  

先帝驾崩后,当今官家即位,两宫听政,吕公著入朝,才在两宫面前举荐了此人。  

但傅尧俞入朝后,没有去感谢举荐他的吕公著。  

反而避之唯恐不及。  

吕公著反而因此更钦佩他的为人。  

于是,在两宫面前力荐,让其出任了秘书监和孙觉搭班子。  

所以,刘挚担心,这个傅尧俞会从中捣鬼。  

他要是犟起来了,安惇不敢袒护蔡京,原原本本的上报。  

这个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