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五十四章 流血的兴庆府

第两百五十四章 流血的兴庆府(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最新网址:lewenge  

十月到了,汴京城的冬天,也随之而来。  

三炭场内的石炭,越堆越高。  

为了赶在冬天大雪封路前,各地煤炭,正在夜以继日的运到汴京。  

同时,汴河也开始进入枯水期。  

汴河的来流开始下降!  

这使得汴京城城内、城外的堆垛场,特别是靠近河湾的那些堆垛场,变得日益繁忙。  

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的囤货。  

已经没有市易务了。  

这意味着朝廷已经不会再调控物价!  

所以,内外商贾,都在大量囤货。  

他们已经磨刀霍霍,就等着大赚一笔!  

而赵煦则已经在宫中,开始练习礼仪。经筵上的内容,也从教学变成了礼仪。  

因为,先帝灵驾即将发引!  

再次练习了一遍,灵驾发引日所需要做的礼仪后,赵煦就感觉有些累了。  

于是坐了下来,休息一会。  

“大家,夏使嵬名济等,今日入了汴京都亭驿,他们带来了五百匹马,以为山陵之用…”冯景在赵煦耳畔,轻声说着。  

赵煦点点头,问道:“党项人怎这么大方?”  

宋、辽、夏三国之中,以夏最弱、最小也最穷。  

所以,党项人每次出手,都要斤斤计较,仔细计算。  

无论是对宋,还是对辽,都是如此。  

冯景答道:“听说是带来了新的国书…”  

赵煦惊讶了一声:“新的国书?”  

这就太有意思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党项人开始变得大方,只有一个可能——他有求于大宋。  

所以,党项人想要做什么?  

他要求什么?  

赵煦目光灼灼,整个人都开始变得精神抖索起来。  

而赵煦也没有等太久,赵煦任命的馆伴使刑恕很快就将他和西使沟通后的结果上报。  

赵煦看完,就笑了起来:“原来是这样啊…”  

“小梁子,脑子倒是转的蛮快的!”  

“不过…朕为何要答允?”  

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  

这是赵煦的留学时代中学到的一个知识。  

况且,若是党项人一请求大宋就答应了,那么辽人会怎么想?  

所以,得做足了姿态,拉足了排场,让所有人都知道,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拿了点破烂黄金白银就可以拿来大宋发行交子。  

那是大宋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才有的待遇。  

于是,在第二天,嵬名济到崇政殿中陛见,并递交国书时。  

西夏的请求,被两宫所婉拒。  

这自然是赵煦做的工作——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一个西夏威胁论,就说服了两宫。  

这让嵬名济很失望,但也没有办法,只能顿首再拜,谢恩而去。  

大宋元丰八年十月癸亥。  

兴庆府中的皇宫中,一声闷哼之后,一切暴风骤雨,归于平静。  

秉常的身体,宛如沙堆一样轰然倒塌在妃嫔的身体上,他似乎已经筋疲力尽。  

“兀卒…”那妃嫔轻声的问着:“您可太厉害了…奴家刚刚都要死了…”  

然而,趴在她身上的秉常,却没有回答,一动不动。  

这妃嫔不以为意,因为这些日子来,秉常常常如此,休息片刻就又能龙精虎猛了。  

可是,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对劲。  

她试探着伸手去推,根本推不动,身上的兀卒就像是僵硬的石头一样。  

“兀卒…”她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凑到秉常耳畔,和往常一样吹着气。  

然而,这一次秉常没有任何反应。  

她颤抖着伸手,放到秉常鼻子下。  

旋即她尖叫起来,整个殿堂内外,都都被她的尖叫声惊动。  

当仁多洗忠带着人,赶到的时候。  

大白高国的兀卒,就那样赤条条的躺在了床上,没有呼吸也没有心跳。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在死前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东西。  

“兀卒!”仁多洗忠,摇晃了一下,就瘫坐在地。  

兀卒死了!  

仁多家的指望没了!  

梁太后病榻前。  

梁皇后看着已经昏迷了数日的太后,她悠悠叹息着。  

这个时候,一个内臣蹑手蹑脚,走到她面前:“皇后,兀卒龙驭归天了…”  

梁皇后掉下一滴眼泪,双手合十,叹道:“阿弥陀佛!”  

然后她就抱着乾顺,走向殿外。  

在这殿壁之间,一个个梁氏和依附梁氏的贵族们,早已经整戈待发了。  

“诸位…”梁皇后哭着说道:“本宫刚刚得到密报,兀卒不幸,为奸臣所害,已在方才驾崩…”  

“大白高国,危在旦夕…”  

“本宫妇人无知,太子年幼…社稷危难,国家倾覆…”  

她抱着乾顺,缓缓弯腰,对那些梁氏大臣、贵族们恳求起来:“本宫带太子,给诸位爱卿行礼了…”  

“愿卿等,护卫太子,保卫社稷…”  

所有人当即全体跪下来:“臣等愿尽死已忠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梁乙逋更是匍匐而拜:“今兀卒不幸为奸臣所害,太后又缠绵病榻…臣惶恐,恭请皇后殿下立刻正位皇太后,太子殿下立刻登基即位…”  

梁皇后缓缓点头:“国相之言,老成谋国也!”  

“兀卒龙体,在奸臣手中…事急从权,臣请太子殿下于皇太后榻前即位……”梁乙逋再拜于是,在梁氏大臣和贵族簇拥下,元丰八年十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