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二十一章 元祐字典

第两百二十一章 元祐字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耶律琚看着自己反复修改了五次的奏疏。  

他微微吁出一口气,将其用火漆封好,然后唤来一个亲信将这份奏疏交给他,说道:“立刻快马送上京城天子御前!”  

辽使在宋境,活动会受到严格限制。  

但根据盟约,书信往来不受限制。  

当然,速度慢一些,从汴京到上京,奏疏往来最快也要十几天。  

但耶律琚觉得,自己是等得起的,也必须等,等到上京回复!  

这可是天大的前程!  

在都亭驿的另一边。  

西夏使者嵬名谟铎,烦躁的解开了自己左衽的衣襟。  

汴京城太热了!  

热的他受不了!  

而汴京的南蛮君臣,迟迟没有通知他入宫。  

更让他烦躁!  

最烦躁的,莫过于他刚刚听说的事情。  

南蛮和北朝,似乎在谈一个新的盟约!  

盟约似乎涉及了三百万贯铜钱!(他能得到的消息有限,所以不可能知道全貌)  

三百万贯!  

南蛮子想做什么?  

约北朝一起对付大白高国吗?  

这让嵬名谟铎开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很清楚的,即使当年,景宗皇帝(李元昊)在世时,大白高国也不敢更不能同时获罪于南蛮、北朝。  

当年,北朝入寇大白高国,景宗立刻就和南蛮求和。  

然后才回过头去,与北朝作战。  

即使如此,也只是赖天之幸,才勉强靠着运气赢了一回。  

而且,打赢了后,立刻求和请降。  

景宗皇帝时的大白高国尚且如此,何况是现在的大白高国?  

“不行!”嵬名谟铎说道:“我必须写信回国,向太后、兀卒禀报此事!”  

“若南蛮北朝果然联手,大白高国危矣!”  

在他的理解中,南蛮肯花每年三百万贯给北朝,肯定是要求北朝一起夹击大白高国。  

不然,难道南蛮子傻了?拿钱不当钱看?  

就算南蛮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傻了,南蛮大臣们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灭亡大白高国!  

文彦博府邸。  

大宋太师,听完文贻庆的描述,也是微微吁出一口气:“这位少主…可谓才同成王,智若汉明…”  

他所言所说的交子条贯,在文彦博眼中,已经很完善了。  

剩下的都是细节了。  

譬如防伪,譬如发行方式,譬如储备金的兑换流程以及何处、何时兑换…  

而这些东西,本就不该是天子要考虑的。  

甚至,天子只需要提出一个可行的想法,其他一切臣子来负责就好了。  

不然,天子事必躬亲,要宰执做什么?!  

于是,文彦博站起身来走向内宅,他要去见他的妻子王氏。  

让王氏后日坤成节入宫,给十三娘带些话。  

隔日,丁未(十五)日。  

赵煦刚刚吃完早膳冯景就来报:“大家,翰林学士承旨邓润甫刚刚递了帖子,请求御前独对!”  

“让邓学士到崇政殿便殿等候,我一会就过去!”赵煦吩咐着。  

如今,赵煦已经在向太后的支持下,在太皇太后的默许下,得到了可以单独召见大臣的全部权力。  

这是以沈括为缺口,一点一点扩大缺口,渐渐染指的权柄。  

到现在,他已经在事实上得到了这个权力。  

通见司也不再先将那些大臣指明请求独对或者上书的奏疏,送去保慈宫,而是直接送到福宁殿来。  

两宫对此都很放心。  

因为赵煦会主动跟她们说召见大臣的事情,以及大臣上书的事情。  

赵煦通过自己的表现,让两宫都相信,他有能力做好,并可以应付这些事情。  

当然,现在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很少。  

除了赵煦身边的人,以及沈括之外,就是一个邓润甫。  

这是赵煦特意控制的结果。  

他还小,正在长身体,虽然心智已经成熟,手腕也足可驾驭群臣,但生理上他还没有做好准备。  

一刻钟后,赵煦就在御龙左直的护卫下,到了崇政殿的殿堂上。  

邓润甫已在殿中等候,见了赵煦入殿,便持芴恭迎:“臣恭迎官家…”  

赵煦坐到御座上,看向邓润甫,问道:“邓学士,可是朕之前委托学士的事情有了成果?”  

邓润甫恭身拜道:“回禀官家,臣自六月丁亥(25)奉诏以来,臣与学士院上下,日夜不休,今幸不辱命已初具样书,乞进御前…”  

赵煦开心的说道:“快快上呈,朕要亲自阅览!”  

但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御史台的那些激进派,居然偃旗息鼓,没有和他上上辈子那样追着他不放。  

可惜!可惜!  

好好的窝子,居然没有鱼进窝。  

无论王觌还是刘挚,竟都能忍住!  

这让赵煦真是好生失望!  

因为,他们若是咬住赵煦看《字说》不放,那么今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邓润甫不知道这些,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装订起来的书册,恭敬的呈在手中,奏道:“臣奉官家之诏,效汉许慎旧事,以为字典…”  

“今已初具成效,录常用之字,两千七百一十六字,典故、诗文、出处等计三千余条…”  

“以圣旨之意,用偏旁部署列为索引,以笔画多寡为顺序,更于书页之中,以数字为页号…”  

“已编书目计有七卷,此乃第一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