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生圣君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生圣君(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元丰八年五月壬寅(初十),延和殿便殿听政。  

礼部奏:合格进士郑奕等犯高鲁王讳,当除放。  

太皇太后于是慈旨推恩,免除这些犯讳进士的罪过,命有司依旧录用。  

于是,礼部又请:今年科举因天子守孝,请依故事免殿试。  

两宫诏可。  

所以,本年科举将会出现一个奇观——省元直接就会是状元!  

要是这个人运气好一点,在乡试中还是解元。  

那么冯京当年辛辛苦苦创下的记录,就要在今年被打破了。  

又一个三元及第的传奇!  

不过,这不大可能就是了。  

这一天,监察御史安惇,升任殿中侍御史,以填补上个月出任了皇帝登位北朝国信使的满中行之阙。  

虽然,御史的升迁罢黜,就和风一样难以琢磨。  

但安惇的这一次忽然升迁,还是让满朝侧目——虽然名义上是赏安惇弹劾甘承立,但实际上是为了什么?朝臣还不知道吗?  

这毋庸置疑的刺激了御史台。  

乌鸦们本来就有KPI要完成,现在安惇的升官,让他们再无顾忌!  

吕公著站在内东门下,最后一次整理好自己的冠服,确认没有瑕疵和疏漏后,他才持着朝笏,在閤门通事舍人的引领下,走入大内。  

这大内皇城,对吕公著而言,一点也不陌生。  

他甚至可以说是跟着父祖,在这内东门下出入长大的。  

而且,他离开汴京,其实也没几年。  

他是元丰五年,实在看不下去,朝堂上的天子和大臣们,在没有进行周密部署,就非要去横山和西贼拼命,实在劝不了,他也没办法,只能请郡出外——他当时是枢密使,负军国之责,天子不听他的,他这个枢密使当着也没有意思。  

所以,对吕公著来说,他离开汴京也就两年多,三年不到。  

宫里面的人对他来说,没有不熟悉的。  

除了…那位少主!  

想起那位少主,吕公著持着朝笏的手,就稍微的颤动了一下。  

前日,他邀请元老聚会这种事情,本来皇室是不会干预的。  

毕竟,吕家和皇室已经维持了四代人的信任。  

事实也和他预计的差不多,两宫确实很信任他,但是,他却漏算了那位少主!  

那位少主可对吕家没有任何感情,也更从未建立过什么信任!  

于是,在少主表态后,乌鸦们闻风而动。  

虽然御史弹劾,对他来说,不疼不痒。  

他这几十年来,身上背着的弹劾奏折没有一千张,也该有八百张了。  

可是…  

少主的态度,却不得不让他重视起来。  

前天的事情,虽然只是小事,但让吕公著知道了,那位少主决不能将他真的当成八岁的孩子看待。  

不仅仅是智商和政治上的敏锐。  

权力上也是如此!  

仁庙当年即位之初,哪来什么权力?  

吕公著记得,他的父亲吕夷简和他说过,章献明肃垂帘的时候,仁庙在朝堂上别说参与朝政了。  

便是多说几句话也可能被章献明肃训斥。  

郭皇后,就依仗着章献明肃,经常施压仁庙。  

吕公著记得,他父亲还和他说过,仁庙亲政后,曾经拉下自己的衣襟,把脖子上被指甲掐红了的皮肤给他父亲看。  

他父亲吕夷简正是因此,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协助仁庙废后!  

凌迫君上,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悍妇了!  

但,现在这位同样幼冲即位的少主,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远非仁庙可以比。  

吕公著现在已经知道了。  

太后会经常拿奏折给他看,还会听取少主的意见。  

大行皇帝留下的手书和奏疏,少主也时常翻阅、学习。  

他记忆好的可怕!  

不止大行皇帝叮嘱的事情,记得一字不差。  

传说就是两宫和他交代的事情,他也记得很清楚。  

此外,吕公著还知道了,前几天,洛阳的程颢病重。  

少主直接动用了急脚马递,给程颢送去了御药,还亲笔手书了慰勉文字。  

此事,现在已经随着程颢上表谢天子隆恩,而在整个汴京城传开来。  

急脚马递是什么?  

天子的嘴和手。  

马递所到,就是皇命所到!  

古今中外,有过这样幼冲即位,便能掌握这么多权力,拥有如此大的话语权的少主吗?  

除了,那位被周公背着上朝的成王,找不到第二个。  

吕公著慢慢走着,他的脑子里,更多的东西,也一一浮现。  

在入京路上,听到的那些传说,在他心头跳动。  

纯孝的少主…  

仁圣的少主…  

‘真仁庙子孙,社稷主也’,汴京坊市里对他的赞美,不绝于耳。  

‘社稷神君,国家明主’,见过他的元老大臣,都这样称颂。  

尤其是司马光,对其赞不绝口。  

以为这位少主,就是当代的周成王,必可中兴国家,除尽旧弊。  

而韩绛和文彦博,却都在谈起这位少主时,眼神游历,欲言又止。  

‘晦叔到了御前自知…’这是文彦博的话。  

‘晦叔陛见时,便可知晓,主上的非同寻常了…“韩绛也这样说。  

所以…  

“少主,绝非坊间描述的那般简单…”  

吕公著知道的。  

若只是传说中那般,仅仅是聪明、纯孝、仁圣的话,那么以这位少主的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