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九十章 赵煦理解的中庸

第九百九十章 赵煦理解的中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转眼,便是阳春三月。  

随着都堂一纸公文,汴京城,瞬间热闹起来。  

因为这纸公文叫‘奉圣旨,准开今年金明池与民游乐’。  

按照都堂命令,包括金明池、玉津园、宜春苑、瑞圣园在内的诸多皇室游乐设施,自本年三月癸亥(十六)至五月辛酉(十六),面向所有大宋市民工商开放。  

其中,金明池,为免费开放,但每日至多允许五万人进入游玩,且皇家宫阙及皇家龙舟所在区域,为禁入区域。  

而玉津园、宜春苑、瑞圣园,则为收费开放。  

其中,玉津园门票最贵,一张就要两贯钱。  

宜春苑最便宜,两百文就可以进去参观、游览。  

瑞圣园则是要五百文的票价。  

票价之所以如此悬殊,除了因为这些设施的功能不同外——玉津园是动物园,里面养了虎豹、骆驼、孔雀、翡翠、熊猫(如今叫食铁兽)以及本土不可能有的鸵鸟、大象、狮子。  

随着交趾重新臣服,交趾人开始贡象。  

元祐元年贡了三头,元祐二年又进贡了五头。  

大理国也在元祐二年,进贡来孔雀。  

至于鸵鸟和狮子,则是广州市舶司买来的。  

这么多的珍奇异兽,汇聚汴京。  

光是养着,就很费钱。  

赵煦那里肯吃亏?  

就借着这个与民同乐的机会,索性开放了。  

若是可以的话,等时间一到就宣布——朕实在是太亲民了!  

每天晚上只要想到,百姓们居然看不到珍奇异兽,朕的心就痛啊!  

所以——开放了!统统开放了!  

只要交钱就可以游览、参观。  

这就是打算将之当成现代的动物园运营。  

简单的说,就是叫玉津园自负盈亏。  

当然了,收费贵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市场经济嘛,就是这样。  

而宜春苑和瑞圣园,严格意义上,都是皇家园林。  

这从它们的俗称就知道——宜春苑坊间唤作东园,瑞圣园坊间唤作北园。  

其中,宜春苑以奇花异草著称,是每年春日,赵官家和妃嫔、皇子、公主们赏花游玩之地。  

瑞圣园则是园林景观,多有假山奇石著称,是赵官家们往日里出宫垂钓、休假、疗养之地。  

而宜春苑之所以那么便宜,是因为宜春苑在民间传说里,多少有些邪门。  

因为宜春苑,本是涪陵悼王(赵廷美)所建,故此又被人称作庶人园。  

传说,涪陵悼王死后,这地方就有些邪门。  

故此历代赵官家们,除了春夏阳气鼎盛的时节外,是不愿来此的。  

至于瑞圣园,乃是真庙所建。  

最初是用来奉安那传说从天而降的‘天书’的。  

园中至今还有着当年奉安天书的殿阁。  

只不过,现在这个事情,大宋朝廷是能不提就不提。  

太尴尬了!太丢人了!  

于是,那个昔日奉安天书的殿阁,除了日常养护外,压根没有人去。  

而赵煦觉得,这种园林应该没什么人会喜欢逛,能赚一点是一点,才订下的票价。  

然而,都堂公文一张榜。  

整个汴京,立刻轰动!  

开封府在各个抵当所开的预售窗口,瞬间就被蜂拥而来的人群挤爆。  

没办法!  

皇家动物园和皇家园林啊!  

谁不想去看一看?  

尤其是宜春苑,票价实在是太便宜了!  

每日两万张的限额门票,瞬间就被抢光。  

而且很快就出现黄牛党!  

赵煦在听说后,是目瞪口呆。  

他立刻醒悟,自己把票卖便宜了!  

两百文?  

也就相当于汴京一个苦力一天多的工钱!  

对于汴京城中,如今渐渐富裕起来的百姓,真的算不得什么!  

稍微有点产业,或者在汴京城里做小买卖的商贾,都能清算拿出这样一笔钱,带全家人一起去参观、浏览一番赵官家的园林。  

便是底层的家庭,其实咬咬牙,也能进去看一看。  

可是,赵煦话都放出去了,食言而肥,他拉不下那个脸皮。  

怎么办?  

简单!  

赵煦直接下令到开封府,让开封府每天卡死销售的门票数量。  

然后将大头丢给探事司,让探事司去卖溢价,得来的钱,正好拿来当探事司的经费。  

这种手段,是现代的演唱会基操。  

你以为是你手速不够,所以没抢到票?  

其实是内鬼把你的票,拿去卖溢价了!  

做完这个事情,贡院那边,也将重新拟好的科举题目,送到了赵煦手里。  

赵煦随手翻了翻,在看到章衡等人所拟的科举题目,确若当日静室会议上所确定的原则一般后,他就笑了起来。  

“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虽然说,今年的科举(正奏名)考试,依旧沿用的是老的考试办法。  

所出的题目,也基本围绕着儒家思想的主干。  

只是在时务策中,增加了务实的部分。  

所出的五道时务策,都是从大理寺上报的基层官府实际案例中出的基层治理问题。  

但这依旧是个非常好的开头。  

因为,这次科举过后,士大夫们就再也没办法,宅在家里,死读圣人经书了。  

他们将被倒逼着,去观察、接触现实世界。  

当然了,这肯定会带来动荡和不适。  

士人们也肯定不习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