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八十一章 一言堂

第八十一章 一言堂(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延英问对是习惯叫法,最早是在延英殿就重大军政问题进行君臣磋商而得名。后来有时候会换地方,但依然叫延英问对。  

邵树德本打算在丽春殿举行问对,但这个名字实在太那啥了,于是将地方改到了上阳宫北侧的仙居殿。  

仙居殿去年建成,年前、年后开始装修,如今已经完工。  

这一日,南北衙枢密使、枢密副使,三省六部主官都到了——政事堂的宰相一般也是三省六部主官,任一主官只要被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就是宰相,可以入政事堂办公,没有就不是宰相。  

邵树德缓步走进了仙居殿,看着济济一堂的三省六部官员,越来越觉得人太多了。  

其实安史之乱后,国朝的政治体制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军事权力向枢密院集中,民政权力也被翰林院分割了一大块出去。  

翰林院离皇帝近,从玄宗那会起,就开始陪皇帝读书、下棋、画画、做诗、写文章甚至起草诏书,久而久之,接触的都是高级机密,渐渐开始位高权重。  

五代、北宋几乎沿袭了中晚唐的制度,到了明朝,翰林学士更不得了,几乎就是宰相预备役。  

或许,每位皇帝都需要一个私人秘书机构吧。  

政事堂这个机构,你可以说是内阁,也可以说是军机处,因为他的人员构成全部是兼职,比如昔年统领诸军打黄巢的都统王铎,就是以礼部尚书的本职进同平章事,当了宰相。  

如今四位宰相,朱朴是中书侍郎、萧蘧是门下侍郎、裴枢是户部尚书、裴贽是刑部尚书,全都是有本职的,宰相(同平章事)严格来说是兼职。  

国朝政事堂一般是两到四人,邵树德觉得,延英问对这种事实上的政事堂“扩大会议”可以与政事堂合并一下。  

三省,或许真的可以裁撤为一省。  

但这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还是先沿用以前的老制度。  

“杜相可好”邵树德走到刚刚赶回洛阳的前河西节度使杜让能面前,关切地问道。  

杜让能过完年后已经是六十一岁高龄,又生过大病,身体不是很好。此番舟车劳顿,对他而言确实很不容易。  

“河西已经罢镇,可不能再唤宰相了。”杜让能开玩笑道:“除非太傅向皇后举荐,老朽或还能入政事堂。”  

“哈哈。”邵树德微微有些放心,老杜还能和他开玩笑,不管身体如何,至少精神状态可以。  

“杜学士系出名门,学行有闻,朝廷还要倚重。”何皇后悄悄观察邵树德的表情,见他对杜让能很亲近,便说道。  

“承皇后吉言了。”他不清楚皇后如今的地位和倾向,只能谨言慎行了。  

“杜学士。”邵树德除皇后外地位最高,便坐于皇后下首,道:“河西道诸事,可有教我?”  

杜让能想了想,道:“河西镇,至天祐元年,计有三州十县,编得10万2900余户、45万1500余口,另有吐蕃、回鹘、龙家、粟特、嗢末、党项等蕃部三十余万口。在河南,也只抵得一大郡之户口。”  

说到这里,杜让能苦笑了下。  

“八十万口人的河南州郡,如今也找不到了。”邵树德说道:“而且,河西不能光看户口。删丹、黑水两大牧场,便千金难换。”  

河西镇的辖区,地域广阔,相当于后世甘肃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以及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不下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或许更多。  

况且人口数字也不少了,在邵树德看来甚至有些多了。虽然比起后世可能大大不如,但他不想造成过于沉重的环境灾难。这会降雨较多,能养活的人也多,但未来降雨少了呢?  

“若罢归义军镇,则何如?”邵树德又问道。  

归义军现辖沙、瓜二州四县,大致在后世敦煌一带,地方也很大。如果纳入进来,那么河西道便有五州十四县,面积更大、人口更多。  

“听闻张淮深病笃。他在,还有几分可能。他若不在,恐生变故。”杜让能说道。  

老杜治河西多年,对西边邻居的情况还是有所耳闻的。他的建议,应该重视。  

邵树德点了点头,心中已有几分了然。  

只见他起身向皇后行了个礼,道:“皇后,臣建议尽快遣使至敦煌一行。”  

皇后看着邵树德,欣然道:“可。不知何人可往?”  

“臣以为得派重臣方可。”邵树德说道“鸿胪卿李杭功崇望重,深谋秘略,可持节前往敦煌,劝张尚书献土入朝。”  

“准。”皇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众人无语。  

延英问对,你问过我们意见吗?虽然我们也不会反对就是了。  

“河西置道之事,也不能拖,臣建议择一宰辅重臣任巡抚使。”邵树德又行一礼,禀道。  

“何人为妙?”皇后问道。  

邵树德扫视一圈殿内,目光落在朱朴身上。  

朱朴暗叹一声,知道邵树德要在政事堂安插自己人,他这个宰相位置必然坐不稳。与其如此,不如主动出镇地方,还能卖个人情。  

想到此处,他笑了笑,道:“皇后、太傅。昔年岑嘉州入幕河西,曾写下“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名句,臣心向往之,愿为河西道巡抚使。”  

凉州七里十万家,一作凉州七城十万家。凉州有姑臧、神鸟二县附郭,确实是七城。  

整个凉州城有“十万家”,可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