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577章 长安米贵

第577章 长安米贵(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两千文一斗米,两千文一斗米啊!”  

长安西市百业萧条,唯独米店开着。米店的伙计大喊着最新的米价,那叫一个骇人听闻啊。  

天宝初年的时候,长安米价才二十文一斗,现在直接翻了一百倍!  

一斗米有多少呢?  

如果称没有造假的话,大约是五公斤多点。  

尽管如此,买米的人依旧是排起了长龙。两千文一斗,您还别嫌贵,等饿死的时候,多少钱都带不到棺材里面!  

李白看了看排队买米的人,想起这几天到长安的朋友家做客时,对方居然拿不出招待他的饭食。  

这让李白羞愧而去,压根就不敢停留。  

长安米价虽然上天了,但这依旧是好事。  

毕竟,这是权贵老爷们担心百姓饿死,最后还是开仓放粮了呀!  

毕竟,在关中大饥荒的关键时刻,这些粮食普通人拿钱就能买到,权贵老爷是多么的慈悲呀。  

贵总归有贵的道理吧。在此之前,哪怕有钱也买不到,那才是真可悲呢。  

“也是该回汴州了。”  

面对排队买米的人,李白长叹一声,连写诗的心情都没了。  

他今日去见了颜真卿。而后者已经向他承诺,关中兵马会出潼关攻打洛阳,并给永王李璘写了封信。  

城还是这座城,人还是那些人,只是李白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长安即大唐”的感觉了。  

长安现在这幅鸟样,他真的一刻也待不下去。  

李白决定今日就启程。  

刚刚走出春明门,李白就恰好遇到颜真卿族兄颜杲卿,对方是从外地返回长安,只是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二人都急着赶路,简单寒暄了几句,互相行礼告辞后便各走各路了。  

李白在长安滞留了许久,已经远远超过送信该有的时间。  

到长安后,这一路基本上都在权贵家里做客,受尽了追捧。他吃喝玩乐又有权贵的家妓陪睡,从头到尾几乎没花自己一分钱。  

那些人都是费尽心思打听永王和汴州的各种情况。席间李白还没心没肺的即兴创作了不少诗篇。  

这段时间李白确实玩得比较嗨,除去到朋友家做客的所见所闻,让他感觉心惊肉跳外,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  

因为哪怕是从前,在权贵面前,他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抬头挺胸过。  

可惜玉真公主不在长安,那可是他当年的恩主啊!这次李白非常想当面谢谢玉真公主,对方当年提携他的恩情,永远不能忘。  

不过李白也知道自己这次玩得太嗨也是个问题。  

虽然没耽误正事,却也是属于“公费旅游”,还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这些事情李白可不敢回去如实跟永王禀告,他打算编一些理由。比如说他滞留长安,是为了观察长安百姓民生疾苦啊之类的,回去糊弄一下得了。  

永王一般也不会计较的。  

李白确实是潇洒的离开了,无论长安是地震也好,洪水也罢,都跟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但颜真卿与颜杲卿却无法离开长安,或者说没办法摆脱长安这个巨大的牢笼。  

颜杲卿一回长安就直接去了议政堂,他知道颜真卿一定在那里。  

果不其然,颜杲卿进入议政堂的时候,颜真卿正在跟第五琦商议军粮的事情。这次攻打洛阳,所需的军粮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是长安百姓也要吃粮啊!  

官府的“平价粮”本身就只有关系户才能买到,而且还限量每人只许买一斗。  

现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粮秣还要专供军需,能向长安城内输送的数量就更少了。  

长安为什么会缺粮呢?  

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为什么长安以前不缺粮呢?  

说到底这还是因为从前的时候,关中的地太少了,长安城人又太多了。  

整个关中的粮食自给率也不到三成,多余的都要从河北与两淮江南输送。要不然皇帝都会缺粮,不得不去洛阳就食。  

现在河北叛乱了,粮食输入的途径被砍了三分之一。运河也被李宝臣给拦截了,算是被堵了三分之一。今年关中又有战乱,粮食歉收不说,府库里的粮食也被消耗殆尽。  

这么多幺蛾子,长安能不缺粮么?  

颜真卿等人虽然也是想尽了办法,但效果还是杯水车薪。  

人力有时而穷,他们有再大的本事也变不出粮食来。  

“办妥了么?”  

颜真卿看到颜杲卿在一旁站了半天,就这样面色尴尬的看着自己跟第五琦吵架,于是满心关切的问了一句。  

被困长安四处筹粮,都是扬汤止沸,甚至是饮鸩止渴。  

只有打出关中,打通漕运通道,才算是釜底抽薪,一劳永逸。  

颜真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的,一旁的第五琦也不说话了,就这么看着颜杲卿。  

“颜相公,第五尚书,方清已经承诺出兵,而且他们会比我们提前出发,不必担忧受骗。我们可以等他们出兵了再动手。”  

颜杲卿对颜真卿与第五琦叉手行礼道,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毕竟,这一趟没有白去,几乎是得到了最好的结果。方重勇承诺愿意先出兵,也就意味着关中这边不会被坑。  

大家都可以把心放下来了。  

“方清信誉极好,可以相信。  

若是永王这么说,那本相还真是…”  

颜真卿一个劲的摇头叹息。  

他跟方重勇是共事过的,知道这个人的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