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山河志异 > 己卷 第一百八十九节 并派,实力暴涨

己卷 第一百八十九节 并派,实力暴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圣火宗的人回东海了。  

对于灵宝的分配燕赤行他们其实并不太在意,当然在一些很适合他们宗门的,也带走了一些,桃花岛资源丰富,对这方面他们比较大方。  

但这一次对大槐山来说就算是大丰收了。  

皇旗不计,但是赤鲫、元鲑和墨玉菰、黄花芡菇以及红莲玉籽就很是诱人了。  

只可惜主要是元鲑、墨玉菰和黄花芡菇为主,赤鲫只有十六条,红莲玉籽更少,沧海宗在交换时也很是保留,不肯交换太多。  

玄珠坛被置放在了宗门山巅,由苟一苇开始组织人架设祭祝法阵和防御法阵,这是事关宗门未来发展的大计,需要尽早开始。  

三面皇旗到手,尤其是卫怀道和滏阳道这一面皇旗的到来,意味着大槐山在燕州深耕计划就可以立即施行起来了。  

在香火祭祝愿力会在日后越来越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宗门规模重要性也会凸显。  

盖因一个地方上的凡人对宗门乃至宗门个人的尊崇敬信与宗门与他们日常交往接触息息相关。  

可宗门高层核心,也就是那些筑基以上的弟子却又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与这些凡人打交道,更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还是那些低阶弟子,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在修行进境上没有太多可能而本身对地方事务有较为熟悉的低阶弟子来承担。  

这也意味着这样一个原本在中小宗门中属于非精英群体的重要性就提升起来了。  

他们或许在修行上禀赋不佳,在战争中能力不足,但是他们却能在日常与地方宗族凡人打交道过程中将宗门的威望信誉以日积月累言传身教的方式灌输给凡人,让他们在这种耳濡目染过程中渐渐接受这种教化意识。  

在这一点上,大槐山方面反而在滏阳道那边还有些积攒,在卫怀道这边却相当单薄了,如怀阳城这边曹康二氏这些人虽然都和大槐山是盟友,但他们做的都是为自己家族笼络人心,断无替大槐山彰显声威的意愿,这些就需要大槐山众人自己一点一滴去做。  

而在滏阳道那边,虽然重华派已经撤离,但是时间还不长,前十年里重华派还是在周边地方上很是经营了一番的,现在济郡重阳山那边已经重树九莲宗的旧旗,那么大槐山这边承袭重华荣光,把这些脉络重新捡拾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任重道远啊。”陈淮生在步入大殿时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回山后第一次重要会议要面对的事务太多了,都需要一条一款地落实解决,之前他已经和商九龄、丁宗寿、公孙胜、熊重晖、李煜、陆遥等人做单独地沟通,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但是还需要和吴天恩、赵嗣天、唐经天、苟一苇、丁元高、王垚、徐天峰、井中鸿、曾国麟、燕赤霞、王驰他们这些宗门中的中坚力量进行商议。  

现在的大槐山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前期从公孙胜开始,熊重晖和陆遥也加入,显得大槐山的头部尖端力量有点儿“失衡”了,四个紫府,仅有陈淮生一人是来自原来的“老人”,其他都只能算是外部引入,这或多或少地还是引起了内部弟子们的一些担心和焦虑。  

现在商九龄和丁宗寿的“重返”,更像是一次“再平衡”,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出现了这一现象,都还是让原来这些弟子们心中安稳了许多。  

按照陈淮生的提议,大槐山日后的议事规则基本上就会按照紫府加筑基的规模来进行。  

或许日后筑基的数量还会持续增长,但是在陈淮生看来,只有当修行灵境达到筑基之后,你才能基本具备对这个世界的真实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程度才会达到一定深度,也才有资格提出自己的看法。  

汴京一行的惊险历程在陈淮生他们回山之后就陆续传开了,免不了有许多添油加醋的味道,但陈淮生没有干预,他觉得这样增加有些传奇色彩也有助于山中弟子们对知晓外界的渴望和对修行的努力。  

不具备那份实力就不可能有机会去看到外部世界更奇幻瑰丽的一面,所以他们必须要努力。  

筑基数量随着老重华的并入有了一个相当数量的增长,像王垚、徐天峰、丁元高、丁立成、王驰等人都加入了进来,就连袁文博现在也已经是炼气八重,开始憧憬着未来几年就可以冲击筑基了。  

整个大殿内人数不少,除了以陈淮生为中心的几张官帽椅围成了一个半弧形,在对着这个半弧形的正堂内还排列着十余张椅子。  

此时人已经坐满。  

陈淮生和丁宗寿、商九龄以及公孙胜四人几乎是前脚踩着后脚踏进大殿的,连商九龄和丁宗寿都听到了陈淮生的那一句“任重道远”感喟。  

“淮生,又有什么感触了?”  

商九龄到大槐山之后并没有因为失去了掌门之位而郁郁或者自惭,反而是相当洒脱豁达,这让丁宗寿和公孙胜都相当佩服。  

再说也是紫府真君了,而且当了这么多年掌门,现在掌门之位让给了亲传弟子,这种怎么都觉得有点儿尴尬的处境商九龄居然还能安之若素,甚至乐在其中的感觉,有几个人能看得如此通透?  

“哎,师尊,就是觉得手上事儿太多,样样都拖不得,恨不能有三头六臂,一下子把事情做完。”陈淮生自我解嘲地笑了笑,“人嘛,总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还是丁宗寿接上话:“那今天召集这么大规模商议,就是要把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