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喜欢把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东汉时作家、学者)之略谈、"陆士衡(西晋文学家)之所记;"潘安仁(西晋文学家)宜其陋矣"、"仲长统(东汉末年文学家)何足知之"。人们称这是"点鬼簿"。骆宾王的诗文好用数字,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们称他为"算博士"。卢照邻的文章,当时人们没有评论他的得失。很可惜,他得了风痹症,他著有《幽忧子集》,用来发泄自己的忧愤情绪,文集共二十卷。
崔融
唐国子司业崔融作武后册文,因发疾("疾"原作"席",据明抄本改)而卒。时人以为二百年来无此文。(出《国史纂异》)
【译文】
唐朝国子司业(学官,监内副长官,掌儒学训导)崔融,因为撰写《则天哀册文》精思劳苦而患病死亡。人们认为,二百年来没有过这样的好文章。
张说
唐张说、徐坚同为集贤学士十余年,好尚颇同,情契相得。时诸学士凋落者众,说、坚二人存焉。说手疏诸人名,与坚同观之。坚谓说曰:"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敢问艺之先后?"说曰:"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皆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嘉谟之文,如孤峰绝岸,壁立万仞,丛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异乎?若施之于廊庙,则为骇矣。阎朝隐之文,则如丽色靓妆,衣之绮绣,燕歌赵舞,观者忘忧。然类之风雅,则为俳矣。"坚又曰:"今之后进,文词孰贤?"说曰:"韩休之文,有如大羹玄酒,虽雅有典则,而薄于滋味。许景先之文,有如丰肌腻体,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张九龄之文,有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于边幅。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有玷缺。若能箴其所短,济其所长,亦一时之秀也。"(出《大唐新语》)
【译文】
唐时,张说和徐坚同在集贤院当学士十多年,两人爱好一致,感情相投。当时和他们共事的学士们,已经衰落的很多,独有张、徐二人还留在集学院。张说把当年的学士名字都一一写出来,和徐坚一起观看。徐坚对张说说;"诸位当年都是各有专长,各领风骚啊,请问文章方面,谁先谁后?"张说说:"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章,都是良金美玉,无可挑剔。富嘉谟的文章,严峻峭拔,雄奇豪放,别具一格,他这种言论,若是用在议论朝政的地方,必然引起大乱子。阎朝隐的文章,浓妆艳抹,词藻华丽,轻歌曼舞,读后令读者愉悦,虽然有些风流儒雅,但是有点过于幽默诙谐。"徐坚又问:"现在的后起之秀,谁的文章好?"张说说:"韩休的文章,有如美酒佳肴,词语典雅,但缺少韵味。许景先的文章,虽然肌肤丰满,华丽可爱,但缺少风骨。张九龄的文章,有如淡妆素裹,应时实用,但缺少润饰。王翰的文章,像华美的玉器,灿烂珍贵,但多有瑕疵。若能去其所短,扬其所长,也是一时之秀啊!"
崔曙
唐崔曙应进士举,作明堂火珠诗,续(明抄本"续"作"以赎贴"三字)有佳句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其言深为工文士推服。既夭殁,一女名"星星"而无男。当时咸异之。(出《明皇杂录》)
【译文】
唐朝,崔曙应进士举,他作了一首《明堂火珠诗》,续作中有佳句: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诗中的措词深为文人们推崇和叹服。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星星,没有男孩。他留下的后人和他诗中写的一样,当时人们认为很奇异。
王维
唐王维好释氏,故字摩诘。性高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山水胜绝,今清凉寺是也。维有诗名,然好取人章句。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以为含英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乃李嘉佑诗也。(出《国史补》)
【译文】
唐时,王维信仰佛教,所以他的字叫摩洁,性情很清高。他得到了宋之问在兰田辋川的一套居所,风景很美,就是现在的清凉寺。王维的诗享有盛名,他写诗时好摘取别人的章句,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们认为这是《含英集》中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是李嘉佑的诗。
李翰
唐李翰文虽宏畅,而思甚苦涩。晚居阳翟,常从邑令皇甫曾求音乐。思涸则奏乐,神全则缀文。(出《国史补》)
【译文】
唐时的李翰,文章的气势虽然宏伟畅达,而他的内心却很苦闷。晚年时居住在阳翟邑,常常从阳翟邑令皇甫曾那里借用乐器,文思枯竭时就演奏乐器,精神饱满时则写文章。
顾况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余,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出《本事诗》)
【译文】
唐时,诗人顾况住在洛阳,在闲暇时和一两个诗友在宫墙外边的园林中游玩,在从宫墙内流出的水上,拾到一枚大梧桐树叶,叶上有一首题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第二天在流水的上游,也在树叶题了一首诗,放在水中,诗是: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
崔融
唐国子司业崔融作武后册文,因发疾("疾"原作"席",据明抄本改)而卒。时人以为二百年来无此文。(出《国史纂异》)
【译文】
唐朝国子司业(学官,监内副长官,掌儒学训导)崔融,因为撰写《则天哀册文》精思劳苦而患病死亡。人们认为,二百年来没有过这样的好文章。
张说
唐张说、徐坚同为集贤学士十余年,好尚颇同,情契相得。时诸学士凋落者众,说、坚二人存焉。说手疏诸人名,与坚同观之。坚谓说曰:"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敢问艺之先后?"说曰:"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皆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嘉谟之文,如孤峰绝岸,壁立万仞,丛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异乎?若施之于廊庙,则为骇矣。阎朝隐之文,则如丽色靓妆,衣之绮绣,燕歌赵舞,观者忘忧。然类之风雅,则为俳矣。"坚又曰:"今之后进,文词孰贤?"说曰:"韩休之文,有如大羹玄酒,虽雅有典则,而薄于滋味。许景先之文,有如丰肌腻体,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张九龄之文,有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于边幅。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有玷缺。若能箴其所短,济其所长,亦一时之秀也。"(出《大唐新语》)
【译文】
唐时,张说和徐坚同在集贤院当学士十多年,两人爱好一致,感情相投。当时和他们共事的学士们,已经衰落的很多,独有张、徐二人还留在集学院。张说把当年的学士名字都一一写出来,和徐坚一起观看。徐坚对张说说;"诸位当年都是各有专长,各领风骚啊,请问文章方面,谁先谁后?"张说说:"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章,都是良金美玉,无可挑剔。富嘉谟的文章,严峻峭拔,雄奇豪放,别具一格,他这种言论,若是用在议论朝政的地方,必然引起大乱子。阎朝隐的文章,浓妆艳抹,词藻华丽,轻歌曼舞,读后令读者愉悦,虽然有些风流儒雅,但是有点过于幽默诙谐。"徐坚又问:"现在的后起之秀,谁的文章好?"张说说:"韩休的文章,有如美酒佳肴,词语典雅,但缺少韵味。许景先的文章,虽然肌肤丰满,华丽可爱,但缺少风骨。张九龄的文章,有如淡妆素裹,应时实用,但缺少润饰。王翰的文章,像华美的玉器,灿烂珍贵,但多有瑕疵。若能去其所短,扬其所长,也是一时之秀啊!"
崔曙
唐崔曙应进士举,作明堂火珠诗,续(明抄本"续"作"以赎贴"三字)有佳句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其言深为工文士推服。既夭殁,一女名"星星"而无男。当时咸异之。(出《明皇杂录》)
【译文】
唐朝,崔曙应进士举,他作了一首《明堂火珠诗》,续作中有佳句: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诗中的措词深为文人们推崇和叹服。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星星,没有男孩。他留下的后人和他诗中写的一样,当时人们认为很奇异。
王维
唐王维好释氏,故字摩诘。性高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山水胜绝,今清凉寺是也。维有诗名,然好取人章句。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以为含英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乃李嘉佑诗也。(出《国史补》)
【译文】
唐时,王维信仰佛教,所以他的字叫摩洁,性情很清高。他得到了宋之问在兰田辋川的一套居所,风景很美,就是现在的清凉寺。王维的诗享有盛名,他写诗时好摘取别人的章句,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们认为这是《含英集》中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是李嘉佑的诗。
李翰
唐李翰文虽宏畅,而思甚苦涩。晚居阳翟,常从邑令皇甫曾求音乐。思涸则奏乐,神全则缀文。(出《国史补》)
【译文】
唐时的李翰,文章的气势虽然宏伟畅达,而他的内心却很苦闷。晚年时居住在阳翟邑,常常从阳翟邑令皇甫曾那里借用乐器,文思枯竭时就演奏乐器,精神饱满时则写文章。
顾况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余,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出《本事诗》)
【译文】
唐时,诗人顾况住在洛阳,在闲暇时和一两个诗友在宫墙外边的园林中游玩,在从宫墙内流出的水上,拾到一枚大梧桐树叶,叶上有一首题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第二天在流水的上游,也在树叶题了一首诗,放在水中,诗是: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