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太平广记 > 卷第九十三异僧七

卷第九十三异僧七(9/10)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示了出来,大大感动了信徒的心怀。揭去帐幔后重新看到了佛像风采,发现檀像的制作本无沾补衔接之处,光着的脚背尤其为特异,就像象牙雕刻的一样,绝对不象人工制作的。而兴善寺的檀像躯体,处处都与本像不同。”律师又问他涪州相思寺旁边,有很多古迹,上面有用篆字刻写的铭文,认不出是什么意思。这件事怎么解释呢?天人答道:“这是迦叶佛时代的事。当时有个山神姓罗,名叫子明,蜀地人。这位山神过去是个受戒的僧人,平生憎恨破坏戒规的人,发下恶愿说:我死之后一定要化为大恶鬼,吃掉这些破除戒规的人。这一恶愿便兑现在他身上,他死后成了这里的山神。山神下面有许多部属,他所管辖的地方,东西长达五千余里,南北也有两千多里。他与部属每年吃掉万人以上。这位山神转世之前的那位僧人本是迦叶佛的兄长,后来迦叶佛怜悯这位本是自己大哥的弟子,便来教化他,运用了种种神变之法终于使他服从,给他受了五戒,接着他便认识了宿命,于是不再吃人了。恐怕他以后变心,迦叶佛便留下了这些佛迹。阿育王在这些佛迹上建起了寺塔,寺塔坐落在山顶上。山神便藏在山顶上的石头里。塔是白玉石彻成的。这位山神现在仍在,他住的地方下面的那座石塔,是阿育王建立的。在嘱咐的文章中可以见到。”宣律师又问他南海循州北山兴宁县边界处的灵龛寺,有很多佛灵的神迹,这是怎回事?天人答道:“这些神迹都是文殊所留下的。文殊先圣有个弟子在这里做山神,作了很多恶业,文殊怜悯他便来对他施行教化,他便认识了宿命,请文殊先圣为他留下神迹,自己好常常礼拜,从而脱离恶业。文殊就为他显现了神迹,如今见到的神迹就是这样来的。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山神命终,托生于兜率天。另有一个山鬼来到此地居住,这个山鬼就是原来那山神的亲家。他又大作恶业。生在兜率天的那位原山神怜惜他,便下来请文殊为他显现小的神迹,用以教化后来的山神,文殊又照过去那样为他显现了小的神迹。所以如今在这座山上显现的神迹,没有不是有来由的。在嘱咐的文字中可见。”律师又问沁州北山石窟里的佛像常常放出光芒,这里的佛像是什么时代制造出来的?天人答道:“这座石窟在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两个时代都有,你说的佛像是从前穆王弟子所制造的迦叶佛的佛像。”律师又问他渭南山与终南山上的佛面山、七佛涧是什么时代出现的,天人答道:“这件事与前面那件事相同,南山上的库谷天藏是迦叶佛亲手所造的库藏。现有十三位缘觉住在谷内。”律师又问他此地有许多佛像,传说是殷周时代昭王、庄王等制造的,说法不一,如何确定?天人答道:“这些说法都有依据。弟子夏桀时有了天,都受到佛的教化。况且佛有三身,其中法,报二身,平常人看不见,但这二身也都化登在地上;独有化身,替身该有三千,有百亿个释迦牟尼佛,随着人的感悟时时都可以见到,或先或后时间不确定,或者在殷末见到,或者在鲁庄公时见到。这百亿个释迦佛的化身都在大千世界之中,时间先后成为一统,人们随着不同的机缘随时都可能感悟而见到,到底是先还是后怎么能够确定呢!假若依据法、报二身,这个问题就更为清楚了。这是不足惊叹的。”律师又问天人道:“汉地所见到的许多佛像,常常传说是阿育王的第四个女儿所制造的,这些说法的依据都不明确,很难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件事情怎么解释呢?”天人答道:“这是事实,不用怀疑。因为阿育王的第四个女儿相貌不扬,很长时间嫁不出去。她常常报怨自己太丑,便画佛的形相,希望自身也能有佛的相貌。佛像画成后又发愿道:‘佛的相貌这么好,超出于常人,怎么能同我的相貌相比呢!’从此之后她苦苦祈求,经过许多年月后,终于感应到佛形出现,她自己的形貌骤然改变了。父亲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便告诉了发愿祈求的经过。如今北山玉华寺,荆州长沙寺,杨都高悝寺以及京城长安崇敬寺内的佛像,都是阿育王第四个女儿所造的。有一幅画像画着她光着脚背,靠着一本梵文书。汉人读者,很少有认识梵文的。阿育王便把这幅画像,让鬼神们随缘感悟,到处流传以开悟他们。如今看到的佛像面部,没有不是女性的脸型的。崇敬寺那个地方本来是战场,西晋末年有五胡乱华,互相以刀兵格杀,这个地方地下有许多人的骨头,现在还能挖到。所杀的都是无幸,生灵遭涂炭,所以鬼神们带来佛像镇压冤魂,让冤魂们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愿。北周朝灭绝佛法时,神灵也迁移了,隋祖杨坚时佛教中兴,佛像又返回来了。”律师又问人死之后仍有感应的事在平常人中也常发生,神魂走了形体烂了,为什么还能活转来,有的过了七天甚至许多天,还与活着时一个样,这是什么原因?天人答道:“人有七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等),每一识都有神守护,其中以心识为主,主虽然走了,其余各神仍在守护着,这是不足怪的。比如五戒之中,每戒有五神,五戒便有二十五神,一戒破了五神便走了,其余二十神仍然存在。又如大僧受戒,一戒有二百五十神,也在每戒之中都感到有二百五十神在防卫着僧人。如果破了一重戒,那就只有二百五十神失去,其余诸神仍然跟随着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