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道余烬 > 第七十三章 鹈鹕

第七十三章 鹈鹕(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谢玄衣不知该怎么解释。  

因为就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荒唐。  

上辈子,他杀人放火的事情可没少干。  

有一次因为阴山惹了自己不快,甚至仗剑南下,屠了好几座山头,杀了数百邪修。  

自己这样的恶人,怎么就参悟了“生之道则”?  

是因为不死泉么?  

下意识的,他望向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本来该是提剑砍人的。  

可转世之后,却不知不觉,救下了许多人。  

就在不久前,紫青宝船被噬魂幡震击之时,谢玄衣还用生之道则,帮助使团僧人恢复心湖平定。  

“杀胚的弟子,参悟了生之道则,这就是佛门的因果吗?”  

钧山真人轻声一笑,略带揶揄地拉长音调:“缘…妙不可言呐…”  

“道兄,别打趣我了。”  

谢玄衣叹息道:“我这‘生之道则’参悟速度太慢,你可知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道则的参悟速度?”  

“这你要问禅师了,本座对‘生之道则’一窍不通。”  

钧山真人并没有收敛笑意,反而继续调侃说道:“话说回来…道则参悟本就不是一日之功,你才多大,还想参悟多快?姓谢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差不多得了,按这个速度修下去,大家还活不活了?”  

见谢真低头陷入沉思。  

钧山真人咳嗽一声:“其实,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嗯?”  

谢玄衣抬起头来,眼中燃起一缕光火,他虽是天才,可在修行路上也有困惑。  

相比之下,钧山真人这一点就要强不少。  

他毕竟是一位阳神,活得久,见得多。  

“许多年前,道门弟子需要修行五行之术。”  

钧山竖起一根手指,缓缓说道:“你应该清楚,金木水火土,但凡能够参悟执掌一条大道,也是一等一顶级的道境…门内弟子为了修行五行之术,一度苦不堪言,某些顶级天才天生具备‘灵根’可以修行极快,而那些庸俗之才,便只能一步一个脚印。那时候的道门掌教为了让门内弟子可以更进一步,在‘天元山’内缔造了一座五行秘境。”  

“五行秘境?”  

谢玄衣皱起眉头,直至现在,他也没听出钧山想表达什么。  

“参悟‘火之道则’的弟子,可以在天元山内,吸纳地火,宛如置身火山之内,感受天地之间最浓郁的火行元素。”  

钧山真人笑道:“相比于‘灭之道则’,你对‘生之道则’的参悟就显得天资平庸…你想要加快修行速度,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感受‘生之道则’。”  

谢玄衣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他好像有些明白钧山的意思了。  

仔细想想。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自己前世的修行,实在太过顺遂。  

灭之道则仿佛是为自己量身打造一般…参悟起来毫无瓶颈,也无堵塞。  

原因便是,参悟道则之后,谢玄衣四境游离,不断问剑,不断对决,灭之道则处在这样的“亲和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就这么飞快修至了圆满,凝落成为大道!  

中途偶尔有所停滞,谢玄衣便提剑去一趟南疆!  

屠掉阴山一座山头。  

灭之道则便能打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杀人,可以加快凝练“灭之道则”。  

而反过来…  

想要凝炼“生之道则”,就需要救人。  

“阴神境后,道则彻底凝成大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开始。如果我猜得没错,你大概需要像当年的禅师一样,救下许多人,才能彻底参悟‘生之道’。”  

钧山真人摸着下巴,啧啧感慨:“真不敢想…你放下飞剑,悬壶济世,该是什么模样?”  

救下许多人,才能凝炼“生之道”?  

这…着实有些为难自己了。  

谢玄衣脸色变得难看了些。  

离开衢江,果真一路太平。  

使团一路东行,一日之后,终于顺利离开褚国,抵达了离国边境——沅州。  

相比于褚国。  

离国显得有些荒凉。  

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山林树木也显得有些荒芜,四处可见焚烧过的痕迹。  

“这些年沅州匪患严重。”  

“陈翀执掌大权之后,其麾下的‘羽字营’摧枯拉朽拔除了沅州官道沿山的匪窝,只可惜流寇之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治理的…沅州接连几年都是大旱,饥荒,再加上瘟疫,这里的百姓活不下去,便自然而然只能选择提刀上山,沦为倭寇。”  

特执使铁瞳对车厢内的众人解释:“这些年,离国多次派出使者,来到褚国和谈,希望大褚皇族可以为沅州输送物资,救救这些难民…但接连几场谈判都以失败告终。”  

“为何?”  

邓白漪不忍去看路边枯瘦如柴的饿殍,这一路所见的场景,着实有些触目惊心。  

如今已是新春,可惜这些人没有熬过寒冬。  

“该救他们的,应该是离国人。”  

铁瞳平静说道:“沅州,婺州,虞州这三州虽然贫瘠…但毗邻的‘乾州’则是相当富饶。沅州饥荒死再多人,都与大褚无关。”  

“也是。”  

邓白漪轻叹一声。  

皇城的选择,并不出乎她的意料,离国的灾荒理应由离国人出手拯救。  

即便大褚当真施了援手。  

那些赈济粮食,又有多少,能够落到这些难民手中?  

道理她都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