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强大的靠山(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秦昭见过张延龄出来,回到马车旁,手下得力干将徐恭正等候在那儿。
“走了。”
秦昭招呼道。
徐恭问道:“当家的,不知可有跟张家二公子提及布匹生意?眼看就要入冬,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如今咱徽州商贾,以及晋商等大商帮,都在拼命囤积布匹,目前布匹行情比往常年价格高出两倍有余,您看这事儿…”
秦昭面色冷峻。
先前跟张延龄会面,张延龄之所以会向她展示织布机,以及在她面前阐述织布机带来的广阔前景,也是因为她主动提出的这一波布匹景气,并预言年关前还有一波价格上调。
“赶快把手头上的货出了。”
秦昭吩咐道。
“什么?”
徐恭先是一怔,随即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问了一句,这才反驳:“当家的,这可不行…这布帛乃生活必需品,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百姓,都有加衣御寒的需求,而新春佳节更新衣物更是人之常情。
“无论是棉麻还是生丝制品,今年的生意都非常好,这时候正是往自家搂金山银山的时候,怎可能这么轻易就把货出了呢?”
秦昭白了徐恭一眼,娇声斥道:“让你出就出,为何要有那么多质疑?”
“我…”
徐恭大感无语。
商人逐利!
围绕着赚钱这一大前提,照理说没人会为了所谓的情怀,不去做那囤积居奇之事。
尤其是现在的朝廷,对商业的管控非常低,如果说米粮那些东西涉及到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官府会主动询问市价,不让其过分上涨,那布料这些东西,官府基本上就不会管,甚至于海会主动参与到这桩生意中来,从中分润利益。
秦昭看到徐恭面上满是不解之色,摇了摇头:“我们徽商,就算做生意赚钱,也要问心无愧。”
徐恭却不以为然,摇头道:“入冬前后布料涨价,这已经是历年的老黄历了,咱并没有故意压货,也没有欺行霸市,难道这样做还不行吗?
“那些市井百姓,真想为家里人添置身新衣,就该在入夏前后布料最便宜的时候购买…要知道过了年布料一定会降价,咱自己也可能把货砸在手里。”
“那我现在告诉你为什么!”
秦昭冷声道:“年底前,张家二公子很可能会有一大批布料出手,到那时市面上的布料价格,或许会低到让你承受不起。”
“什么?二公子要织布?”
徐恭颇感意外,随即一脸茫然地道:“织布不是女人做的事么?他搞那些纯碱、琉璃之类的,我尚能理解,织布…他懂行吗?”
秦昭笑了笑,道:“他不需要懂行,他只需把有着全新技术的织布机造出来,再去找一批人手为他织布,布匹的价格就会直线下滑。”
“区区一个人…能撬动整个京师的布匹市场?”
徐恭摇摇头道,“当家的,那得多大的生产规模?就凭他一人,或者说动用整个张家的力量能做到吗?恐怕不行吧!”
“如果是倚靠皇宫的力量呢?”
说到这儿,秦昭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那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庞大能量!
别人做生意,欺行霸市,都算是很厉害的了,主要手法是跟地方官府勾连,打压同行…甚至垄断一个地区行当,让该地某种商品在未来几年价格受其操纵。
而张家做生意,人家直接是有皇帝为其撑腰。
赚到的钱,会用于皇帝修河…一般的商贾,或者说再大的商帮,那能比吗?
“倚靠皇宫的力量?”
徐恭一脸不解。
“二公子制造出一种织布机,纺纱和织布的效率非常高,手上摇轮子,甚至脚下都不用踩,一个女工就能把布给织出来,以前一天织个三五尺布就算多的,还得日以继夜,到他这里,半个时辰就能织出三五尺,能比吗?”
秦昭说这话时显得很无力。
“半个时辰?那是否意味着…一个人能顶原来十个人用?”
徐恭更为惊愕。
“更可甚者,二公子提出要以皇宫中闲置的宫女、太监,或是京师中流放到浣衣局等处的女子,来完成织布,等于说他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人来为他织布,而这些人…京师中少说也有几千上万人,你说他一年下来能织多少布?”
秦昭说到这里,心中已经开始暗自庆幸了。
还好跟张家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不然以后还怎么混?
“啊!这…”
徐恭迟疑道:“皇宫那边…会听二公子的?他充其量也就只是个国舅而已,且以他这年岁…”
“你是不知道,当今圣上对张家有多宠信,如今陛下连个后妃都没有,六宫一切都是张皇后说了算。”
秦昭越说越兴奋,“黄河改道这么大的事,竟出自张国丈的手笔,且背后还有前权臣李孜省鼎力相助,你知道张家背后隐藏的实力有多强了吧?”
“那是…”
徐恭听到这里,也不由一阵发怵。
“不要觉得,咱跟张家合伙做生意,张家就是生意人,人家本质上乃士人,属于权贵中的权贵,国丈张峦更是大明的股肱之臣,深得陛下器重,想来过不了几年张家二公子也会如此。”
秦昭道,“此番二公子提出织布之事,目的是盈利,为黄河河工筹集资金。二公子为陛下分忧解难,想来陛下没有道理不同意。”
说到这里,秦
“走了。”
秦昭招呼道。
徐恭问道:“当家的,不知可有跟张家二公子提及布匹生意?眼看就要入冬,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如今咱徽州商贾,以及晋商等大商帮,都在拼命囤积布匹,目前布匹行情比往常年价格高出两倍有余,您看这事儿…”
秦昭面色冷峻。
先前跟张延龄会面,张延龄之所以会向她展示织布机,以及在她面前阐述织布机带来的广阔前景,也是因为她主动提出的这一波布匹景气,并预言年关前还有一波价格上调。
“赶快把手头上的货出了。”
秦昭吩咐道。
“什么?”
徐恭先是一怔,随即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问了一句,这才反驳:“当家的,这可不行…这布帛乃生活必需品,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百姓,都有加衣御寒的需求,而新春佳节更新衣物更是人之常情。
“无论是棉麻还是生丝制品,今年的生意都非常好,这时候正是往自家搂金山银山的时候,怎可能这么轻易就把货出了呢?”
秦昭白了徐恭一眼,娇声斥道:“让你出就出,为何要有那么多质疑?”
“我…”
徐恭大感无语。
商人逐利!
围绕着赚钱这一大前提,照理说没人会为了所谓的情怀,不去做那囤积居奇之事。
尤其是现在的朝廷,对商业的管控非常低,如果说米粮那些东西涉及到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官府会主动询问市价,不让其过分上涨,那布料这些东西,官府基本上就不会管,甚至于海会主动参与到这桩生意中来,从中分润利益。
秦昭看到徐恭面上满是不解之色,摇了摇头:“我们徽商,就算做生意赚钱,也要问心无愧。”
徐恭却不以为然,摇头道:“入冬前后布料涨价,这已经是历年的老黄历了,咱并没有故意压货,也没有欺行霸市,难道这样做还不行吗?
“那些市井百姓,真想为家里人添置身新衣,就该在入夏前后布料最便宜的时候购买…要知道过了年布料一定会降价,咱自己也可能把货砸在手里。”
“那我现在告诉你为什么!”
秦昭冷声道:“年底前,张家二公子很可能会有一大批布料出手,到那时市面上的布料价格,或许会低到让你承受不起。”
“什么?二公子要织布?”
徐恭颇感意外,随即一脸茫然地道:“织布不是女人做的事么?他搞那些纯碱、琉璃之类的,我尚能理解,织布…他懂行吗?”
秦昭笑了笑,道:“他不需要懂行,他只需把有着全新技术的织布机造出来,再去找一批人手为他织布,布匹的价格就会直线下滑。”
“区区一个人…能撬动整个京师的布匹市场?”
徐恭摇摇头道,“当家的,那得多大的生产规模?就凭他一人,或者说动用整个张家的力量能做到吗?恐怕不行吧!”
“如果是倚靠皇宫的力量呢?”
说到这儿,秦昭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那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庞大能量!
别人做生意,欺行霸市,都算是很厉害的了,主要手法是跟地方官府勾连,打压同行…甚至垄断一个地区行当,让该地某种商品在未来几年价格受其操纵。
而张家做生意,人家直接是有皇帝为其撑腰。
赚到的钱,会用于皇帝修河…一般的商贾,或者说再大的商帮,那能比吗?
“倚靠皇宫的力量?”
徐恭一脸不解。
“二公子制造出一种织布机,纺纱和织布的效率非常高,手上摇轮子,甚至脚下都不用踩,一个女工就能把布给织出来,以前一天织个三五尺布就算多的,还得日以继夜,到他这里,半个时辰就能织出三五尺,能比吗?”
秦昭说这话时显得很无力。
“半个时辰?那是否意味着…一个人能顶原来十个人用?”
徐恭更为惊愕。
“更可甚者,二公子提出要以皇宫中闲置的宫女、太监,或是京师中流放到浣衣局等处的女子,来完成织布,等于说他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人来为他织布,而这些人…京师中少说也有几千上万人,你说他一年下来能织多少布?”
秦昭说到这里,心中已经开始暗自庆幸了。
还好跟张家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不然以后还怎么混?
“啊!这…”
徐恭迟疑道:“皇宫那边…会听二公子的?他充其量也就只是个国舅而已,且以他这年岁…”
“你是不知道,当今圣上对张家有多宠信,如今陛下连个后妃都没有,六宫一切都是张皇后说了算。”
秦昭越说越兴奋,“黄河改道这么大的事,竟出自张国丈的手笔,且背后还有前权臣李孜省鼎力相助,你知道张家背后隐藏的实力有多强了吧?”
“那是…”
徐恭听到这里,也不由一阵发怵。
“不要觉得,咱跟张家合伙做生意,张家就是生意人,人家本质上乃士人,属于权贵中的权贵,国丈张峦更是大明的股肱之臣,深得陛下器重,想来过不了几年张家二公子也会如此。”
秦昭道,“此番二公子提出织布之事,目的是盈利,为黄河河工筹集资金。二公子为陛下分忧解难,想来陛下没有道理不同意。”
说到这里,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