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械斗(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第二百七十九章械斗等一行到了地方,覃云已带着他的人到齐。
这次覃云带来了十几个锦衣卫弟兄,显然上次打架拿了笔厚赏回去,让他赢得了同僚之心。
柴蒙那边带过来十几个人,也都是全副武装。
金琦这才知道,原来今天这场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真要去与人火拼。
“二公子,一定要这么做吗?”
柴蒙作为秀才出身的先生,最是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虽然他还是遵照命令把人给带了过来。
张延龄解释道:“姓彭的找人去咱的药铺捣乱,让咱的生意做不下去,我们还能吃哑巴亏不成?
“前几天风声紧,不适合打回去,但今天…怎么都要找回场子!”
“那就干吧。”
覃云最是爽快,带人去打架,既能出长期被权贵呼来喝去积蓄下的闷气,还有银子拿,对他来说真是赢得手下之心的好买卖。
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借助给张家办事的机会,获得张家人尤其是张延龄的信任,这在他看来才是最赚的…
毕竟张家是未来的皇后娘家,国丈、国舅之家,地位可比自家那个司礼监掌印的伯父要牢靠多了。
张鹤龄挥舞着手上的棒子,大声道:“看我不把他们满口牙打掉!让他老太太喝米汤,滋滋响。”
张延龄没有理会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大哥,吩咐道:“诸位,今天行动时我们要不动声色,不显露身份,总的来说就是打砸完就走,不能让人察觉我们是谁…
“务必做到一击必杀,速战速决,绝不拖泥带水,更不能与官府的人照面…任务完成后立即撤退,到时会准备好酒席给诸位洗尘。”
“咋个意思?”
张鹤龄听完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以为还是跟上次一样,顶着张家老大的名头前去打架,闹得满城风雨,为他扬名立万。
张延龄耸耸肩道:“没啥意思,不过就是做事讲究对等罢了。”
柴蒙见张鹤龄还是一脸问号,于是道:“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彭家人到药铺来捣乱,没用公开身份,虽然我们知道是他们干的,但一时间却找不到证据,如此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
张延龄点头道,“所以请诸位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平安退出战斗,最好就是连根毫毛都不要掉在现场,就算彭勉敷跑官府去告状,也找不到证据。”
“这有点儿难啊。”
张鹤龄抱怨道。
张延龄笑了起来,拍了拍兄长的肩膀,道:“所以大哥你今天就不用上场了,跟我在一边看热闹就行…小表弟,这次你要出手不?”
“干啥?”
金琦很迷糊。
听起来就不像是干什么好事,好像事情还很大,不是他这年岁能承受得起的。
张延龄道:“跟着去一趟,不就什么都就知道了?”
彭家在京师并没有公开的店铺,因为按照规则来说,当官的不能自行营商。
所以彭勉敷在外一直都以强取豪夺著称,这也是京师权贵积累财富的惯用手段,就是用权势威逼利诱,低价把别人的产业买回来,再转手卖出去,或是租出去,获取长期收益。
但彭勉敷似乎把手伸得太长了,在京师德胜门外拥有几处货栈,总的来说就是当坐商,在通州码头低价收购南边来的货物,用自家船只运到京城后再批发给京师商贾,从中谋利。
“看那邸店规模不小,里面堆的是什么?”
出了城,距离彭家货栈尚有一段距离,张鹤龄不由开口问道。
张延龄道:“我问过了,乃木材…京师的木材生意,彭勉敷垄断了大半,过去几年京师修造道观和佛寺,基本都是用的他家的木材。
“这种生意不是一般人能染指的,他跟承办内府建筑的负责人韦兴,来往密切,两边勾结很深。”
覃云道:“我听说,他们以次充好惯了…拿很多烂木头去修建佛寺,收取的却是上好料子的钱。”
“干那种缺德的事情,天理难容啊。”张鹤龄嘴上如此说,心里却在嘀咕,“以次充好?还能这样玩?”
显然这件事对张鹤龄最大的感触就是…赚钱的手段咱又学了一招。
要是我以后也承建什么道观、佛寺或者是宫殿,就拿坏的冒充好的,一本万利。
张鹤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问道:“老二,你觉得咱直接一把火把他的邸店给烧了,如何?”
张延龄摇摇头:“杀人放火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做,我们只是给他们一点教训,不能乱来。
“今天彭家有一批木料顺着运河抵达积水潭岸边,我们的人可以冲上船去,把他们的木头解开,直接丢水里。”
“老二,为兄这就要说你了…木头掉水里,那是会浮起来的,还是烧了比较好,一劳永逸。”
张鹤龄开始表现他的渊博知识。
覃云道:“按照规矩来说,但凡修造皇室建筑的木料,绝对不能泡水,因为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木料变形、霉变和虫蛀,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寿命。咱们这一闹,这批木料很可能要原封不动退回。
“但木料、石料这些东西,本身价值并不高,高就高在运输上,这批货受损,绝对会让彭家血本无归。”
张鹤龄却扁扁嘴,不以为然道:“都说他们擅长以次充好,他们难道不会把木头捞起来继续用?”
张延龄笑道:“老哥
这次覃云带来了十几个锦衣卫弟兄,显然上次打架拿了笔厚赏回去,让他赢得了同僚之心。
柴蒙那边带过来十几个人,也都是全副武装。
金琦这才知道,原来今天这场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真要去与人火拼。
“二公子,一定要这么做吗?”
柴蒙作为秀才出身的先生,最是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虽然他还是遵照命令把人给带了过来。
张延龄解释道:“姓彭的找人去咱的药铺捣乱,让咱的生意做不下去,我们还能吃哑巴亏不成?
“前几天风声紧,不适合打回去,但今天…怎么都要找回场子!”
“那就干吧。”
覃云最是爽快,带人去打架,既能出长期被权贵呼来喝去积蓄下的闷气,还有银子拿,对他来说真是赢得手下之心的好买卖。
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借助给张家办事的机会,获得张家人尤其是张延龄的信任,这在他看来才是最赚的…
毕竟张家是未来的皇后娘家,国丈、国舅之家,地位可比自家那个司礼监掌印的伯父要牢靠多了。
张鹤龄挥舞着手上的棒子,大声道:“看我不把他们满口牙打掉!让他老太太喝米汤,滋滋响。”
张延龄没有理会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大哥,吩咐道:“诸位,今天行动时我们要不动声色,不显露身份,总的来说就是打砸完就走,不能让人察觉我们是谁…
“务必做到一击必杀,速战速决,绝不拖泥带水,更不能与官府的人照面…任务完成后立即撤退,到时会准备好酒席给诸位洗尘。”
“咋个意思?”
张鹤龄听完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以为还是跟上次一样,顶着张家老大的名头前去打架,闹得满城风雨,为他扬名立万。
张延龄耸耸肩道:“没啥意思,不过就是做事讲究对等罢了。”
柴蒙见张鹤龄还是一脸问号,于是道:“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彭家人到药铺来捣乱,没用公开身份,虽然我们知道是他们干的,但一时间却找不到证据,如此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
张延龄点头道,“所以请诸位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平安退出战斗,最好就是连根毫毛都不要掉在现场,就算彭勉敷跑官府去告状,也找不到证据。”
“这有点儿难啊。”
张鹤龄抱怨道。
张延龄笑了起来,拍了拍兄长的肩膀,道:“所以大哥你今天就不用上场了,跟我在一边看热闹就行…小表弟,这次你要出手不?”
“干啥?”
金琦很迷糊。
听起来就不像是干什么好事,好像事情还很大,不是他这年岁能承受得起的。
张延龄道:“跟着去一趟,不就什么都就知道了?”
彭家在京师并没有公开的店铺,因为按照规则来说,当官的不能自行营商。
所以彭勉敷在外一直都以强取豪夺著称,这也是京师权贵积累财富的惯用手段,就是用权势威逼利诱,低价把别人的产业买回来,再转手卖出去,或是租出去,获取长期收益。
但彭勉敷似乎把手伸得太长了,在京师德胜门外拥有几处货栈,总的来说就是当坐商,在通州码头低价收购南边来的货物,用自家船只运到京城后再批发给京师商贾,从中谋利。
“看那邸店规模不小,里面堆的是什么?”
出了城,距离彭家货栈尚有一段距离,张鹤龄不由开口问道。
张延龄道:“我问过了,乃木材…京师的木材生意,彭勉敷垄断了大半,过去几年京师修造道观和佛寺,基本都是用的他家的木材。
“这种生意不是一般人能染指的,他跟承办内府建筑的负责人韦兴,来往密切,两边勾结很深。”
覃云道:“我听说,他们以次充好惯了…拿很多烂木头去修建佛寺,收取的却是上好料子的钱。”
“干那种缺德的事情,天理难容啊。”张鹤龄嘴上如此说,心里却在嘀咕,“以次充好?还能这样玩?”
显然这件事对张鹤龄最大的感触就是…赚钱的手段咱又学了一招。
要是我以后也承建什么道观、佛寺或者是宫殿,就拿坏的冒充好的,一本万利。
张鹤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问道:“老二,你觉得咱直接一把火把他的邸店给烧了,如何?”
张延龄摇摇头:“杀人放火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做,我们只是给他们一点教训,不能乱来。
“今天彭家有一批木料顺着运河抵达积水潭岸边,我们的人可以冲上船去,把他们的木头解开,直接丢水里。”
“老二,为兄这就要说你了…木头掉水里,那是会浮起来的,还是烧了比较好,一劳永逸。”
张鹤龄开始表现他的渊博知识。
覃云道:“按照规矩来说,但凡修造皇室建筑的木料,绝对不能泡水,因为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木料变形、霉变和虫蛀,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寿命。咱们这一闹,这批木料很可能要原封不动退回。
“但木料、石料这些东西,本身价值并不高,高就高在运输上,这批货受损,绝对会让彭家血本无归。”
张鹤龄却扁扁嘴,不以为然道:“都说他们擅长以次充好,他们难道不会把木头捞起来继续用?”
张延龄笑道:“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