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九十三章 只欠一关

第九十三章 只欠一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李府书房内。  

听了李孜省的话,庞顷和沈禄都在想,您老还真是“尽职尽责”。  

装样子装到自己都快信了?  

李孜省收起轻慢之心:“现在我担心的并不是哪家名媛闺秀作祟,她们才貌再好,也要连过初选和复选两关,唯独到了宫选时,就怕太后出来搅局…若太后对来瞻家的小侄女不满意,那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庞顷迟疑地请教:“道爷您觉得…这件事有极大的可能会惊动太后?”  

“嗯。”  

李孜省点了点头。  

他的政治思维一向都很敏锐,考虑的问题也兼顾方方面面,当即耐心向二人作出解释,“按照规矩,太子大婚,应该由皇后和太子生母一起出来完成宫选环节,选出最后三人,交由太子挑选其中一位成为太子妃。”  

沈禄恍然大悟:“也是,如今太子之母早薨,皇后又多年不问六宫之事,唯独只有太后关心太子的婚事。”  

李孜省叹息:“我也在想一个问题…明日太后点名让我去清宁宫做一场斋醮,要不要当场跟她老人家提一下太子选妃之事,尤其是…把张家小女郑重举荐给太后。  

“本来此举并无不可,但就怕太后对我抱有成见,贸然提出来反倒会坏事。”  

沈禄想了想,本想建议什么,最后却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加上事情跟自己有着直接利益关系,没敢明说。  

庞顷倒无所顾忌,建议道:“道爷既然受邀前去,那还不如明说了吧。”  

“怎么讲?”  

李孜省望向庞顷。  

这会儿庞顷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当李孜省犹豫不决的时候,需要有个头脑清醒的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帮他做一番理性的分析,因为李孜省很清楚许多时候当局者迷。  

就算意见不那么中肯,有时也能帮他做决策。  

庞顷道:“道爷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太后既然点名让您去,足以说明太后对整件事看得很透彻。  

“太子如今势单力孤,面对陛下以及万贵妃刁难和步步紧逼,就算是东宫那些讲官也都束手无策。除了道爷您暗中相助,其他人有谁能真正帮到太子呢?”  

“嗯!”  

李孜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承认这话颇有道理。  

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满朝上下都把太子当透明人,唯独他李孜省借助宁夏和泰山地震之事帮太子成功渡过易储危机。  

功劳之大,岂是他人能够比拟的?  

庞顷再道:“既然请您去了,您不说出来,等于是白白错过良机。  

“即便提出来太后不肯接纳您举荐之人,对您也无大的损失,本来甄选太子妃之事就纷繁复杂,存在诸多变数,我等尽力即可,岂敢强求?”  

“呵呵。”  

李孜省笑道,“其实最难的一关就在太后身上…若是张家小女能选入最后三人名册中,即便选不上,我也会跟陛下进言,将张家小女留在东宫陪侍,做个偏妃,将来若诞下长子,也可母凭子贵。”  

庞顷笑着道:“所以道爷就更要提了…要说这能进入宫选环节的女子,料想资质都不会太差,或者说总有几个才貌和品行不错的,若无太后暗中照应,要成功入选最后三人只怕并非易事。”  

“汝学,你觉得呢?”  

李孜省没直接做决定,而是侧过身,征询沈禄的意见。  

沈禄显得很尴尬:“此等大事,在下不好随便提出建议,不过…还是觉得庞先生所言在理。”  

庞顷对沈禄的回答很满意,道:“虽然太后贵气逼人,当今陛下又是至孝之君,可惜太后从来都不过问朝事,一时间也很难插手朝政,难免有些失落。  

“若太后能与道爷您心意相通,以后朝中有什么事,太后偶尔也能过问一下,这其实是互利互惠的大好事。”  

“是啊。”  

李孜省显得很高兴,“换作以前,根本就不敢想哪!多亏来瞻这次帮了我大忙,足以证明连老天都站在我这一边。  

“太后知我深得陛下信任,在此情况下我适时跟太后做一番利益交换,太后帮张家小女选上太子妃,不是大好事吗?”  

庞顷笑道:“是啊,是啊,难道太后就不想插手东宫事务?  

“平常人家的闺秀,就算对她毕恭毕敬,也不会事事都听从她的…但您找出来的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沈禄不无惊讶地问道:“听两位话里的意思,太后那边也想借助太子妃之手,插手东宫事务?”  

李孜省宽慰道:“汝学,你不用太过担心…太后和我,都不会左右新选上来的太子妃的意志,那位或许就是未来一国之母,我们可没资格编排和利用。  

“但是,若我们对她入选东宫有相助之恩,且这份恩情她能铭记于心的话,等她将来真正成为皇后,难道会彻底抛弃今日恩情而不顾吗?”  

沈禄这才恍然大悟,急忙道:“当然不会,来瞻乃重情重义之人,他教导出来的女儿,也必定是知书达理识大体的。”  

“那不就是了?”  

李孜省好似又想到什么,道,“汝学,我记得你曾说过,来瞻有个什么姻亲,在朝中当官…除了你之外,好像还是翰林院学士?  

“到底是谁来着,你详细说明一下。”  

沈禄介绍道:“来瞻有妹二,长妹嫁给了南京翰林院掌院侍读学士徐琼,次妹嫁入我沈府。”  

李孜省笑道:“原来是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