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九十一章 从快从权

第九十一章 从快从权(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朱见深返回乾清宫,立即让司礼监掌印太监覃昌,把内阁大学士万安和刘吉,以及礼部尚书周洪谟,还有他宠信的两个道士李孜省和邓常恩传召入宫。  

大臣随近佞一起被内廷传召,已几年未曾有过,这让与会者意识到很可能有大事发生,应该跟眼下的泰山地震有关。  

几人到来后,在御座前列了两排。  

为首者乃万安和李孜省,剩下人等皆立在二人身后。  

李孜省虽只挂职礼部右侍郎,却被当作吏部尚书使用,因为皇帝这两年用人基本上都只听取李孜省一人的意见。  

“相信诸位卿家也听闻了,前日泰山发生地动,雷霆滚滚,天威浩荡,此灾异之变或预示大明将有大事发生。”朱见深开门见山道。  

几个大臣都不由将目光瞄向李孜省。  

在这件事上,李孜省可说倍受瞩目,仿佛一切都是李孜省造成的。  

随着皇帝话音落下,乾清宫内安静异常,没人愿意在这节骨眼儿上主动出来接话。  

朱见深等了等,似对几名大臣的态度不甚满意,恰好此时覃昌走了出来,道:“诸位臣僚,如今灾异发生,若有意见的话,当在圣前直言,方能为国朝化解一场灾祸。”  

还是没人应答。  

这可把覃昌急得不行。  

朱见深冷冷地瞥了覃昌一眼,似乎对覃昌的处事风格很不满意。  

要说司礼监几个太监中,最德高望重以及有见地之人首推怀恩,但因为怀恩坚决反对易储,已被他赶出京去,而覃昌如今虽然执掌司礼监,却明显无法跟怀恩相提并论。  

“…恩既去,覃昌当轴,尤不能支,或为之计,劝上改谋于辅臣万安、刘珝等,皆默不应。”  

从这点就看得出来,覃昌在司礼监更多是个摆设,是怀恩被放逐再到重新掌司礼监后的一个过渡性人物。  

李孜省看时机差不多了,出列道:“回陛下,臣听闻钦天监有奏,乃说‘泰山震方,应在东朝,必得喜乃解’。如今应当以喜事冲淡消极影响。”  

看似给出了应付之法,但其实这并不是他的意见,而是钦天监的建议。  

朱见深问道:“东朝之喜,意思是要为太子选妃吗?”  

这是想要李孜省给出一個准确答案。  

李孜省斟酌一下,心里还是有些发怵,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以模棱两可的口吻道:“或是如此。”  

朱见深听完后无奈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另外几人:“诸位卿家,难道你们对此事就没什么见解?”  

刘吉走了出来:“陛下,老臣认为此议在理,太子年岁已长,为其选妃,可彰显朝廷对太子的重视,回应苍天警示,安万民之口。”  

众人听了这话很意外。  

你刘棉花居然说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  

换作以前,你总是充当搅屎棍,这次看到皇帝和李孜省都在易储之事上妥协,瞅准了机会,来表达你是个铮臣?  

朱见深想了想,看向一旁的礼部尚书周洪谟,问道:“周卿家,你身为礼部部堂,可有更好的见地?”  

周洪谟随即将目光落到万安身上。  

他虽是礼部尚书,但跟万安出自同乡,二人乃标准的乡党,后来万安被逐出朝堂,周洪谟也因为与万安关系密切而被勒令致仕,在朝中大事上,周洪谟素以万安马首是瞻。  

“问你话,你直接回答便可。”  

朱见深平时看起来不理朝政,但并不是蠢人。  

朝中人物关系他很清楚,只是看透却不点明,任由这种情况发展。  

当皇帝的总想拿出点非同一般的驭下之术,至少在成化朝,这套没有玩砸,但后来这群人基本上无一例外都被文人所修史书钉在了耻辱柱上。  

周洪谟道:“臣附议。”  

他本想等万安给出明确的指示,但万安也是个纸糊匠,这时候选择了继续当缩头乌龟,始终缄默不言,而刘吉的态度似乎表示内阁站在支持太子选妃上,所以周洪谟只能顺着刘吉的意思说话。  

朱见深喉咙里发出一些很不好的声音,就像猛虎下山前的低吟,那凛冽的气势足以杀人。  

没一人敢抬头与朱见深对视。  

终于,等了良久,朱见深才道:“既然要靠‘见喜’来化解灾祸,那事情就要从快从权。”  

啥意思?  

在场大臣一琢磨,皇帝这是想赶紧给太子选妃,还是说给太子指定个太子妃,连选都不选了,直接大婚?  

因为宫外人并不清楚万贵妃近况,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说出“从快从权”四个字。  

朱见深道:“李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  

李孜省心说,机会可算是来了。  

当即拱手道:“以臣所见,应当由礼部主持此事。临近年关,不能拖太久,选妃应当在京畿之地进行,最好是在顺天府范围内为太子纳选良配,于年前将初选者召集起来,做初步遴选,年后初五前将一切定下。”  

周围几个大臣心里一惊。  

皇帝说要从速,但也用不着这么快吧?  

你是要赶着跟人赛跑吗?  

就算皇帝对太子再不待见,那也是大明的储君,给太子选妃关乎到大明皇家的脸面,怎么非要在几天内完成一切呢?  

就在众人以为皇帝会对此表达不满时,却见朱见深连连点头:“朕认为应当如此。”  

本来还想当个搅屎棍的刘吉,腿都已经准备迈出去了,闻言马上收摄心神,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