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紫霄宫(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接引佛祖的心思不是什么秘密,通天教主自然不可能同意,我的开山大弟子,比亲儿子还亲,好端端的什么事也没有,为什么要去佛教?  

不同意,滚!  

多宝道人其实和原本的西方教是有一些联系的,但这是多方面原因,比如说给自己留条后路啊,比如说想在道途上获取一些全新感悟啊,都是诸如此类的念头。  

他对西方教、对佛教并不排斥,但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入佛教,实在是犯不上啊。  

修行就是一个循环套一个循环,最初入道的时候需要资质,需要领悟天地至理,之后开始堆积资源,然后又要去各种领悟。  

目前多宝道人已经斩出了第二尸,就处于一种需要更高层面悟道的境地,大教资源对他吸引力严重不足,即使需要资源,他在截教同样能够获得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背离教导自己无数元会的通天教主,转投佛教呢?  

现在他在截教就是個甩手掌柜,好处享受着,教内工作全部由金灵圣母主持,去了佛教就要辛辛苦苦打工,他吃饱了撑的去佛教。  

无论是通天教主,还是多宝道人本人,都明确拒绝了接引佛祖。  

其余别的人选呢?老赵其实也是有能力的,就是对于自家妹妹的看护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接引佛祖看不上,其余几位女仙,那是各有各的问题,都不如多宝道人。  

接引佛祖知道自己不能去忽悠玄都大法师,那是逼太清圣人和他翻脸,他只能对东方道门施压,我要人,同时还要地盘,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世界实在太小,修行资源太少,他想要更大的空间。  

目前三清只答应佛教在地府可以继续扩大地盘,反正那里是平心娘娘的地方,他们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也没什么损失结束和几位圣人的隔空对话,接引沉思片刻,有某个瞬间他是想把闭关静修的准提唤醒,不过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准提师弟为了西方教筹谋无数年月,现在伤势颇重,自己还是别打搅他了。  

正在他准备再想办法的时候,准提满脸苍白地推门而出。  

接引苦着一张脸:“师弟你这是何苦。”  

准提面带微笑:“弟心绪不宁,师兄就让我帮忙参详一二吧。”  

师兄弟讨论眼前的困局。  

接引缺乏协调管理教务的能力,但是他不缺智慧。  

现在三清根本不放人,自然是有所依仗,佛教这边真要是躺平了,那么最先倒霉的还是佛教弟子和佛祖、佛母。  

为了自己的道途,他们兄弟还得坚持一阵子。  

“师兄,弟有一策”  

准提其实也想不出好办法,通天教主不放人,多宝道人也不想过来,你总不能去碧游宫强行掳人吧?那真是入魔了。  

但他们可以模仿前例,模仿的是谁呢?  

师兄弟脱下袈裟,重新换上道袍,没佩戴任何饰品,直接离开极乐世界,前往紫霄宫,他们要学昊天,去对道祖哭诉。  

他们的念头无比坚定,没花费多少时间,就在混沌中找到了好似废旧道观的紫霄宫。  

昔日的紫霄宫三千客九成九都化作飞灰,此时道宫门口连侍奉的童子都不在,显得有些破败,就好像已经彻底凋零的玄门一般。  

接引和准提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前,行礼参拜:“老师,弟子接引、准提求见。”  

等待一盏茶的时间,木门缓缓打开,三清脸色微变,接引和准提的脸庞上则有了两分喜色。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诸圣耳旁就响起了鸿钧苍老的声音:“且来一趟紫霄宫,老朽有事和尔等商议。”  

包括女娲在内,谁也不敢耽搁,各自驾起七彩祥云,匆忙前往紫霄宫。  

他们的路程远近各不相同,道行境界也有所差异,但是到达紫霄宫的时间却完全相同。  

四位圣人面色不太好看,但还是行礼后,迈步走进紫霄宫。  

上次来,还是商议封神的事,现在封神即将结束,没想到又回来了。  

三清和女娲的心情都不算好,无论他们在外边如何风光,到了紫霄宫,只有弟子这么一个身份。  

鸿钧说是和他们商议,实际他们的选择只有“遵老师法旨”“是,老师”和“甚善”这么几种。  

鸿钧穿着一袭藏蓝色道袍,白须白发,像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老道。  

他悄无声息地出现,太清用神念探查,始终寻找不到这位老师降临时的一丝道蕴。  

双方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元始天尊心中忐忑,很担心广成子元神中的造化玉碟碎片被发现,因为这个东西,他对封神的关注度都下降了一大截。  

通天教主也在思量,怎么才能在不触怒鸿钧的前提下,拒绝佛祖、佛母的无理要求。  

女娲女娲是准备回去就好好闭关修炼的,鸿钧比她强太多了,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鸿钧开门见山,指着接引:“他那佛教需要一些帮手,尔等皆是洪荒天道圣人,可愿派遣些许弟子前去帮衬一二?”  

三清和女娲就觉得这场景莫名熟悉,昔日昊天要封神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个说辞,如今是再来一遍?  

太清和女娲都不吱声,自己门下就一根独苗,再怎么轮,也轮不到自己这边。  

元始天尊想了想,说道:“我门下有夹龙山飞云洞的惧留孙可入佛教。”  

已经送出一个慈航道人了,再送一个惧留孙,够意思了吧?  

昔日阐教十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