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 第75章 伏甲使夷追读)

第75章 伏甲使夷追读)(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第75章伏甲使夷(求收藏求追读)

“陛下,夷州难定,且与东胡隔岸相望,只怕早有投东胡之心。”

陈伏甲很小心的没有在夷州后面加上国字,皇帝似乎并不喜欢这个称呼。

也是,本来高祖就有言,非刘姓者不得称王,当年吴王开拓南方,出海南洋,功绩彪炳,还不是得昭烈帝赐刘姓才称得王!

这夷州岑氏,不过是吴王手底下一宦官所收义子,所留下的血脉。

别说是和大汉相比,哪怕比之他颍川陈氏,也是望尘莫及!

“爱卿有何良策?”

刘恪也觉得想和平拿下夷州有些难,土皇帝当惯了,很难再当狗。

而且之前派化成雨去问罪,虽说有些草率,连节仗都没给,但再怎么说也是大汉使节。

这么久没有音信,要么是被海盗劫了,要么就是被夷州岑关押,足见其并未将大汉放在眼里。

陈伏甲迎着皇帝的目光,姿态挺直,无比自信道:

“臣愿为使,只需一席话语,管叫那岑扁拱手来降!”

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还时不时能看到样貌特征明显的东胡人。

身为使节,哪有连对方的面都没见到,就走人的道理?

不过岑扁却好像是在逼他们走。

大汉不过是偏居一隅之地,除了一个名,还剩下什么?

区区汉使,又算得了什么?

就算是苏武当年,也只能放羊!

陈伏甲看着那都尉脸上的笑容,他哪受过这种折辱?

就算是皇帝征了陈氏的商船,那也是客客气气的,还得许诺剿灭海盗,肃清航路。

夷北郡似乎正在戒严中,城防森严,到了城门口,他拿出节仗,让充当随从的士卒,说明身份。

刘恪觉着这么长的节仗,拿着挺碍事的,之前也没给化成雨,只是给了个信物。

这么刚烈的使节,不是持节的苏武,是持刀的傅介子啊!

所幸对峙没多久,府中的岑扁就派人前来,只将此事带过,将陈伏甲一行引入府中,不过并未立即接见。

他继续处理起粮秣辎重一应物资。

“竟将路边乞儿充作使节?”

随从们面面相觑,人从城门过,狗从狗洞过,这不是摆明了骂他们是狗吗?

有个随从之前在和海盗作战时,受了伤。

陈伏甲这才注意到,在岑扁旁边,还有个东胡将领。

城门都尉见此,心中暗恼,你大汉就一州之地,傲什么傲?

他看着节仗,回想起之前老师杨仲对他说的话,自言自语道:

“老师啊,这臣子,却也是不太好当。”

“哈哈哈哈!”

当年苏武持节就是持的这个,差不多都快有一人高了。

“岂不闻晏子使楚乎?”

城门都尉伸手指向城门旁边开的小洞,约莫五尺高,成年人必须躬着腰背才能进去。

从老师杨仲最后的教导,到献上商船,陈伏甲已经决定要做大汉的臣子。

上首有一人道:“这就是大汉的使节?”

“你辱夷州,是为不忠,本使代为斩之!”

这让他微微定了定心。

城门都尉看到汉节,嘴角勾起一丝笑容,带着几个士兵亲自迎接。

“爱卿可先行一步,此事若能成,朕当以国士相待!”

汉节,以竹为主,柄长八尺,以牦牛尾其眊三重。

岑扁对这个东胡将领,似乎有几分惧意,听着那不堪的长笑,哆嗦了一阵,拍案大声道:

“汉使不敬本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寡人打!杖责四十!”

即便如此,他依然名门气度,举止大方得体,对岑扁怒目而视,口齿清晰:

“我大汉乃天朝上邦,阁下不过据一州之地自号为王,幸陛下仁慈,愿封阁下为夷州刺史,该跪地接旨的,恐怕是阁下!”

随从们面色不渝,心情落到了冰点。

他是谁?

大汉使节,颍川陈氏名门之后,五朝老臣杨仲关门弟子,文能妙计烧营,武能单杀蒋泰,自幼饱读诗书,何须跟一个番邦都尉多言?

早上起床时,在门口闻到的尿骚味,都比嘴里的水味儿重。

狗洞?

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洞后的狗叫声。

第二天没了酒。

第三天菜里吃出了虫子。

他们本来是受箫元常派遣,为主力运输补给物资。

第一天有酒有菜。

此言却惹来了哄堂大笑。

“臣世出名门,虽不才,却也知汉节烈烈,必不负陛下重托!”

陈伏甲看着狗洞,暗道一声不妙。

东胡人已据天下,派来支援的将领都得跟他们笑着说话,你又算得了什么?

一行人走到了城门口,陈伏甲正抬脚进城门,却被拦住。

他是自己请命来的,虽说预估错了形式,以至于差点被羞辱,但也没必要狼狈而归。

陈伏甲昂首而立,根本不多做搭理。

不过即使意识到了岑扁与东胡人勾结,还埋怨着为臣艰难,陈伏甲依然没有跑路。

旧创复发,无人医治,以至于浑身生了烂疮,夜夜哀嚎。

持节为使,以舌辩之术,纵横捭阖!

这才是他陈伏甲多年所学,而不是背锅!

刘恪想了想,便同意了。

“大汉退守琼州,没想到却是穷州?!”

好在陈伏甲终于等来了岑扁的召见。

负责物资运输的那些汉军士卒,都是懵的。

后面必然有那岑扁的意思。

陈伏甲无比郑重的接过节仗,修长白皙的双手将节仗握得极紧。

刘恪没太当回事,遣使就是摸个奖,能成自然最好,不行,也没事。

“夷州王当真明智,所幸是入了我东胡,若是听信大汉,只怕饭都吃不起!”

岑扁还是那副文质彬彬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