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师 > 第二百五十章 金瓯掣签,军界震动

第二百五十章 金瓯掣签,军界震动(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金瓯,就是金做得盆盂,通常用来比喻疆土之完固。  

掣签,就是抽签。  

这里便是要说,用枚卜(抽签抓阄)来抉择,真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华夏古代一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庙堂习俗。  

枚卜起源很早,《尚书·大禹谟》记载舜要把君位传给禹,大禹回答“枚卜功臣,惟吉之从”,也就是说,还是逐一枚卜功臣,让运气好的人接受帝位吧。  

《宋书·王华传》记载,孔宁子曾对宋武帝刘裕说“隆化之道,莫先于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举”,所谓“枚卜之方”,就是指通过抽签的方式公平选拔具有同等条件的官员。  

而枚卜既可以用来选君王、选官员,也可以选宰相,《旧五代史·卢文纪传》记载,李从珂就把当时有清望的高官姓名写在纸条上,然后投入琉璃缻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次日中午用筷子夹出来决定宰相人选。  

到了明代,在姜星火的前世,枚卜则用途更加广泛,不仅被明朝的皇帝们拿来选驸马、选内阁大学士,甚至用来选状元.  

嗯,如果建文帝也用枚卜而不是看脸,王艮就有更大地概率当状元了。  

总之,用枚卜来决定两个皇子到底谁去北直隶,谁去南直隶,真的是一件非常公平,且没人挑的出毛病的事情。  

很快,朱高燧眯着眼睛双手捧过来了一个金瓯。  

而朱棣则亲自从怀里摸出了两个签。  

显然皇帝亲自保证两个签没被做手脚,也没泄密,谁抽到哪个算哪个。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流下了一行汗渍,随后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的心绪冷静了一点。  

于是二人同时把手放在签筒里,签筒里传出来哗啦的声音,各摸了一个签。  

整个过程明明没有任何波澜,但朱高炽的眼皮却猛烈地颤动了起来。  

那是储君大位,所带来的无形压迫力。  

他们抽的不是签,是命!  

虽然经过了道衍设计的一系列公平且复杂的系数平衡,但有一点却是南北直隶无法改变的。  

那就是水文条件!  

水,在这个时代代表了更便捷的交通,代表了更廉价的灌溉。  

在地上。  

南直隶,被长江一分为二,河网密布航运发达。  

北直隶,则是严重缺水。  

在天上。  

南直隶,一年有接近半数的月份在下雨。  

北直隶,只有特定的两三个月才会下雨。  

而这点,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却又都默契地闭口不提。  

所以,哪怕做了人工平衡,水文条件这种利害极深的自然禀赋,却是偏偏不可平衡的。  

谁选到南直隶,依旧有着看似不起眼,实则非常关键的优势。  

朱高炽闭上了眼睛,将手中的签慢慢地摸出来。  

当朱高炽看到签上的内容时,他顿时感觉全身轻松起来。  

但他却要忍住笑意,因为旁边的朱高煦正满头冒汗呢。  

而另一边,老三朱高燧也看了看两人手中的签。  

“朱高炽,南直隶;朱高煦,北直隶——!”  

朱高燧声音洪亮地念完,转身走回了皇帝的身边。  

朱棣和道衍对于这样一个公平的、由两个皇子亲手选择出的结果,也并没有任何异议。  

“啪嗒”一下,朱高煦手里的签被捏断了一角。  

“俺怎么这么倒霉?!”朱高煦心道。  

朱高煦心里一阵懊悔,要是把大哥那边的签摸过来就好了。  

不过眼下事已至此,显然是不能再改了,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朱高煦的沮丧,也只是持续了须臾,他似是想到了什么,刹那间便振奋了起来。  

“对,我为什么不去问问无所不知的姜先生,我该怎么办呢?”  

朱高煦心头盘算,他当然知道以姜星火的眼界和格局,根本就不会想参与进这种储君之争。  

而且父皇既然有打算拜姜先生为大明国师,那么恐怕也不会让姜先生直接插手进储君之争。  

否则这种规则破坏者级别的存在,很容易就把一头给搞得失去平衡。  

但是,在南北直隶推行更化变法,却一定是姜先生想做的事情。  

所以不论父皇怎么打算,姜先生怎么打算,自己只要认真地去做以姜先生理论为基础的更化变法,那就肯定是能从姜先生这里,获得一些指点的。  

朱高煦当然清楚,姜先生的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  

那绝对是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  

随手指点的东西,都足够常人受益无穷。  

“而且不管怎么说,俺跟姜先生的关系,也是更亲近的,姜先生也亲口允诺俺,定能保俺一个周全.”  

朱高煦心下稍定,却是笑吟吟地弯腰作揖,往朱高炽跟前一送,道:“大哥,你我兄弟且需努力为父皇更化变法出一份力啊!”  

“哦”朱高炽失神了一阵,接着便连忙回礼道,“二弟一别多日,讲话做事极有条理,却是让大哥刮目相看。”  

朱高炽说的是真心话。  

原先的朱高煦那就是一个混不吝的悍勇莽夫,若非姜星火调教的好,决不会有今日这般表现。  

而周围的尚书们,也是觉得传说中的(一直蹲诏狱基本没怎么见过)二皇子,确实跟传闻的粗鲁武夫不太一样。  

个别见过之前朱高煦如何飞扬跋扈的,譬如兵部尚书、忠诚伯茹瑺,方才清楚,姜星火到底对朱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