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蝉动 >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节摸排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节摸排(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距离山城十几里远的一座小村庄内,伴随着特务们的到来和砸门声,接连不断的狗吠、孩童的哭喊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村口处,宋明浩挥挥手,几条德国狼犬在饲养员的牵引下冲进了一户人家,引得住户惊恐大叫。  

“副座,这是局里从德国购买并教育的嗅探犬,可以追踪气味以及协助搜查。”村外,古琦为左重介绍道。  

左重今天参加会议所以穿了军装,加上脚边那条高大的军犬,确实有点狗特务那味了。  

他摸摸狗头,抬头对古琦说道:“老古,春阳的一处勘查一结束,马上开个碰头会,交换一下各自的发现和线索。”  

“好的副座,凌医生的尸检也会尽快完成。”古琦看着乱哄哄的村庄回道。  

“恩。”左重先是点点头,又看了看周围:“对了,归有光那小子呢?”  

古琦拍拍腰间的枪:“有光拿着现场弹壳、弹头去了合作所,据说美国人有新型验枪术,能够通过弹壳、弹头分辨枪支的具体型号,甚至是枪龄。”  

左重微微颔首,枪弹检验本就始于美国,美国人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很正常,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嘛。  

接着,古琦有些八卦地询问左重,官邸会议时他是否真的痛骂了稽部长一顿,这事已经在山城上层传开了。  

左重瞥了瞥古琦,口中恩了一声:“那个老东西倚老卖老,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什么猫猫狗狗都要踩到咱们头上了。”  

古琦深以为然,可能是军统最近行事低调,有些人以为他们真成了吃斋念佛的和尚,稽部长挨骂也是自找的。  

两人就山城局势聊了一会,宋明浩带人快速搜查了村庄,还对村民进行了询问。  

由于案发时间在深夜,村民们已经入睡,所以没人看到或者听到什么可疑情况,但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宋明浩的注意。  

根据大部分村民的口供,入夜后村里的狗没有再叫过,这说明当时村庄附近没有人员活动。  

宋明浩带着这个发现向左重、古琦做了汇报,左重听完摆摆手,上车去了下一个村庄。  

搜查和调查工作必须抓紧,梅乐斯即将抵达山城,此人是标准的职业军人,又长时间负责技术工作,性格比较古板。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人对待案子会是个什么态度,若是不能破案,无疑会给中美合作蒙上一层阴影。  

时间来到第二天上午,现场的勘查,尸检以及外围摸排基本宣告结束。  

左重在现场旁边的军用帐篷内举行了碰头会,宋明浩代表二处首先做了报告,摸排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准确的说是一无所获。  

“弟兄们对十余个村庄进行了询问,没有任何人看到过凶手,甚至连可疑车辆都没有见到。”  

宋明浩说话时苦着脸,他有点不能理解,凶手的人数不少,这么多人很难隐藏行踪,可对方就像从地底下蹦出来的一样,来无影去无踪。  

其他人同样陷入了困惑,古琦想了想,提出摸排是不是还不够深入,比如凶手使用的是山间小路,避开了村庄。  

邬春阳闻言举起手,他不赞同古琦的意见,山城周边人口密度很大,凶手的行动轨迹再隐秘,长距离行军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现在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一,凶手不是通过常见方式到达的气象站,且移动距离较短。  

二,凶手在案发前分批分次潜伏至气象站,故而动静很小。  

众人听到邬春阳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包括古琦也是,军统的案情分析会向来如此,不看级别高低,只看是否有助于破案。  

“春阳说的不错,那就从这两方面入手。”  

古琦竖着两根手指,做了总结发言:“首先,气象站离嘉陵江不远,要考虑凶手通过水陆前往气象站的可能,可以让哥老会的人帮助寻找。  

山城大部分船只、水手都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了,政府和海军舰船也不能忽略,现在有的人只要有钱拿,什么东西都敢运。”  

在场众人笑了笑,海军舰船参与走私不是新鲜事,这些人打仗的胆子没有,但赚钱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黑市上的粮食、武器、药品乃至日谍,很多就是从这条渠道进入的山城。警察厅对此装聋作哑,因为里面的水太深了,乱调查很容易淹死人。  

不过对于军统而言,这都不是问题,尤其现在死了美国人,走私的幕后老板们必须配合调查。  

“其次,如果凶手分批分次靠近现场,肯定要有集合地点,我建议联络卫戍司令部,对气象站周边进行大规模搜查,查找人员活动痕迹。”  

古琦说着将二根手指都收了回去,他的思路很明确,大量人员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留下脚印、垃圾等线索,这就是他们破案的关键。  

唯一的问题是气象站周边地形复杂,多是山地和灌木丛,能够藏人的地方很多,搜查需要相当数量的人员,光靠军统无法完成。  

上首处的左重没犹豫,立刻让人上报总部和侍从室,调兵不是儿戏,必须要有某人的手令。  

待前去报信的小特务离开,归有光掏出几张文件交给左重,上面是美国技术专家对现场找到的弹头、弹壳的鉴定结论。  

经过检验,凶手在现场用的是“伯格曼手提机关”,但并非德国生产的原厂货,乃是金陵兵工厂的仿造品。  

左重拿着鉴定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