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942【党项人也要投明】

0942【党项人也要投明】(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第947章0942党项人也要投明威福军司的驻地兀剌海城,距离西夏国都兴庆府六百余里。  

若遇重大军情,骑马往死里跑,最多两天就能收到。  

消息在兴庆府传开,西夏文武慌作一团。  

这是西夏最脆弱的时期!  

长达百年的宋夏战争,打得西夏经济崩溃。国内贪腐横行,天灾人祸不断,就算没有外敌入侵,许多部落都想造反了。名将李察哥已经老迈,竟找不出能够力挽狂澜的武将。  

而且新君继位,还未巩固权力。  

真正把西夏带入全盛状态的,正是眼下这位新君,年仅十五岁的李仁孝。  

历史上,他熬死李察哥、诛杀任得敬,顶着前后两位权臣干政,立新法、行科举、兴文教、收权力、改税制、铸钱币、劝农桑、修水利…开创了属于西夏的治世。  

但这些都属于后话,李仁孝现在接手的是一副烂摊子!  

李仁孝显得非常慌乱,问道:“国舅刚从洛阳回来,朱皇帝究竟是什么想法?他是想夺取一些疆土,还是成心要覆灭我大夏?”  

曹抟实话实说:  

“明国君臣的想法,臣实在搞不清楚。但洛阳的民间舆论,尤其是那些士子,却是分成两派的。一派觉得威服四夷、万邦来朝就足矣,另一派则闹着要恢复盛唐疆土。”  

“后者占据舆论主流,数量尤其多。他们甚至喜诗厌词,作诗必学盛唐。个别激进士子,极有希望中进士,却跑去读那武学(军校)。”  

“民间士子们,是闹着要覆灭我大夏的!”  

国相李仁忠说:“当再遣使者,去洛阳质问朱皇帝,为何出尔反尔攻打属国!”  

李察哥冷笑:“使者就算把朱皇帝骂一顿,能把北边那些敌军给骂走?现在该想想怎么退敌。”  

李仁孝说:“晋王是我大夏名将,还请晋王率军御敌。”  

李察哥不再接话。  

他确实已经老了,这两年都不怎么骑马,腰腹和大腿已生出赘肉。倒是宅子越建越多,家中妾室好几十个,只要给他送足了钱财,就能帮忙安排升官事宜。  

李仁孝又问任得敬:“任卿统领火器营,可有退敌之法?”  

任得敬在北宋边州任职数年,他确实是知兵的。但让他平定叛乱还行,统兵抵抗大明军队纯属扯淡。  

任得敬婉言推托:“威福军司那边打仗,是以骑兵为主,臣手里的火器营派不上什么用场。”  

场面冷了下来。  

李仁忠气得质问道:“晋王怎样才肯统兵出战?”  

李察哥说:“铁鹞子我要带走。强镇军司、朝顺军司的兵力任我抽调,镇燕军司立即出兵救援兀剌海城。”  

李仁孝连忙说:“可以,可以,只要能退敌,一切都依晋王。”  

李察哥又说:“其他军司不能乱动,须早做准备,朝着边境集结,明年朱皇帝肯定大举入侵!”  

李仁忠问道:“晋王让镇燕军司救援兀剌海城?”  

“不错,现在只能救兀剌海城,”李察哥说道,“天德军城肯定无法救援,等我聚兵杀过去,天德军城早就没了。”  

西夏国主李仁孝,下旨让强镇军司、朝顺军司立即聚兵。  

白马强镇军司的驻地,在阿拉善左旗北部,那里有不少盐池可以采盐。  

右厢朝顺军司的驻地,在银川市西北克夷门。  

李察哥率领三千铁鹞子出发,赶往兴州驻扎催促,勒令两大军司赶紧抽丁聚兵。  

抽丁聚兵还在其次,可大军所需粮草从哪里来?  

西夏实行全民皆兵制度,在各个州府都设有军仓。正常情况下,从军仓里弄来粮食即可,问题是现在的西夏不正常。  

前两年灾荒,不得不从军仓调粮赈济。  

结果由于官僚腐败,灾民没领到什么救济粮,大部分都进了贪官的口袋。  

现在要打仗了,军粮缺额极大,只能在兴庆府及周边征粮。  

好不容易把粮食凑齐,李察哥领着数万兵马北上,还没等他走到兀剌海城,西夏就开始后院起火了。  

首先造反的,不是萧合达,也不是慕氏兄弟。  

而是…西夏国都西北的两个党项部落!  

定州在唐代叫做田州,顾名思义,那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田。而且还有山地草原和森林,可以樵采,可以放牧。  

那里的农田和草场,多被党项部族占据。  

一些党项部落已很少放牧,主要靠种粮食为生。偏偏那里距离首都很近,又属于产粮区,每次加征赋税都有份。而且距离朝顺军司也很近,这次同样大量加征粮赋,好就近给李察哥的大军运去。  

另外,李察哥及其亲信,这几年疯狂侵占土地,定州、静州的土地兼并尤为严重。  

为了明年抵御大明的陕西军队,李仁孝还下令各州抽丁,等开春之后就送去前线。  

多种因素迭加,火药桶终于被引爆。  

定州有四大党项部落,西夏还没建国时就已存在,分别是面冡部、竾浪部、富儿部、小阿父儿部。  

如今,定州四部反了两部。  

竾浪部和富儿部,直接在定州揭竿而起了!  

面冡部的实力最强,定州官员也多出自这个部落。他们属于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跟着造反,反而主动出兵帮朝廷镇压。  

但造反的两部都活不下去,爆发出惊人战斗力,把面冡部打得躲进州城不敢出来。  

两部在定州乡村劫掠一番,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