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755【四轮战车】

0755【四轮战车】(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城郊。  

甲胄实验场的工匠,还在捶打试制棉甲,新式四轮厢车已经搞出来。  

以前没有急着搞,是战争需要的厢车太多,主要用民夫和辅兵来推拉。  

而今已开国五年,朱铭刻意搜罗繁衍骡子。  

大量骡子加上四轮厢车,能够有效减少民夫征发数量,而且还能提高后勤运输速度——当然,崎岖狭窄的路段,还是得依靠民夫和骡马。  

至于为啥选择骡子,这玩意儿比马更易饲养,又比驴子更温顺听话。  

“这种能转向的四轮车,造价比寻常四轮车贵得多…”  

“能节省民夫,能加快运输,造价再高也值得。”  

朱铭让车夫进行试驾,效果让他非常满意。  

中国自古就有四轮马车的,但一直缺乏转向系统,因为…没有实际需求。  

像那种用来拉货的大型太平车,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载重,就需要四个轮子支撑。一是为了减轻拉车牲畜的负担,二是害怕车轮和车辕承受不住。  

但拉运几吨货物,速度肯定很慢,不需要特制转向系统,也能把方向给转过去。  

至于车辆减震系统,自古亦有之。  

一种叫“伏兔”,也叫“车屐”。它位于底盘和车轴之间,起到类似汽车板簧的作用,不但可以减震,而且能够稳定车轴。  

另一种叫“当兔”,是连接车辕与车轴的部件,同样具有稳定和减震效果,而且能有效防止车辕磨损断裂。  

当然,肯定比不上弹簧,更比不上真正的板簧。  

欧洲跟古代中国一样,很早就有四轮马车,由于成本太高、需求不大,一直都没有流行起来——直至胡斯战争!  

胡斯军用四轮马车作为战车,再将这些战车组成车阵,车阵前方挖掘壕沟。每辆战车配有大概20个士兵,由弩兵、戟兵、刀盾兵、连枷兵和火枪兵组成。  

结成车阵之后,用炮火激怒敌人来攻,再用弓弩、火枪射击,依靠车阵进行防御。  

把敌人搞得虚弱疲惫、阵型混乱之后,骑兵和步兵再冲出车阵进行收割。  

跟中国的车阵战术大同小异。  

只不过,中国的战车用人来推,而胡斯战车用马来拉。  

四轮转向马车的作用,除了后勤运输优势之外,便是在结阵时可以快速小范围转向。  

现在,朱铭搞出了晚明战车和胡斯战车的集合体!  

被张居正罢官的魏学增,在做兵部尚书的时候,亲自着手改进了偏厢车,这种战车配备可谓丧心病狂。  

它不用铁链来连接厢车而是在木架上竖起长枪。这种木架可以拆卸,插十二把长枪,放在战车空隙间做拒马。  

每台战车配二十五名士兵,车载两台弗朗机炮直接在战车里发射。地面又有雷飞炮,是类似虎蹲炮的小炮。又有火枪手六人,全部装备快速火枪。另外还有装备传统兵器的士卒。  

堪称移动堡垒,缺点是过于笨重,无法跨区域超远距离作战。  

“都搞上,演练一下!”  

一共只做了两架四轮战车,随着朱铭一声令下,士卒们把沙袋往车上搬,同时还把各类军械放上去。  

沙袋模仿辎重,行军时换成粮袋。  

四只骡子拉一辆车,车夫挥鞭启动,士卒紧随其后。  

他们模仿行军状态,场地里还有水坑和小坡。一旦四轮战车难以跨越,士兵们就过来帮忙推。  

“数里外发现敌军,结阵!”  

车夫得令,连忙驱使骡子转向,两架战车相距四五米停下。  

车夫先是固定车轮,接着解开车辕,把那些骡子牵走,拉阵中进行躲避。  

伙兵则抬着铁链下车,朱铭没有用拒马,依旧使用铁链。但两车之间,挂四道铁链相连,即方便己方士兵取下,又让敌人难以全部弄开。  

挂完铁链,伙兵又去撒铁蒺藜。  

而战兵同样在行动,他们刚才“行军”时,盔甲全放在车上。现在互相帮忙穿戴盔甲,继而拿起各式武器。  

被固定好的四轮马车非常平稳,士兵们直接在车上战斗。  

车厢两侧的挡板,化身为防箭工事,还专门留下了射击孔。  

弓弩手和火枪手,迅速在射击位站立。配备腰刀的长枪手,则负责保护他们,防备敌人冲到近处。  

炮兵也从车里搬出小炮,架在两车之间的铁链处,这些铁链不会妨碍小炮。  

“敌军已在百步之外!”朱铭大喊。  

远程兵种立即竖起耳朵听令,如果这时是实战,更大口径的火炮早已发射。  

大口径野战火炮,同样有带轮子的炮架,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动。  

“砰砰砰!”  

“轰轰轰!”  

“咻咻咻!”  

燧发枪射击,小炮发射霰弹,弓弩手射出箭矢。而且是交替射击,前方数十米内,被各种各样的炮弹箭矢覆盖。  

去年开始量产的燧发枪,口径完全统一,纸壳弹药也统一。虽有细微尺寸差别,但不影响战斗,士兵不用自己压制子弹了。  

精锐燧发枪手,已经能做到一分钟四发!  

杨志咂咂嘴,嘀咕道:“这番改进车阵,俺若是敌将,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张镗则说:“战车粗大笨重,不易翻越燕山和太行山。如果再跟金人作战,山西和幽州当以防御为主,而我军主力则走傍海道直取锦州。拿下锦州,再去打辽阳,莫要强攻燕山和太行山的雄关。”  

王渊点头:“是该直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