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拍卖(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2003年,北京是全世界最为瞩目的城市之一,先是那旷日持久的“非典”,继而是无数艺术家和收藏家仰望的中国艺术品中心、东方艺术品市场最活跃的制高点。数百年来,北京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影响过世界的市场,今天它做到了。
孙纯跟在陈田星子身后,走进嘉利拍卖行的大厅。嘉利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拍卖公司,尽管和“英联”、“德意”这样国际上顶尖的公司还有不少差距,但对于“春拍”和“秋拍”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拍卖季,也是要连续进行十多场的专项拍卖会。今天在这里进行的,就是嘉利拍卖行今年“春拍”中的第一场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
拍卖大厅里已经坐了一多半的客人,陈田星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坐进第一排座位,而是在偏后的一个角落中坐下。孙纯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他本是不喜张扬的人,尽管最近有了些变化,但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挨着女人坐了下来。
今年姗姗来迟的“春拍”,还是同往年一样,由“英联”和“德意”这两个国际上最大的拍卖公司的两场拍卖会掀开帷幕的,不过结果却大出人们的预料。“英联”的第一场拍卖会是油画专场,投放了208件拍品,却创出了9800多万元的成交额,比“德意”投放了592件的中国书画专场高出了一倍多。现在所有的专家和媒体都在众口一词:中国的油画“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油画市场出现“井喷”。
这件事也成了陈田星子和孙纯讨论的话题。他们的画廊成立快两年了,除了拍卖了几幅一线当红画家的作品外,基本处于只买不卖的状况,看看账目就能明白,画廊的亏损非常严重。这两天陈田星子一直在和孙纯商量,以什么方式进入到这“牛市”中来。
拍卖会在两人的交头接耳中开始了,最初的几件拍品都是不太知名的当代画家的作品,竞拍不算激烈,都是一两分钟就结束了。孙纯有些心不在焉,可陈田星子从拍卖一开始就不再和他说话,聚精会神地注意着拍卖过程。
孙纯目光散乱地看着拍卖师起起落落地挥舞着拍槌,脑子中却还在想着和陈田星子讨论的内容,忽然拍卖师在两个穿旗袍的姑娘帮助下展开的一幅立轴让他楞住了。
这是国画中非常常见的“美人图”,画中的两个女子,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不正是他以陈田星子和石清为模特画的那幅“并蒂莲”吗?
“这幅立轴4尺3开,起拍价21万。”拍卖师的语调有些兴奋,“关于这幅拍品,我还想多说两句。在场的都是行家,可以看出这幅美人图,在黑与白的单色中,有着很多的内涵和充分的想象,仔细地品味和揣摩,可以在动感中体会凝固的美的瞬间。画的作者并不是一位专业画家,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幅画的功力并不输于任何一个国画名家。”
拍卖师在卖弄了几句后,见成功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就马上揭开了迷底:“画的作者就是目前最有人气的电视主持人孙纯,嘉利公司也是好不容易才搞到这幅精品。现在请各位举牌。”
书画市场交易,通常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4尺3开的立轴按3平方尺计价,那么孙纯的这幅“并蒂莲”每平方尺的价格达到了7万元,已经算是知名的青年画家的价位了。
孙纯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此刻他可不愿别人认出他来。身边的女人碰碰他,孙纯点头一看,女人手中是一副黑框眼镜。他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什么,但看看一脸平静的陈田星子,边带眼镜,边低低地问道:“怎么把这幅画拿出来拍了?”
“你就给人家画过这一幅画,还是我从石清妹妹那儿抢来的。”女人娇媚地横了他一眼,口气里夹杂着一丝幽怨,看到男人着急上火的样子,才恨恨地在他手上掐了一下,“傻子!亏你还是个画廊的老板,连一点最基本的常识也没有,雇个‘托儿’来炒作,这是圈内尽人皆知的事情啊。你的画现在才卖20万,我都觉得亏呢。”
孙纯恍然。画廊要炒高一位代理画家的作品,可以将一幅在画廊挂牌10万元的画拍到60万元,实际上就是他自己举牌买下的。上下两头付20%的佣金,计12万元,这幅画的“成本”才算是22万元。拍卖后再在画廊内高调挂出,就不是以前的10万元了,而是拍卖价66万元有拍卖公司的发票为证。就算打个折扣以50万元卖出,那也比22万元的“成本”多赚了28万元。
孙纯琢磨的同时,已经有人举牌了,第一排正中手持一号牌的一位老先生率先出价:“今天是嘉利的首拍,我出21万8,取个吉利,一拍就发!”
全场笑声、掌声一片,拍卖师满脸堆满笑容,“谢谢周老先生,周老出价21万8,其他朋友还有出价的吗?”
22万8、23万8、24万8,场内不断有人举牌,相继加价,而且都保持着尾数带8的出价方式,显然在给那姓周的老人面子。
“周耀宗是瓷器和近现代书画的收藏大家,也是香港非常有名的古董商。这次是嘉利专门请他来的,第一场拍卖要有这样的人来撑面子。”耳畔吹气如兰,陈田星子的半个身子完全压在了孙纯身上。
孙纯点点头,这个名字他极为熟悉,只是和真人对不上号,在他看到的关于众多拍卖会的新闻中,这是个经常出现的名字。
“他
孙纯跟在陈田星子身后,走进嘉利拍卖行的大厅。嘉利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拍卖公司,尽管和“英联”、“德意”这样国际上顶尖的公司还有不少差距,但对于“春拍”和“秋拍”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拍卖季,也是要连续进行十多场的专项拍卖会。今天在这里进行的,就是嘉利拍卖行今年“春拍”中的第一场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
拍卖大厅里已经坐了一多半的客人,陈田星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坐进第一排座位,而是在偏后的一个角落中坐下。孙纯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他本是不喜张扬的人,尽管最近有了些变化,但还是什么也没有说,挨着女人坐了下来。
今年姗姗来迟的“春拍”,还是同往年一样,由“英联”和“德意”这两个国际上最大的拍卖公司的两场拍卖会掀开帷幕的,不过结果却大出人们的预料。“英联”的第一场拍卖会是油画专场,投放了208件拍品,却创出了9800多万元的成交额,比“德意”投放了592件的中国书画专场高出了一倍多。现在所有的专家和媒体都在众口一词:中国的油画“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油画市场出现“井喷”。
这件事也成了陈田星子和孙纯讨论的话题。他们的画廊成立快两年了,除了拍卖了几幅一线当红画家的作品外,基本处于只买不卖的状况,看看账目就能明白,画廊的亏损非常严重。这两天陈田星子一直在和孙纯商量,以什么方式进入到这“牛市”中来。
拍卖会在两人的交头接耳中开始了,最初的几件拍品都是不太知名的当代画家的作品,竞拍不算激烈,都是一两分钟就结束了。孙纯有些心不在焉,可陈田星子从拍卖一开始就不再和他说话,聚精会神地注意着拍卖过程。
孙纯目光散乱地看着拍卖师起起落落地挥舞着拍槌,脑子中却还在想着和陈田星子讨论的内容,忽然拍卖师在两个穿旗袍的姑娘帮助下展开的一幅立轴让他楞住了。
这是国画中非常常见的“美人图”,画中的两个女子,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不正是他以陈田星子和石清为模特画的那幅“并蒂莲”吗?
“这幅立轴4尺3开,起拍价21万。”拍卖师的语调有些兴奋,“关于这幅拍品,我还想多说两句。在场的都是行家,可以看出这幅美人图,在黑与白的单色中,有着很多的内涵和充分的想象,仔细地品味和揣摩,可以在动感中体会凝固的美的瞬间。画的作者并不是一位专业画家,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幅画的功力并不输于任何一个国画名家。”
拍卖师在卖弄了几句后,见成功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就马上揭开了迷底:“画的作者就是目前最有人气的电视主持人孙纯,嘉利公司也是好不容易才搞到这幅精品。现在请各位举牌。”
书画市场交易,通常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4尺3开的立轴按3平方尺计价,那么孙纯的这幅“并蒂莲”每平方尺的价格达到了7万元,已经算是知名的青年画家的价位了。
孙纯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此刻他可不愿别人认出他来。身边的女人碰碰他,孙纯点头一看,女人手中是一副黑框眼镜。他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什么,但看看一脸平静的陈田星子,边带眼镜,边低低地问道:“怎么把这幅画拿出来拍了?”
“你就给人家画过这一幅画,还是我从石清妹妹那儿抢来的。”女人娇媚地横了他一眼,口气里夹杂着一丝幽怨,看到男人着急上火的样子,才恨恨地在他手上掐了一下,“傻子!亏你还是个画廊的老板,连一点最基本的常识也没有,雇个‘托儿’来炒作,这是圈内尽人皆知的事情啊。你的画现在才卖20万,我都觉得亏呢。”
孙纯恍然。画廊要炒高一位代理画家的作品,可以将一幅在画廊挂牌10万元的画拍到60万元,实际上就是他自己举牌买下的。上下两头付20%的佣金,计12万元,这幅画的“成本”才算是22万元。拍卖后再在画廊内高调挂出,就不是以前的10万元了,而是拍卖价66万元有拍卖公司的发票为证。就算打个折扣以50万元卖出,那也比22万元的“成本”多赚了28万元。
孙纯琢磨的同时,已经有人举牌了,第一排正中手持一号牌的一位老先生率先出价:“今天是嘉利的首拍,我出21万8,取个吉利,一拍就发!”
全场笑声、掌声一片,拍卖师满脸堆满笑容,“谢谢周老先生,周老出价21万8,其他朋友还有出价的吗?”
22万8、23万8、24万8,场内不断有人举牌,相继加价,而且都保持着尾数带8的出价方式,显然在给那姓周的老人面子。
“周耀宗是瓷器和近现代书画的收藏大家,也是香港非常有名的古董商。这次是嘉利专门请他来的,第一场拍卖要有这样的人来撑面子。”耳畔吹气如兰,陈田星子的半个身子完全压在了孙纯身上。
孙纯点点头,这个名字他极为熟悉,只是和真人对不上号,在他看到的关于众多拍卖会的新闻中,这是个经常出现的名字。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