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我们的1649 > 第七百九十七章 卧薪尝胆与借尸还魂

第七百九十七章 卧薪尝胆与借尸还魂(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郑芝龙领着全体人员在后院里开展了集体看报学习的活动。  

他们贪婪地阅读着每一条新闻,连一个都不放过。  

当然,后面那些恶俗的连载小说,郑芝龙看了几篇后,就弃读了。  

他要的是了解这个世界现在如何了,不是看男欢女爱!  

郑芝龙他们在京城里时,过的是圈养的日子,连家门都出不了。  

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也没有人能告诉他们什么。  

偶尔听到一点点,都能引发不少的联想。  

鞑虏让他给谁写信,他就给谁写信,绝对听话。  

相信鞑虏的许诺,跟着鞑虏走,这些年过去了,他还后悔吗?  

他早都心如死水了,只是按照惯性还活着。  

当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句话:  

美好的生活是可以预知的,不是靠着许诺来的。  

他又一次老泪纵横了。  

他自以为聪明,相信了鞑虏强盗集团的许诺,如果真能预知,他岂能带着兄弟和儿子们去送死?!  

整整一个月,他们集体读完了报纸,算是补上被屏蔽的那一段时间的信息。  

郑芝龙还要消化一番。  

他又独自在书房里呆了三天,然后出来了,准备让全体郑家人吃一顿晚饭。  

郑大木高兴地看着爹爹原先有些佝偻的身上,现在又挺拔了,而且胖了。  

郑芝龙对儿子郑大木说:“森儿,还要把你得力的手下一起叫上,事情到了今天,他们当然也算是郑家的人了。”  

这是一次正式的晚宴。  

他们点上了两盏煤油气化灯,整个大厅里通明瓦亮。  

这个本来是汉唐集团为了在北方做战时给部队用的,但是没有想到民间大为欢迎,他们还以为民间有马灯式煤油灯就够了。  

煤油气化灯在外形上和马灯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构造上也有一些差别。  

首先煤油气化灯在装上煤油以后,还需要向底座的油壶里打气,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煤油能从油壶上方的灯嘴处喷出。  

其次,煤油气化灯没有灯芯,它的灯头就是套在灯嘴上的一个石棉做的纱罩,他们使用的是硝酸钍溶液浸泡;再就是汽灯的上部还有一个像草帽檐一样的遮光罩。由于纱罩经过硝酸钍溶液浸泡工艺制成,所以当纱罩遇到高温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硝酸钍可由硫酸法或烧碱法分解独居石制得,独居石在大理石场里经常能找到。  

一盏煤油气化灯可以把周围十几米的范围都照得通明。  

不过,有时煤油气化灯点的时间太长了,半路上还需要再打点气。  

本来它同煤油炉一样的,都是为汉唐集团安保大队服务的,但是定远侯郑联只要看到了,就是个要买。  

这些加工技术都不难,定远侯郑联买了后就让三弟郑斌加工,倒是也能制造出来,只是灯罩和煤油似乎只能买汉唐集团的。  

煤油气化灯可抗三、四级以下的风,小雨天气亦可使用。  

在军营帐内使用时有一定除湿功能,冬季可以迅速提高帐内温度。  

这不要考虑北方冬天的天气情况嘛。  

之所以现在搞出来,还可以提供给民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煤油出现了滞销。  

现在,或者说是汉唐集团海外石油总公司煤油产量太大了。  

这样,第一层次的富人们开开心心地用上了煤油气化灯。  

他们喜欢在晚上把自己的后花园照得亮堂堂的,更重要的是晚上再看那昆曲之类的堂戏,真是好啊。  

最后还是海船上用得多,这东西照明,比煤油灯可更安全了。  

还有那煤油灶,用来煮汉唐集团式的挂面,太方便了。  

就这样,煤油又开始供销两旺。  

当一样产品滞销时,你要靠创新去解决问题,不能靠忽悠。  

在这个大厅里,郑芝龙宣布了一件大事情,他要退出幕后,好好当森儿的幕僚。  

郑芝豹倒是要加入郑家军中,毕竟还是算年轻一些。  

大家对这个明确表态一点也不吃惊,本来就该如此,先前要是听了郑芝龙的话,真带沟里去了。  

施琅将军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样最好。  

大家好好吃上了一顿酒宴,人人开心。  

宴后,郑芝龙和儿子郑大木、郑鸿奎、施琅等人在书房里密谈。  

现在是郑家这一支最困惑的时期了。  

汉唐集团拒绝给自己永胜王郑彩的待遇。  

福建郑家与自己不冷不热,总有一点防备心。  

广州的伪平南王尚可喜与自己对峙,摆出了你不来打我,我也不去打你的态度。  

双方有过小摩擦,大多是平局,那里的兵像是疯了一样。  

广西、云贵那面正在种什么田,也不出兵。  

海上风平浪静,连个海盗都没有。  

如之奈何?!  

郑芝龙叹了一口气,说:“森儿,汉唐集团势大如此,还不够你去倚靠?”  

施琅苦笑了一下,替国姓爷解释说:“太师,我已经去过三次了,他们次次回答都是一样的。不可能给与我等永胜王郑彩的待遇——若是带兵来投也可以,军官和士兵分开训练!  

国姓爷正是成就一番伟业的时候,如何可以这样?!”  

“那郑彩兄弟是何态度——”  

郑鸿奎说:“我倒是仗着老脸去过两趟,但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谈正事,要军火也给,但是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