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我们的1649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汉唐集团的两个没想到

第一百八十六章 汉唐集团的两个没想到(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请记住“  

异界小说”网址,  

汉唐集团的人现在正在研究着整个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的大气候,大环境的问题。  

他们现在严重削弱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的势力,给了一直锐意进取的荷兰人当头一棒。由此引发的与先前历史不同的走向都要重新推演和考虑,以便他们能够找到或者制造出最适合汉唐集团利用的局面。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还有只是在印度存在的丹麦东印度公司都要一一考虑到。  

汉唐集团有信心有能力下一盘有趣的棋,也许棋子们不那么听话,但大趋势下,它们应该别无选择。  

汉唐集团第一个没有想到的是,巴达维亚这枚小棋子反应有些激烈。  

同样都是台湾热兰遮城被别人侵占了,人家郑成功占了,他们只派出不足千人去收复,而汉唐集团占了,他们竟然如此大费周章,几乎把百分之八十的军事力量都派出来了,从资料上看,他们根本组织不起来这么多人…他们还真看得起汉唐集团,或者是有意成全我们,知道我们缺少劳动力?  

伍大鹏董事长在网上发了贴子,后知后觉地说:“这是因为时代不一样,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进取心比较强烈…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的小业主心态开始显露,偏与保守和算计得失…每个民族都有它天然的劣根性,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并且警惕我们自己心态的变化…明大陆的民族太老了,老到什么新思想新事物投放进入,都会变成漆黑的有特色的出来…幸好,我们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和解决问题…”  

不一会儿,梅乐芝经理回贴说:“如果我们承认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天然性的优缺点,那么关于它的讨论只不过是我们的一次认证而已,这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并不像是问题表相展现给我们的那样,比如那面世界的经常提到的社会制度问题…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社会制度都不是核心问题…核心的问题在于制定者对自己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遵守的问题…我们可以翻开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不管它是独裁还是民主自由,每一本宪法都会说得非常完美而让人振奋。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于制定者们自己是否去遵守它的问题。”  

李子强董事也回贴了,言语有些不善,说:“那么我们穿越者的特权呢?我们汉唐集团的优越感呢?!”  

梅乐芝经理很快回贴说:“我们的特权,就是能机会建立起一种制定者都要去遵守的体系;我们的优越感,就是我们有保障它顺利实施的能力…”  

建国安董事也少见的发了帖子:“时间和对平等这个观念的认知…我想它需要相当长的发展阶段…”  

隔了相当长的时间,梅乐芝经理回贴说:“我们不必要给这个阶段加以时间的限定,只要我们人人心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份美好,那么皮格马利翁式的期盼必将使之趋向于完成…”  

伍大鹏董事长看完后心里一声长叹,却没有再说什么。  

网上顿时一片安静。  

汉唐集团第二个没有想到的是,明大陆上现在也有人正在研究着他们。  

郑芝龙降清后,郑氏家族的官商加海商加海盗集团,几乎立刻分崩离析,他们本来就是靠个人威信建立起来的集团,领头人不在了,就只能推倒重来,或者来个明大陆特有的,而且如果不是汉唐集团的到来,仍会存在和延续的崩盘式结局…原先的一些地盘都被家族成员或以前的一些老部下们占据。  

没有人去理睬合法继承人郑成功。  

浯州(今金门)是被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领着手下陈豹占据;福建沿海对外贸易的最佳地点中左所(今厦门),是为郑彩、郑联兄弟所据。  

而郑成功在组织了几次攻城略地后,均告失利,现在还面临着没有根据地的困难,莫能展其所为。  

他组织的部队只得在安平或在厦门小岛鼓浪屿、镇海卫到海澄(今龙海)一带的海岛上训练士兵,整饬船只,以观其变。后来发展空间实在太小,不得不去了广东西部招兵纳粮…这也是何斌第一次去找郑成功,而他不在的原因。  

如果不是汉唐集团的到来,明年,也就是在1650年的中秋节,郑成功和他手下的四员大将,趁着叔叔郑彩离开厦门去广东征粮之际,运用“智谋”,其实就是利用叔叔郑联对他的信任,当然也有史书说利用叔叔郑联对他的轻视,将叔叔郑联一举杀死,然后将他手下的军队整合成自己的。另一个叔叔郑彩听闻后,带兵在外,不敢回来…直到郑成功亲手书写一封信以亲情将他感召回来,等他交出兵权后,仍视他为长辈…最后病死家中。  

这些资料都在汉唐集团的资料库里,谁想查都行。  

汉唐集团的许多人看了后都是无语…我们不是想评价谁对谁错的问题…那些利用人的情感才可能得以实施的智谋,真他妈的恶心人,更恶心人的是还有人推崇这种智谋。  

厦门是个好地方。经济上刚才提到了。  

从军事上讲,厦门地处海疆要地,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并同时可高居堂奥,雄视漳、泉。  

在同安一地,三面距海,金厦尤为险要,实为门户之防也。  

郑成功取得厦门港后,终于有了一个开展海上贸易的基地,实现他“沿海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