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第十章 五岳镇魔图

第十章 五岳镇魔图(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那位大堂经理一看见张中宁,立刻低头“嘿”了一声:“张先生,我立刻给他们安排最好房间。所有花费,都有我们酒店承担!”  

得了这面子,张中宁这才洋洋得意起来。感觉在范怡静面前,倍有面子。  

在这个时代,对于内地的大少们来说,明珠的小明星们,还是相当有诱惑力,带出去极其有面子的东西…  

“不了,”文飞淡淡的道:“我们只要一件商务套间,所有人住在一起的那种!”  

听了这话,张中宁用颇为怪异的眼神打量起文大天师来。看得文大天师浑身发毛,自然知道这家伙想歪了,误会了。  

文大天师怎么也不会为了这几个小鬼子背上这般的怀疑的,淡淡一笑:“这几个家伙惹到了厉害东西,这几天,我得护住他们!”  

“哦,原来如此!”张中宁和范怡静这对公母这才用着一种恍然大悟的神色看过来。  

文大天师心中肚子暗骂,却听范怡静好奇的问道:“文先生,我到时候可以去看看么?”  

“会十分的危险!”文飞一句话堵死了所有的路子。  

张中宁原本心中也有许多的好奇的,事实上,他一直在想找一位风水高手,帮忙了却一件大事。  

但是,文飞这般一说。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再问了。  

文飞和鬼菊派这几个家伙,没有太多的话好说。进了一间套房之后,文飞自己挑了一间最好的卧房住了。才不管他们其他四个人如何分配剩下来的房间。  

文飞曾经和他们随便聊了一下鬼菊派的修行法术之类的东西。却就发现倭国的阴阳术虽然出自道门,但是在这个国家却已经掺杂东密的东西进去。有着独到的发展。  

更为重视的是念力的作用!甚至强调要直接用念力来干涉物质,比如直接用着念力点火,移物这些,颇具神妙。  

不过,他们入手之法,也同样是存思观想。只是观想之法无比复杂,要从来在这无比复杂的观想之中,锻炼强大念力。  

说起来。这便是更加近似于密宗的手段了。  

同样道门雷法,据说就吸收了许多密宗的真言,杀伤力变得极大的同时。却就被许多门派称之为“后天道法”。  

入夜时分,文飞开始祭炼法器。这是他早就准备祭炼的一种法器,材料本来就准备好了。便是那本完全被洗白的经书,准备祭炼成一本《鬼帝统兵策》。  

只是现在力有未逮,却只好祭炼成一本五帝镇魔书。取的却不是五方天帝。而是五岳真形,镇压五方五地之鬼神的真意。  

早期道法之中,最重的便是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  

尤其是五岳真形图,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名山,皆俯视群峰,高大雄伟。按东西南北中,各居一方。镇压大地。  

便是取着五岳之形气,演化为五岳真形,镇压普天下的鬼神。  

对于文飞来说,这门道法不过就是把胸中五气,演化为五岳之形气,镇压一切。  

对于没有五气大圆满的人来说,修炼这般道法是有些困难。但是对于对于来说,这就已经是实用的“术”了。  

他稍稍一存思观想,原本循环完美的五脏五气之中,忽然肝木之气大盛。子有东岳形,令人神安命延,存身长久,入山履川,百芝自聚。  

东岳泰山君,领群臣五千九百人,主瘟治生死,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祠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  

上古之时,阴世尚未彻底成形。各地山川洞府,自行演化。天下山川之神,以泰山神为尊,一切罪鬼,都要受到泰山君的考治。  

“东方九门,中有始皇。出入三清,邀宴玉房。安镇灵岳,役运勾芒。上统青霞,九千九重…安治肝府,招致华光。灵晖流灌,面生金容。坐致自然,神明交通。身得长生,天地无穷!”  

冥冥之中,感受到这种意念。文飞胸中青帝宝珠,猛然一震,化为一尊神祇出来。  

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大明之印,乘青龙。正是东岳泰山君!  

这尊尊神一出,就似乎同时带来了泰山君镇压一切鬼神的气势。  

接着赤帝宝珠再动,所谓子有南岳形,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谋恶我者,反还自伤。  

接着存思观想,引动赤帝宝珠,化为一尊南岳君,服朱光之袍,九丹日精之冠,佩夜光太真之印,乘赤龙,从南方来降兆室。  

良久,赤帝君化为婴儿始生,常在赤炁之中。赤炁从口而入,直至心中,存思脾生黄炁,以贯绕心宫,黄赤二炁混沌相着,如炎火之斓光,觉心中熏热,便三咽。  

仰天默祝曰:“丹天三光,南上玉门。中有大神,赤帝灵君。衣丹带符,飞文羽裙。驾乘赤龙,与降飞云…”  

然后是中岳,北岳,西岳。五岳帝君,统统现形而出,五岳齐齐出现,便如同整个大地,一下子稳固,镇压,成形。  

这便是道门存思法和密宗那般的观想最大的不同之处,道门不论存思之法,如何演化。总之,都来源于道门之世界观,宇宙观,天人合一之观念。  

这种观念,后人很难理解。或许他们会说,那只是古人之妄想。因为他们只见过这五座高山,其实世界上比这五岳高大雄伟的山脉多的太多!  

但是,却不明白一个道理。就如同《陋室铭》之中的第一句话:“山不在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