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超自然科技强国 > 第88章 大扩军

第88章 大扩军(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5月5日,宋教仁武昌首义和龙啸卿进攻广州为同一天,且都取得了胜利。  

5月6日,宋教仁成立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同一天,龙啸卿成立广东军政府,同样通电全国。  

如此的巧合,让所有人都以为龙啸卿和宋教仁是一伙的,都是革命党约定好的同时起义。  

唯一不同的是,宋教仁的湖北军政府只有武汉三镇,而龙啸卿却是掌控了整个广东省72府县。  

湖北和广东的独立,立即在全国各地点燃了战火,各省革命党和不满朝廷的旧系官吏们纷纷酝酿策划独立。  

同盟会总部于6日晚些时候方才知道武昌的武装起义提前爆发,孙文考虑到革命武装起义恐引起列强们的干涉,因此决定先游说各国列强们让他们保持中立,顺便拉些赞助经费回来,然后再回国指挥战斗。  

但是国内革命不等人,湖广总督府被革命军攻陷之前,湖广总督瑞澄到英租界宝顺路英国驻汉口领事馆,请英驻汉口领事葛福(HerbertGoffe)向北京英国公使馆告之事变的发生,请求英政府的支持,希望驻汉口长江边的英国海军舰队参战,炮轰武昌起义军,挽回武昌的败局。  

葛福当即电告北京英国公使朱尔典(JohnNewellJordan),朱尔典指示英国亚洲海军“量力而行的给予援助”。  

几天之内,长江上集结19艘外国军舰,英舰8艘、美舰3艘、德舰5艘,俄舰2艘、日舰1艘。  

但是,集结归集结,葛福严令不允许英国军舰开火,除非自身受到来自革命党们的武力威胁。  

长江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英国人不开火,其他列强们也不敢开火。  

这就是英公使电文中“量力而行”的意思,英国人能做到仅是如此,其他的暂时“力不能及”。  

尽管西方各国因为北京条约关系,当时非常不喜欢革命发生,但是为了从长计议,选择了暂时性的观望姿态。  

具体策略是:列强们会遵守北京条约保护清政府,但新政权且暂不出手,等到事态明朗之后再站出来说话。  

按照列强的政治规则,一切都是为了列强们各自的利益,这是国际外交基本法则,不能指责谁对谁错。  

同样,在广东沿海地区有总计超过五十艘各国军舰,有英国香港舰队、法国远东舰队、日本澎湖舰队、美国亚洲舰队,以及德国、俄国的部分军舰也过来示威。  

列强们的军舰从台湾海峡一直到北部湾,给人无尽的压迫感。  

但是龙啸卿却不甩他们,因为他知道这不过是列强们的政治手腕,他们过来不过是要告诉龙啸卿“不要当他们是空气”而已。  

井水不犯河水,有这句话足够打发各国列强了。  

5月6日,摄政王载沣紧急召开内阁会议,清政府撤销瑞澄职务,命他戴罪立功,暂时署理湖广总督。  

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任命陆军大臣荫昌和海军司令萨镇冰率陆海两军南下平叛。  

10日,清政府进行战争动员,编组第一、二、三军。  

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总统;陆军第五镇扩为第二军,冯国璋为总统;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总统。  

12日,三军开拔,第一军和第二军向汉口方向集结,准备进攻武昌革命军。而第三军则是南下广东的,准备对付龙啸卿的粤军。  

萨镇冰调集海容等十五艘军舰准备协助陆军平叛,但是他很无奈。原本海军驻扎在上海,可以快速南下广东或者挺进长江汉口弹压革命。但是由于清军十几年都没有进行海上兵力运输了,兵舰太少无法将第三军的老爷兵们运抵广东作战。  

而载涛更是难伺候,非得要坐海容号南下,因为那样让他觉得安全。  

萨镇冰气得要命,但是不得不命海容等十五艘军舰从上海返回天津,驮着载涛和他的第三军南下广东。  

这样一来,清廷海军来回跑了一趟,耽搁了大量的时间,让广东的龙啸卿有了充足的准备。  

海军如此,陆军也不例外。  

除了第三军外,其他两军走几步就不动弹了。  

原因很简单,平叛军多为袁世凯旧部或者门生故吏,朝廷罢免了袁世凯,让他们不服。冯国璋等人故意用开拔费太少来刁难荫昌,故意命手下人鼓臊,拖延不走。  

15日,革命烈火高涨,武汉三镇光复后,宋教仁命孙武和黎元洪带兵迅速进攻汉口,意欲切断平叛军南下的通道。  

情况紧急,荫昌向载沣哭诉。  

载沣无奈,恰逢奕劻、徐世昌、那桐联名保举袁世凯。于是任命两年前被罢黜,现在彰德养病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然而袁托病故意不就任。  

这样清军平叛军队迟迟无法南下,给了革命党喘息和巩固战果的机会。  

袁世凯和载沣耍无赖的时候,龙啸卿在广东加紧了战争准备。  

先前因为琼州府人口少的缘故,龙啸卿的军队只维持了一个整编师的规模。如今占据广东后,人口众多,兵源充足,于是龙啸卿下令大扩军。  

从5月7日起,广东军政府在全省各地发布征兵布告,打着革命的招牌将无数热血青年男女都吸引来参军。  

同时,在申报广州分社的带领下,广东的几家报社已经沦为了军政府的宣传工具,大肆弘扬粤军的救国理念,号召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