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一千四百一十)世界轴心的真面目

(一千四百一十)世界轴心的真面目(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我可以把女拿出来看看吗?”哈勒的目米落在这根铁棒上刻的密密麻麻的图案和文字上。  

“当然可以。”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和胡汉阳少校对望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哈勒将这枚已经贴上了标签的铁棒从木盒当中小心地捧了出来,和奥夫施奈特一起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根铁棒通长约有坠厘米,直径约班米,是一根标准的圆柱体”  

由于年代久远,表面已经有了一层黑色的氧化膜,两头也因为磨损的关系变得有些钝圆。它的表面十分光滑,刻满了一种从没见过的文字,这种文字类似象形文字,但结构更简单,除了文字,铁棒上还刻有一些造型怪异古朴的图案,哈勒虽然见多识广除了图案当中的“”字之外,其它的符号和纹样他都是第一次见到。  

“我记得这里的喇嘛们使用的一种武器,就是类似这样的铁棒。”哈勒看了好半天,才抬起头,说道。  

“这种铁棒和佛教喇嘛们使用的护法铁棒有些相近,但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说道,“喇嘛们的护法铁棒上雕刻的是经文咒语,多使用藏文或梵文,作为祜邪除魔的法器,形制上也要更长一些。而这种铁棒上的文字和图案都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它上面的雕刻。”奥夫施奈持抚摸着铁棒上面的文字和花纹,“我觉得,这很可能不是人工雕刻的。”  

“您说得很对。”年轻人说道,“这种雕刻的手法,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他说着,又打开了另外一个较小的木盒,“而且,在其它的一些较小的铁制品上,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雕刻。”  

哈勒和奥夫施奈特看着这个小一点的木盒,里面按照大小次序摆放着几根长短粗细各不一样的小铁棒,长的约有7至眶米,直径1至旋米,小的仅有2至3厘米,直径不到0.5厘米,而且当中有的头部略尖或呈圆形,看上去就象一枚枚大号的枪弹。  

而在这些较小的铁器身上,同样密布着同样的雕刻,只是要细小得多。  

奥大施奈特拿起了一根象钉子一样的小铁棒,在灯光下仔细地观看着,在灯光的照射下,小铁棒身上的花纹和怪异文字闪着诡异的光芒。  

“这些都是在那间地下厅堂内发现的吗?”哈勒看着一枚头部尖尖雕成了一个蹲着的小人形状的小铁棒,一边瓣认着它身上的图案,一边问道。  

“是的,”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回答道,“除了那里我们在其它的地方没有找到任何相似的东西。”  

“如果可能,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去世那里看一看。”奥夫施奈特说道。  

“当然可以。”胡汉阳少校笑着说道,“不过,今天时间有些晚了,我明天给你们安排一下吧。”  

哈勒和奥夫施奈特按捺住内心的狂喜他们不约而同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中国人发现这些奇怪的铁制品的地方,应该就是“世界轴心”!  

第二天早上,哈勒起床后”和奥夫施奈特及弗朗兹和曼德尔等五人(由于德国人来得太多,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发掘工作,中国方面给他们分批作了安排)一起早早的来到了一处广场模样的地方,胡汉阳少校已经安排妥当”委托昨天的那位戴眼镜的年轻考古工作者一哈勒已经知道他的名字叫刘兆威带领他们进入那个通往“世界轴心”的洞穴,同行的除了刘兆威的女助手于莉一一位漂亮丰满的姑娘之外,还有一队当天进入洞穴工作的考古队发掘人员。  

正当队伍集合之际,哈勒注意到他们来时的向导丹吉和卓玛夫妇以及几名中国轻骑兵战士已经回来了,他们象是在向胡汉阳少校报告着什么,一名少尉将一个制作考究的银制水壶交给了胡汉阳少校,少校听了他们的话,脸色似乎不太好看。  

奥夫施奈特冲哈勒点了点头,哈勒装作不经意的来到了少校的身边,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抓到那些家伙了吗?”  

“找到了,他们加起来是六个人。”胡汉阳少校皱着眉头点了点头,将银水壶交给了身边的卫兵,“不过,全都已经死了。尸体象是被什么东西烧掉了,只剩下了油脂。”  

听了中国少校的话,哈勒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样的事在这里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胡汉阳少校苦笑了一声,摆了摆手,“我们走吧。”  

在刘兆威的带领下,哈勒等人和中国考古队员们绕过弯弯曲曲的土路回廊,很快便来到了那座被称为“萨拇巴拉”的洞穴前。  

哈勒仔细的看着这处曾经令伟大的元首和党卫军全国领袖魂牵梦系的洞穴,并没有发现它和别的洞穴有什么异常,只是多了一条石阶。而他当然能够辨别出,这条石阶应该工作人员后修的。  

“里面很黑,中间会有很多岔路,大家要小心,不要走散了。”  

刘兆威提德国人说道。  

“我们会注意的。”哈勒向中国人保证道。  

为了不浪费这宝贵的接触“世界轴心”的机会,哈勒还带上了摄像机。  

现在的洞内已经配备了照明设备,在进入洞窟伊始,哈勒就打开了摄像机。  

“这里有不输于敦煌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和雕塑,以及石刻。”刘兆威看到德国人的动作,笑着解释道。  

进入洞穴之后,德国人惊讶的发现里面竟然十分宽敞,听到刘兆威的解说,哈勒将摄像机转向四周,立刻便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