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一千零五十七)山鹰和大正望远镜

(一千零五十七)山鹰和大正望远镜(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1916年10月15日,彼得堡,郊外皇村。  

“…今天我在一位中国将军的安排下坐上了中国最新式的飞机,在北京城的上空飞行了大约一个小时,那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我感觉象是小鸟一样的在天上自由的飞翔,从天上向下望着,北京的皇城显得无比雄伟和壮观,在阳光的照耀下,宫殿的屋顶闪耀着金光,我很难想象我现在就生活在这座宫殿里我在这里生活的很好,我去过中国很多的省,见到了好多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我这才知道,中国是一个多么美丽和富饶的国家。在北京,大礼拜堂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我一直试图想要改变钧我的丈夫的信仰。尽管我知道他很爱我,但在这一点上不知怎么,我总是说服不了他,在这方面我们之间的辩论总是最后以我的失败而告终,后来我才知道,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几乎和彼得堡最博学雄辩的神父差不多,我很惊异于他的才华,也变得更爱他了”,不过,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没见面了,他的父亲把他送到海军学院深造,听说他将和好多人一起去海上练,虽然他常常写信给我,我还是忍不住想他,为他的出海刮练担心,听说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北海群岛附近的地方,我在多数时间同索菲在一起,索菲去了北京的一家著名舞蹈学院,我曾经陪着她参观过那所学院,在这里我见到了好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我喜欢这所学院,也非常想去,钧的父亲一开始不同意,认为这会让您不高兴。但他最后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真是太高兴了。我现在能够用华语读写了,并且能看报纸了,只要报纸上有关于我们的祖国的消息,钧的父亲都会让人把报纸给我送来。他很关心我,尽量想做到让我在这里感觉象在家里一样。,不过,我从报纸上看到的关于故乡的消息常常不能让我感到高兴,因为中国的报纸上的消息和照片都让我感到害怕,我们的祖国现在怎么了?这些事您和母亲是否知道?恐惧和担心让我无法入睡,我曾经和钧的父亲谈过。我问他报纸上说的事情是真的还是中国的记者们编出来的?他肯定的告诉我说这些都是真的,饥饿和暴乱已经开始在俄国蔓延。他非常担心这些会波及到中国的边境地区。所以才密切地注意着局势的发展。我相信他会在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对了,我认识了索菲的一位好朋友,她是一位北海酋长的女儿,也拥有神秘的力量,有一天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走过大街的时候被一辆快速开过来的汽车撞倒了,那辆汽车居然没有停下来帮助伤者,而是飞快的逃走了,我们想把受伤的人送到医院,但他伤得很重,流血不止,我们都担心他坚持不住,索菲的朋友却只用祈祷就止住了他的流血,就象我们的朋友对阿历克谢弟弟做的那样,这真是个奇迹!后来受伤的人终于得救了。钧的父亲听到这起可怕的事故的消息后非常生气,下令一定要抓住那辆撞人后逃跑的汽车上的人并给予严厉的惩罚。我同钧的父亲谈起过阿历克谢弟弟的病情,他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并指示中国的一些医学研究机构针对这种病进行研究,日本天皇要到中国来访问了,听说他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治病。因为中国的医院比日本要好很多。我真的希望中国医生能够研究出治好阿历克谢弟弟的办法,如果可能。真希望你们大家都能够到中国来看我“安娜斯塔西娅的信总是能让我感到高兴。”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亚历桑德拉皇后说道。“不象那个。大腹便便的罗德江科(杜马议长),又给我写了一篇完全是胡说八道的信,我甚至都不愿回答。”  

就在不久前,俄国杜马议长罗德江科给沙皇写了一封信,提醒沙皇暴乱正在席卷整个俄罗斯,但沙皇显然并没有把他的话当真。  

“我们的女儿说那个和索菲关系很好的中国姑娘也能治我们的孩子的病,真是让我难以相信。”皇后说道,“不知道我们的朋友对她的说法会不会产生疑问。”  

“如果我们的女儿说的是真的,那我们的孩子的生命就又有了保障”沙皇说道,“如果我们的朋友不在了的话,我们可以要求中国政府送那个姑娘过来帮助我们。”  

“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我们的朋友说过,他不会死的,只有水才是他最大的威胁。”皇后有些不满地看着沙皇说道。  

听了皇后的话,沙皇自知失言,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我们的女儿极大的改变了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她的作用抵得上你的一百万军队。”皇后一边不无自豪地说着,一边从沙皇手中拿过女儿的信,爱惜地收好。  

“是啊,我们现在已经被孤立在了世界的中央,如果中国倒向了德国,我甚至不敢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沙皇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落在了墙上的地图上。  

日德兰大海战结束之后,英国海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现在已经被德国完全封锁住了。这使得俄国的战略环境更加的不利。现在。除了依赖于协约国运输到摩尔曼斯克的物资外,俄国最主要的物资来源,就是通过中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的物资输入。  

所幸协约国在中国订购的武器装备,中国都能够及时完成并且运进俄国。这大大“缓解”了俄国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但沙皇不知道的是。这些武器装备真正送到俄队官兵们的手中,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