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三百八十一)再战海参崴

(三百八十一)再战海参崴(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舰队鱼雷艇队原先用于守口的“定远”、“镇远”和“济远”三舰的舰载鱼雷艇拉到海参崴来,用于执行进港偷袭的任务,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种舰载鱼雷艇,北洋舰队一共有6艘,“定远”、“镇远”两舰搭载的分别被命名为“定远附属一号”、“定远附属二号”、“镇远附属一号”、“镇远附属二号”,“济远”舰搭载的被命名为“中甲”和“中乙”,6艇为同级,均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艇体钢制,排水量15.7吨,艇长19.74米,宽2.59米,吃水1.07米,采用1座汽车式锅炉、1座蒸汽机,单轴推进,功率200匹马力,航速15节,主要武器为2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艇上共配备2枚黑头鱼雷。  

这型小吨位的鱼雷艇采用的是成熟的全封闭设计样式,整个外观洗练整洁,像极了现代的潜艇。这其实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各国鱼雷艇的典型特征,艇上所有的人员都在内部活动,甲板之上看不到人员。雷艇的首部是前低后高的龟甲状甲板,利于破浪,在龟甲状甲板的末端中央连接着一个碉堡状的司令塔,鱼雷艇的操纵驾驶、鱼雷发射都在这个有装甲保护的部位里完成,而在装甲司令塔两侧,龟甲状甲板末端左右各有一个蚌形开口,用来将鱼雷运往布置在艇首左右的两具鱼雷发射管内。司令塔之后的舱面是中间高两边坡的穹顶型,便于排水,甲板上除了烟囱和机舱棚外基本没有多余的设施,设计可以说是很先进的。  

这些舰载鱼雷艇从加入中国海军开始,一直没有太多的出场机会,在大东沟海战中也只是起到了搭救落水的友舰官兵和“清扫”战场上被打得不能动弹了的日舰的任务,在后来发生的历次海战中,这些舰载鱼雷艇因为不易远航,一直都被用于守卫港口和内河水域,潜艇部队的出现让他们的“用武之地”进一步变小,但现在,北洋舰队和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对战进行到了这个“特殊”的时刻,终于轮到她们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在叶祖圭的命令下,北洋舰队的运输舰把这6艘舰载鱼雷艇都给拖了过来,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叶祖圭决定采取“夜袭”,向海参崴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发动攻击。  

为了配合鱼雷艇队的偷袭,叶祖圭率领北洋舰队主力在晚上对海参崴发动了牵制性的进攻,并派出舰只在港外发布灯光信号迷惑俄军。在舰队主力的掩护下,北洋舰队的6艘舰载鱼雷艇一艘接一艘的通过了俄军的“紧急逃生出口”,进入了海参崴港内。  

北洋舰队的夜袭给俄军海岸炮兵和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极大的震骇,“俄军乱放岸炮舰炮应战,信火乱飞,其探照灯四下扫射,亮如白昼”,俄军的探照灯光极大的便利了北洋舰队的鱼雷艇的行动,使得这些小巧灵活的舰载鱼雷艇得以很容易的发现俄国太平洋舰队各舰和巡逻艇的所在位置,6艘舰载鱼雷艇从容不迫的开始了进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