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三百八十二)俄国人服软了

(三百八十二)俄国人服软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定一”号鱼雷艇在率先进入海参崴港内之后,很快发现了一艘停泊中的巨型战舰,“定一”号鱼雷艇迫不及待的向这艘俄国巨舰发射了两枚新式鱼雷,一枚鱼雷击中了停在这艘巨舰旁边的一艘驱逐舰,另一枚鱼雷击中了巨舰的舰首,从熊熊的火光中,“定一”号鱼雷艇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认出来了,这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  

打中了对方的旗舰,可把“定一”号鱼雷艇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乐坏了。  

两枚鱼雷打光,“定一”号鱼雷艇立刻脚底抹油,从来路撤出了港外。  

而随后跟进的“定二”号鱼雷艇的遭遇,就要有意思多了。  

“定二”号鱼雷艇进入海参崴港内之后,立刻开始寻找攻击目标,但却没想到被一艘俄国海军的巡逻艇发现了,这艘巡逻艇一边发出警报一边向“定二”号鱼雷艇猛烈开火,“定二”号鱼雷艇没有自卫武器,只能和俄国巡逻艇比谁跑得快了,由于慌不择路,“定二”号鱼雷艇竟然冲到了一艘俄国巡洋舰的旁边,这艘俄国巡洋舰同时也发现了“定二”号鱼雷艇,开始用大炮猛烈轰击,“巨弹纷飞而来,合艇官弁皆以为我事已毕,相顾默然”,但是就在这时,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俄国巡洋舰猛地射出一炮,居然把紧追在“定二”号鱼雷艇后面的俄国巡逻艇给打中了!  

“敌艇为其大快船发炮所中,俄见白汽一缕,喷薄而出,直冲天宇,或谓其大汽管为炮所中,该艇瞬间即没,当为敌舰误击之故。我艇遂两雷齐发,正中敌舰,仅见其舰身微晃。众咸谓鱼雷中而未爆,正自惊疑,敌舰底巨浪翻涌,炸响连连,顷之船即覆没,众皆拊掌称奇。”  

俄国炮手居然在海战的关键时刻弄出了这么大的“乌龙”出来。前来偷袭的“定二”号鱼雷艇上的中国海军官兵当时那大起大落的心情,已经没有人能形容出来了。  

“死里逃生”击沉了俄国巡洋舰的“定二”号鱼雷艇发射完鱼雷后也立刻撤出了战斗。  

“镇一”、“镇二”号鱼雷艇进港后编队向停泊中的俄国舰队发起了攻击,面对黑压压的停泊在那里地俄国舰队射出的凶猛的炮火和后面俄国巡逻艇的追击,他们不约而同的把携带的鱼雷向着那个方向射了出去,然后掉头就跑,反正官兵们听见了身后传来巨大地爆炸声之后知道了鱼雷没有“走空”后也就心满意足了。  

最后进港的“中甲”、“中乙”号鱼雷艇各自找了一艘俄舰作为攻击目标,发射完鱼雷在那里眼看着敌舰慢慢沉入水中之后才撤出了战斗,和“定二”、“镇一”、“镇二”遭遇到的凶猛炮火拦截不同,这两艘鱼雷艇的“运气”出奇的好。直到战斗结束,没有任何一艘俄国巡逻艇前去拦截,让这两艘鱼雷艇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撤出了战斗!  

天亮后。海参崴港内可以说一片狼籍。惨不忍睹。  

为了确认战果。北洋水师提督叶祖圭派出侦察气球和水上飞机飞到海参崴港地上空查看。确定了舰载鱼雷艇地攻击获得了空前地“成功”。俄国太平洋舰队地旗舰“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地舰首被完全摧毁。无法行动。成了废舰;刚刚勉强修好地两艘大型巡洋舰“瓦良格”号中雷倾覆。“俄罗斯”号中雷后搁浅;另有一艘扫雷舰和三艘驱逐舰被击沉。  

舰载鱼雷艇居然在这个时刻取得了如此辉煌地战绩。是让谁也想象不到地。  

这场偷袭战也让孙纲改变了对舰载鱼雷艇地看法。  

孙纲因为自己受后世惯性思维和学到地知识影响。脑子里总是坚甲地战列舰和能远距离攻击地航空母舰地影子。对于鱼雷艇和一些小型战舰地作用认识不足。这一回。北洋舰队地这些舰载鱼雷艇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极为生动地一课。  

在孙纲看完战报后。关于那艘从曰本弄回来地老式俄国巡洋舰。孙纲此时在脑子里萌生了一个大胆地念头。  

那就是,把这艘老舰改装成一艘鱼雷艇母舰!  

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俄国的那位海军名将马卡洛夫在俄土战争中就弄过。  

这种特殊的战舰,在舰队海上决战中的作用不一定很大。但在特定的区域内和特殊的条件下,发挥的作用,绝对是别地战舰所无法取代的!  

“这些鱼雷艇好厉害啊。”马看完了战报后,笑问道,“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俄国人也剩不下几条船了,还不服软吗?”  

“也许想和咱们玩宁死不屈呢。”孙纲笑了笑,说道,  

但让孙纲意想不到的是。俄国人这回真的服软了。  

在海参崴的战报传回来后不久。李鸿章派人来找他,并顺便告诉他。俄国人向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和谈的草约已经基本达成了。  

而且,听说还是俄国沙皇尼古拉直接批准的。  

知道了这个消息,可是让孙纲着实感觉到又惊又喜。  

他这些天还一直为那个“俄德法三国同盟”可能出现的事而烦恼,现在应该是不怕了。  

俄国太平洋舰队虽然再次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并没有全军覆没,俄国人现在又争取到了法国和德国的“帮助”,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软”下来地。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其它地事情,让俄国人改了主意?  

孙纲见了李鸿章后,李鸿章把“草约”拿给他看,孙纲看到后,还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