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华夏 > (九十二)老狐狸的克虏伯情结

(九十二)老狐狸的克虏伯情结(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克虏伯的装甲材料很快就到了。”马玥对孙纲说道,“听说水师现派了两条船去拉的。”  

“我还愁呢,德国人上次不卖咱们船,这次能卖给咱们大炮和装甲吗?”孙纲高兴地说道,“想不到老头子这么容易就搞定了。”  

“你不知道吧?老头子和克虏伯,那可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马玥说道,  

“真的假的?这我还真不知道。”孙纲吃惊地说道,  

听了马玥从军情处收集来的信息,孙纲才知道,原来,克虏伯家族和“东方俾斯麦”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早在1866年6月27日,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访问德国,代表团成员张泰回国后向李鸿章报告了他对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深刻印象——“他热情、好客,不像英国人、法国人那样藐视我们的长衫,马褂和长辫,他彬彬有礼地用盛宴款待我们这些中国人。”对于为普鲁士赢得普法战争立下大功的“加农炮之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李鸿章早已钦佩不已。他让手下准备了一份世界各国炮厂的大炮质量一览表。经过认真的审阅,选择和比较后,他认为,克虏伯家族的大炮优于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大炮,将来一有战事,“稍有优,则利钝悬殊”。1871年,李鸿章在科隆商人费雷德里茨.佩尔的鼓动下,一口气向克虏伯家族买下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首先稳固北京城的防务安全。1874年,正当李鸿章踌躇满志地运作洋务,“讲求洋品”,庆幸中国有“开花大炮”时,日本军队突然武装侵占台湾。原来李鸿章还想与日本联手抗击西方列强进犯中国,这“一厢情愿”的美梦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后,李鸿章有着强烈的愤怒和报复心态。他一方面请德国军事人员汉纳根(后来担任过北洋陆军炮术总教习)着手设计旅顺,威海卫炮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防御炮台的样板,同时派特使前往德国与克虏伯家族谈判,认为克虏伯有义务出资为中国培训火炮专家,中国才有可能继续购买克虏伯家族的大炮,否则中国会向欧洲另一军火销售商“波弘协会”靠拢。1877年春,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这场军火竞争中同意了李鸿章的要求——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卞长胜,查连标等七人到德国埃森接受免费培训。  

在克虏伯家族的暗示下,中国军事代表团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签订了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济远”舰的建造合同。之所以选择这家军舰厂,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认为该厂生产的军舰的龙骨,护甲钢板和舰面的主炮,副炮,弹药,穿甲弹等均为克虏伯兵工厂生产。其中“定远”,“镇远”等主炮都是克虏伯兵工厂305毫米的双联装巨炮,射程远,火力强大。当时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扶桑”,“金刚”等都无法与其比肩。1886年8月,“定远”,“镇远”从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千里迢迢到华后,李鸿章就命令海军提督丁汝昌驾舰和北洋海军其他等军舰集结,先远航海参崴,然后回转日本海域,向日本海军显示大清国北洋海军的军威!该行动令日本政界,军界高层惊恐不已,一片哗然!李鸿章当年命令中国的新军舰长驱直入日本海域,虽然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民族之恶气!”但却暴露了实力,让日本决策层有了制造特种军舰的准备。(德国埃森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887年初春,一个庞大的日本军事代表团来到德国埃森克虏伯火炮射击场观看了口径巨大的305毫米克虏伯大炮的试射,得到现场所有的大炮资料和数据后,他们马上高薪聘请法国军舰设计大师怀德的得意门生白劳易为日本设计更为先进的“超级军舰”来对付并击毁“定远”,“镇远”舰。)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和李鸿章私交甚密,曾在1876年赠送过李鸿章一座多头火车的模型,又在1888年帮助中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和留学生们取得了德国刷茨考甫黑头鱼雷磷铜(即鱼雷雷壳的主要材料,因为用钢为鱼雷的外壳容易锈蚀,德国刷茨考甫公司将克虏伯公司用于生产火炮的炮铜内加入磷青,从而去除铜材内的杂质,使得铜质更为坚绵耐腐蚀,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铜称为磷铜,专门用于鱼雷的雷壳,这在当时是不传之密)的提炼方法,使中国自行生产鱼雷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  

这一次德国政府迫于英国的压力没有卖给中国战列舰,使德国军火商非常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大主顾,这一次中堂大人又找上门来,克虏伯兵工厂当然喜出望外,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公使许景澄开出了采购清单,包括要塞炮,海岸炮,行营炮,舰炮,装甲材料,大开花弹,穿甲弹等等,让克虏伯赚得盆满钵满,李鸿章趁机提出让中国军工技师赴德学习弹药信管设计制造(主要是为了孙纲的那个“穿甲弹”计划),并帮忙联系学习鱼雷的制造和引进相应的设备,克虏伯公司也都答应了。  

由于李鸿章从克虏伯那里弄来了240毫米大口径速射舰炮(当时速射炮所能达到的最大口径),让法国加纳公司派来修炮的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生怕失去这单大生意,他们“竭尽全力地谋求改进和完善,力求让中国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在把法国人“折磨”得“欲仙欲死”后,经过了多次试射,所有的故障都被排除了,并加上了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