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纵横宋末 > 五百八十三、大奸大恶

五百八十三、大奸大恶(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听到此话,蒙哥汗不禁皱眉。  

什么时候,堂堂蒙古汗国要棒别人臭脚了。  

要知道,蒙古汗国别的不行,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武力。  

张德辉说出此话,其实也没有那么把握。  

大汗在不断征求武将意见,将文人视为弃为蹩履。  

他看到武将纷纷出主意,也想在这里刷一些文人的存在。  

要文人上战场是不可能的,倒不如施展文人的所长,嘴巴皮子,阴谋诡计。  

只是他的话刚刚落下,就有人迫不急待站了出来。  

“禀告大汗,微臣认为此法得不偿失。”率先出来乃是代丞相杨惟中。  

虽然他与张德辉乃是政敌,但是这个法子他认为确实不妥当。  

虽然他想刷一下的文人的存在之感,但是这里毕竟汗国,不是春秋战国时候。  

所以他等张德辉话音刚刚落下,急忙出来制止。  

燕京行台郎中姚枢出来,对着蒙哥汗说道:“禀告大汗,微臣此举有损汗国威望。”  

他则是从汗国威望来提示,说完就退下。  

“禀告大汗,此举乃是抬举赵平,让赵平骑在汗国头上拉屎拉尿。”塔海和秃乃是武将,说话自然粗鲁不堪。  

张柔眉目紧皱,也出来拱手一礼:“禀告大汗,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相比其他之人,他说得更进一步。  

虽然不少文武大臣反对,但是蒙哥汗还是没有表态。  

其它人表态是其次,另外一个人表态才是关键。  

“禀告大汗,臣弟认为此举虽然南蛮对赵平更加猜忌,但是对赵平更加依赖。”忽必烈看到一众文武都出来,也不得不出来表态。  

蒙哥汗虽然一直听到文武大臣说话,但是没有看到忽必烈说话。  

这些表态之人不少与忽必烈关系密切,让他忌惮不已。  

直至忽必烈出来表态,他才松了口气。  

蒙哥汗虎目扫视所有文武大臣,点点头:“汗国以武力撗扫天下,岂能说武力不如别人,此事休得再提。”  

其实也有一些文人从内心深处赞同张德辉的说法,可是胡人凭借的乃是武力。  

要胡人承认武力不如对方,那不是让胡人自绝天下吗?  

想到这里,这些文人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既然蒙哥汗已经定下基调,所有文武大臣纷纷称是。  

大宋京城后宫,福宁殿。  

皇后谢道清,一边喝茶,一边仔细阅读《大宋中华报》。  

对于她而言,阅读《大宋中华报》已经成为她每天必修功课之一。  

她没有多少选择,爱情已经远离她,这个时代也没有更好的娱乐方式。  

当《战争说》出来之后,她对赵平好感度直线上升。  

她已经年届中年,花前月下早已远离,毕竟她是以一国之母来看待赵平的文章。  

对此她还反复探讨,反复阅读。  

当然,她对于赵平的诗词曲子也不是全部喜欢,而是有自己选择的。  

看到当今皇后对于赵平非常关注,小太监张银灵机一动。  

他将赵平所吹由其娘亲谱曲的《沧海一声笑》《梁祝》《精忠报国》曲谱献上。  

谢道清后来让宫女试着弹奏之后,慢慢喜欢上《精忠报国》有豪迈与《梁祝》缠绵,对于《沧海一声笑》这个充满江湖草莽气息的曲子反应一般。  

当听说赵家庄短短半年之间几乎从无到有崛起时,谢道清手中的冰镇银耳汤差点从手中掉下,这个不是妖孽还是什么?  

制器、作曲、写诗、作赋、带兵、策论等等,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不是吗?赵平通过自己制作的轰天雷,不但协助余玠打败胡人,还俘获对方主帅,并凭着《战争说》、《万物统一论》等诗词策论被朝廷恩赐为进士及第。  

看到《战争说》这个文章,她不禁摇摇头。  

此文犹如一把利剑太尖锐,也伤到不少求和文臣一些水晶易碎心,引起朝廷许多主张求和文臣对他大为不满甚至攻讦。  

现在朝廷大臣分成两派,一派是主战,一派是主和。  

其实理宗就是一个主战派,不然也不会发动灭金及端平入洛之事。  

金国不但俘虏二帝,让皇帝全家脱光,接受牵羊之礼,而且还侵占大宋的北方,这是奇耻大辱。  

京城之所以叫做临安,乃是临时京城之意。  

既然是临时京城,大宋代代官家念念不忘的收回故土,把京城还于开封。  

在当时,大宋联合胡人,灭掉金国。  

在大臣们想来,既然金国已经灭掉,那应该恢复故土,还都于开封。  

对于大宋而言,这是历史没有之丰功伟绩,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  

大宋朝廷上上下下气势如虹,才有端平入洛之事。  

没有料到,胡人凶猛远远超过金国。  

不但迅速击败入洛大宋唯一一个骑兵,而且找到借口,想一口吃掉大宋。  

如果不是有孟珙、余玠这些战神,大宋说不定已经被胡人吞下。  

此时,大宋上上下下看到胡人如此厉害,主和派现在占了上风。  

只是胡人不像金国与辽国,不但一统北方,而且还要铁心灭宋。  

有些大臣认为,如果没有端平入洛之事,胡人是不会入侵大宋的。  

可是他们选择遗忘了,胡人当时正面无法击败金国,借道兴元府,顺便把兴元府不少疆域占领。  

胡人铁心灭宋,总是会找到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