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八十章 发工资真香

第八十章 发工资真香(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主席台下,众人伸长了脖子,好奇的盯着那个铁皮箱。  

只见李卫东将手伸进铁皮箱,看动作像是抓住了什么东西,然后向上一提溜。  

一捆“大团结”被李卫东提了出来,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是钱!”  

没有人不认得这个东西。  

“这一捆得多少钱?”  

“应该有一万块吧!”  

服装厂的职工们小声议论起来。  

一捆“大团结”是十沓,每沓是一百张,也就是一千块钱,十沓便是一万块钱。  

也就是说李卫东回手在铁皮箱里这么一掏,便是个万元户。  

然而李卫东的动作并没有结束,他又一次把手伸进铁皮箱,然后提出第二捆钱。  

“还有第二捆呢,这就是两万块了,够给咱们服装厂发一个月的工资了。”有人小声嘀咕道。  

紧接着,第三捆、第四捆、第五捆,依次被李卫东从箱子里拿出来。  

台下众人再次开始骚动起来,隐约间还有一个个惊呼声响起。  

“好多钱啊!”  

“箱子里还有!”  

“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终于,李卫东把箱子里的钱全都拿出来了,一共二十捆,也就是二十万人民币,这二十捆“大团结”被李卫东整齐的摆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四捆一横排,一共五排,摞成了一面小墙壁。  

在当时,万元户是很多家庭重击奋斗目标了,大多数人连一万块钱都没见过的,如今整整二十万垒成了一面墙,摆在了众人面前,顿时震撼了所有人。  

此时已经不用李卫东亲自回答,拿什么给服装厂的员工发工资,这二十捆“大团结”就是最好的答案。  

主席台旁,朱士聪脸上的笑容已经凝固住,他曾经猜想过,李卫东会画更大的饼去忽悠服装厂的职工,也曾猜想过,李卫东同样会拿出一沓服装订单出来。  

可令朱士聪万万想到的是,李卫东直接摆出了二十捆“大团结”,那可是整整二十万人民币!以本伤人,这完全就是不讲武德的打法。  

于正诚同样是一脸的惊讶,他知道李卫东有本事,总能弄来一些别人弄不到的东西比如250条轮胎比如15辆黄河重卡。可二十万人民币,这好像是有些夸张了。  

李卫东再次站在主席台前开口说道:“服装厂的同志们你们都看到了,这里是二十捆现金就是用来给你们发工资的。我李卫东在此承诺,如果我承包服装厂不光给你们发这个月的工资公司拖欠你们的上个月工资,还有上上个月工资,我也补给你们!”  

“你要把三个月的工资都补给我们?”有人大声问道,言语中充满了惊喜。  

“你说的对三个月的工资一分不少,都补给你们!”李卫东大义凌然的样子,颇有一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感觉,仿佛花出去的不是自己的钱。  

“啪啪啪啪啪啪啪…”台下立刻想起了最热烈的掌声,还夹杂着阵阵欢呼声。  

这次的掌声是服装厂职工自发性质的没有人带头,而且久久没有停息。  

每个人的脸色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毕竟要发工资了,能不激动么!  

为了能够承包服装厂李卫东也是下了血本了。  

服装厂有近四百名职工,每个月不算奖金基本工资就需要两万块李卫东承诺补发三个月的工资一下子就要支出六万块钱。  

在李卫东原本的计划里,他只打算给服装厂职工补齐当月的工资,然而杨鹏却拿出了一大把服装订单,李卫东不得不加码,干脆就补齐了三个月的工资。  

对于李卫东而言,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钱都已经从银行贷出来了,半年就要付一万九千八的利息,要是拿不下服装厂的话,那肯定是要亏欠的。  

而承包下服装厂,李卫东有的是赚钱的手段,现在补给工人的工资,也能赚回来。  

做实业就是如此,不要怕投钱,钱攥在手里只能越来越贬值,把钱投出去,才能赚钱。  

李卫东身旁,已然沦为背景板的杨鹏呆呆的望着那二十捆“大团结”垒成的墙。  

此时杨鹏很清楚的知道,服装厂厂长的职位,已经从自己怀中飞走了。  

演讲稿白背了,订单白准备了,托儿白找了,大饼也白画了。  

什么制服订单、军大衣订单、白大褂订单,的确很具有诱惑性,下个月发工资的口号,也很能煽动人心,可这些东西哪有那一捆捆“大团结”香啊!  

下个月发工资,终究是下个月的事情,承诺很美好,未来很有希望,可总比不过先把这个月的工资领到手。  

更何况李卫东还承诺,补齐三个月的工资。  

展望美好未来,到底是不如珍惜有钱的现在。  

杨鹏忍不住又看了看那一捆捆“大团结”。  

大团结上,农民姐姐笑的很甜美,工人哥哥笑的很灿烂,解放军叔叔笑的很真诚,少数民族爷爷笑的很淳朴。  

然而杨鹏却欲哭无泪…  

接下来到了投票时间。  

然而李卫东一顿砸钱的操作,却让投票变得毫无悬念。  

服装厂的职工们都想尽快的领导那三个月的工资,领到选票之后,毫不犹豫的在李卫东名字后面画上了对号。  

然而有人却并不甘心,比如杨鹏找好的托。  

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姓王,王阿姨的女儿刚刚初中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  

杨鹏给王阿姨承诺,一旦自己当上厂长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