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没想当影帝 > 第五十八章 打脸

第五十八章 打脸(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追订下降,一定是没有写‘求订阅’三个字,绝对不是因为我水)  

“那你前段时间跟张一谋合作《坚如磐石》,感觉怎么样?”  

“那电影难度不高,我感兴趣的是老谋子用的是单机摄影,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漂亮,光线、调度包括演员的走位,很像戈达尔的色彩!”  

想了想,沈明又补充了一句:“他是非常棒的导演,也是一个很有独特风格的导演。我想任何一个演员跟他合作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那你觉得张一谋身上有什么最吸引你的特质?”  

“他真的就是超人,精力太充沛了,每天干很多事,特别自律。到现在还能保持好身材,晚上从不吃晚饭,就吃个酸奶、几个干果。因为他要保持精力,同时开好多会,拍《坚如磐石》的同时也在做冬奥会,很羡慕他有这样好的精力。而且他又是特别有大局观,为人特别有风格、细心,特别温暖。”  

“听说过两天上映的《哪吒》,是你投资的?”  

“…也算是机缘巧合,最开始我只是出品方之一,后来,最大的投资方撤资了,我去现场看了一下,《哪吒》的故事、画本,包括导演团队,我都特别喜欢,所以,就补上了资金,我就成了最大的投资方…”  

“那你觉得这部动漫怎么样?”  

“应该很不错,过两天首映场,我会去看的!”  

闭幕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片子。  

什么叫完成度?  

故事,有头有尾,逻辑贴合;  

形式,画面舒服,声音清晰。  

情感、,松弛有度,表达明确。  

听着特简单,但相当一部分的电影都做不到这点,明明残缺不全还特么自鸣得意,各种突破,各种酷炫,各种大制作…巴拉巴拉的就为了忽悠观众掏钱。  

趁早死去!  

大部分FIRST青年电影展映的作品都是意识流…  

比方说被刁奕男力挺拿下最佳剧情长片的《春江水暖》,就是非常典型的意识流电影,《春江》很像一部精致版的《四个春天》和博物馆里放的景色介绍宣传片…  

没什么剧情…  

难怪评委之一的秦浩直接跟他翻脸了…  

秦浩喜欢《慕伶,一鸣,伟明》,那是一部剧情片:父亲患病生命垂危,母亲被迫扛起家庭重担,儿子渴望逃脱这一切…  

沈明也看了,这电影很平淡,没有高潮戏,不太适合商业推广。  

反正,这次的FIRST之旅收获不大,但是,这地方确实挺可以的,大部分人只谈电影,不谈票房,也不谈投资…  

很纯粹,也很乌托邦…  

本来没什么事的,闭幕式,烸青的发言,让整个现场充斥着尴尬!  

中年女演员危机论…  

‘希望各位制片人、导演们给我们机会…’  

‘我们一直有一个目标,希望有机会跟优秀的团队合作,这是我们的野心,也是每个演员的野心。岁月赋予我们经验,皱纹,阅历,宽容善良,善于沟通,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合作。大家除了演戏什么都不会干,除了逛街。’  

不管她说的对不对,但是这样一个场合,你一个前辈级别的女明星,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真的有点喧宾夺主了!  

别人尊敬你,请你做嘉宾,你就应该给别人面子,不要破坏气氛,否则就有倚老卖老任性妄为的嫌疑。  

你有那么惨吗?  

代言费800万,少一毛都不行!  

烸青的牌面特别大,当年跟小沈羊合作《后厨》,不断要求调整剧本,甚至中途离开剧组。之后,剧组将她请回,又因她不愿意在南方城市拍摄,剧组将拍摄地挪到了北京,很多场景采用棚拍的方式…  

插一句,小沈羊当年很惨的,拍《后厨》的时候,烸青一个人携带至少七八个工作人员,本来化妆间是女主演和男主演共用的,结果,烸青一个人的团队就已经挤满了化妆间,小沈羊只能在室外化妆…  

台下所有人保持沉默,最后颁奖的沈明也在皱眉…  

真惨,又要接锅…  

“我又来了!”  

沈明故作轻松上台,朝台下摆了摆手,没什么人理会他,都被烸青给惊到了!  

叹了口气:“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想业内给青年男演员的机会不是很多,除了青春片、偶像剧,就只能演演儿子!”  

台下一堆人都在看他…  

什么情况?  

演员诉苦大会?  

“不过我现在的片酬很高,也赚了不少钱,其实我们这些明星,赚的钱真的甩了普通人不知道多少倍,所谓的苦恼,你们听听就行,不必太当真,今晚是属于电影人的,属于西宁FIRST青年影展的,是属于你们的,你们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一连三个‘属于’,整个现场轰然炸响,一堆人起立鼓掌!  

“好,我们来看看这届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的获得者是哪一位未来的大师!”  

“…恭喜顾小刚,《春江水暖》!”  

颁奖结束,沈明被在场的藤逊娱乐记者拦住了:  

“没有,我就是觉得一个一线演员在台上说这些不合适,你有资源、有人脉,还有钱,为什么不自己孵化市场?等着市场成熟?全世界所有的电影市场,包括美国,都是喜新厌旧的,茱莉亚·罗伯茨、凯特·温斯莱特、桑德拉·布洛克、凯特·布兰切特都不再是主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