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誓死保卫贾大人

第一百七十九章 誓死保卫贾大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准确说乾隆早怀疑金川不对劲了,所以才会便宜贾六这个忠勇无双的巴图鲁兼职当特务。  

当特务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不是把仗打好,是如实奏禀!  

问题来了,高级将领们异口同声把阵亡的福三阿哥吹捧上天,差点就要给其定个果烈勇毅啥的,突然有个心腹暗探密报说福三阿哥其实一无是处。  

乾隆会怎么想?  

老头子肯定不会让“养子”死后被打倒批臭,因此贾六的如实汇报对福康安的身后定性起不到作用的。  

但是,却能让老头子对以阿桂为首的金川前线总指挥部产生怀疑。  

哪怕阿桂他们其实也是照顾皇帝的面子,也照顾富察家的脸面。  

可好心要看体现在什么地方。  

好心集体蒙骗皇帝,这个好心就有点死啦死啦了。  

把怀疑种子埋下来,慢慢的就会发芽。  

乌能伊巴图鲁是个刚抬旗汉军子弟,于这金川毫无根基;  

挂职镀金的福副都统根正苗红,自幼在姑父眼皮底下成长,也是去年刚过来的,怎么突然间这二人就披甲去啃碉堡了。  

事实再确凿也防不住乾隆自行脑补。  

温福这个大军统帅怎么就没了?  

木果木的总指挥部一众高级将领又怎么一个没溜出来的?  

海兰察如此悍勇之人,又怎么会死于番贼之手?  

为什么温福死后,一大票官员将领上书弹劾温福?  

刑部侍郎同四川总督斗什么劲?  

值得乾隆怀疑的地方多了去了,光一个耗银上亿就让他如梗在喉。  

只要疑心成长为参天大树,不管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有利于贾六从中混水摸鱼。  

因为连鬼都不知道贾佳世凯的动机是什么。  

还真不怕老头子哪天眼明耳聪。  

西北某省大概正在组建上下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可不得了,不仅把总督、巡抚、布政全部拉了进去,连省内有密奏之权的满蒙官员也全部入会,一个个叫糖衣炮弹砸得眼都花了。  

要不是阿桂没事闲得蛋疼往京里发报说行军路上老是下雨,甘肃的满汉利益集团能把老头子瞒到死。  

就这,都瞒了怕有十年。  

有机会话,贾六都得去那边求个经,学习一下先进经验才行,省得老在金川闭门造车。  

此事充分说明,特务也不管用的话,皇帝真就成瞎子聋子。  

不过,贾六选择另一条路,他要发挥老头子给自己的角色安排,真凭实据上报,捕风捉影也报,凭空想象也报。  

有自己参加的要报,没自己参加的更要报。  

这才是八旗好孩子。  

因为不管往哪方面报,被他报的那个人一定不干净。  

整个金川,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干净的,阿桂也不例外。  

老实汇报的好处很多,眼面前就能和平解决福康安之死。  

自家养子内侄不争气,乾隆难道还要把有功将士的脑袋砍下来不成。  

老头子没糊涂到那份上。  

登基以来他是杀了不少高级官员,但无一不是因为败仗导致,而不是因为贪污,更休说杀有功将士了。  

乾隆一朝,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博罗瓦山战斗,清军是胜利的。  

虽然代价有点大。  

福康安的亲兵已经被按律斩杀,再要治罪的话,也就郭秀同新达苏这两人了,但最多也就是个降级军前待用。  

跟弃营逃跑的刘部堂一个下场。  

“这样啊,嗯...”  

博副会长若有所思,静静凝视了贾鬼子六许久后,弱弱的问了句:“你给我说老实话,福康安是不是被你弄死的?”  

贾六一怔,老博这阅读理解的技能是不是点歪了?  

“我没有!”  

贾六断然否认,他绝没有亲手杀害福小三子。  

“是么?”  

博副会长半信半疑,但却无法从中找到事情真相,综合目前已知线索判断,福三阿哥死于鲁莽,死于意外。  

在贾佳世凯回来前,总指挥部已经就此事基本达成一致,定性了。  

贾六不想跟老博再讨論没有的事情,轉而问他:“工程的事有进展了么?”  

一提这个老博来劲了,拉着贾六到他办公室细聊。  

深夜降临,大坪镇西临时开辟的火化场。  

搭建好的十三处柴堆被浇上了火油,十三具逝去生命的尸体被用抬架抬着一具具放在柴堆前。  

博罗瓦山一战,贾六指挥的旗汉特攻队牺牲八名索伦兵,五名绿营兵,伤者二十六人。  

贾六没有将阵亡者直接在博罗瓦山火化,而是享受福康安的待遇一同拉了回来。  

与博清额就工程进度磋商过后,贾六便请求对方协助自己火化阵亡将士尸首。  

老博自是答应。  

“大人,安排好。”  

玛德里有些沉重的走到贾六面前,跟在他后面的是两个索伦兵,两个营兵。  

贾六点了点头,看向四人开口道:“每家三百两,一文都不能少,不许遗漏任何一家。哪怕在深山老林,你们都要给我把人找到!”  

顿了一顿,看向柴堆前那十三具尸体,“我说过,跟着我,活着我给荣华富贵,死了我养他们妻儿老小,你们不能让我食言。”  

这是贾六的承诺,他必须做到。  

一家三百两是他给阵亡将士父母妻儿的,清廷也有一份抚恤,但相比他给出的三百两少得可怜。  

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